端午偶成
□王玉孚(吉林)
无心读楚辞,有酒过端午。
莫作独醒人,浮生独自苦。
庚子端午節懷屈原
□蔡瑞義
投水驚神鬼,揮毫見激昂。
心悲黎庶苦,名共蕙蘭香。
氣節凌天浩,詩吟匝地長。
江干呼屈子,把酒酹端陽。
端午节遐思
□阳春三月
(一)
端午望江南,远山云雾含。
乡愁乱荷院,驿讯寄松庵。
梦里龙舟竞,诗中艾草酣。
何时归楚国,锦水桨声韽。
(二)
五月又端阳,荒亭瘦影长。
松山寻艾叶,荷院写文章。
滴泪乡愁路,怡情蛙鼓塘。
筠州家万里,寄语我姑娘。
(三)
端午在长安,山亭独自观。
烟波翻桨影,草树系金鞍。
跂望乡云薄,低吟蛙鼓欢。
梦中归处是,满眼尽松峦。
(四)
常忆筠州水,桨声蛙鼓闲。
浮桥连古渡,野店伴河湾。
端午龙舟掠,元宵灯影环。
他乡遇佳节,不见旧时颜。
端阳节感吟(新韵)
□东昌居士
端阳艾叶散馨香,再品离骚意味长。
怀古高歌屈子志,汉奸永久臭名扬。
端午节
□初妆
又将艾叶插门楣,粽叶青青小火炊。
端午家家皆聚首,吟唱屈辞声低回。
端午节(新韵)
五月节临棕子甜,大江南北庆平安。
特殊端午行当慎,防范外来瘟再传。
端午祭
□瀛洲居士
浩淼楚江千古滟,诤臣冤屈史迷流。
诗文粽子轮回祭,记取离骚美政求。
竞渡流悲悼屈原,群龙激水示其冤。
诗人一去魂无返,唯有离骚可动幡。
楚江遗俗千年志,屈子冤魂已化星。
投粽竟舟今又悼,臂丝五色保安宁。
千家艾草挂门头,黄酒祛邪万户求。
但愿安康时运济,端阳藉此解心忧。
端午节抒怀
□芒果.金
一
端午熏风散艾香,一壶浊酒当雄黄。
年年此刻悲屈子,一代忠臣陷虎狼。
二
滚滚汩罗日夜流,沉冤虽洗浪难休。
昏君若不听谗话,哪有忠良碧血酬。
三
毕生求索殉汩罗,一片忠魂已报国。
宁屈当日清白死,岂愿卑膝耻辱活。
四
天问离骚伴九章,从此楚辞入华堂。
承先启后成骚体,一代宗师万古芳。
五
并非天意令楚亡,无道昏君自祸殃。
无力回天屈原恨,冤魂一缕恸潇湘。
怀念辞祖
□张自云(甘肃)
端午来临鲜粽香,屈原文笔永流芳。
九歌天问千年颂,佳句名言四海扬。
撰字作诗创楚体,忧民爱国泻悲伤。
神州把酒怀辞祖,墨客挥毫写赋章。
端午的江边(外一首)
□乔庄河(四川)
端午的江边,流水把过去带走
把思想的火苗放进水里
流淌出向天的九歌
阳光下,我用飘香的粽叶
叠成飞翔的千叶鹤
祈祷日月,祝福江河
把诗歌刻在礁石上
使每双眼睛都能看得见
石头开裂,江河开裂
江水渗透出红的血色
染红了石榴的花朵
远方就升起了五色的彩虹
云彩下的人们
过着风一样的日子
只有一种眼神,坚定而执着
端午雨
下着雨,凉飕飕的
楚国在下,巴山有夜雨
下给了忠与非忠的人
其实这雨并不公平
因为大地也有起有伏
人们努力举起手机
把粽子,艾草,雄黄酒
以及快乐的龙船
传至千里万里
实用超出纪念的意义
高速依旧收着过路费
朋友圈任然欢天喜地
与其过份神伤于过往
不如在当下的今天
偷享这份清凉,端午的雨
端午
□侯培云
你拿离骚九歌跟怀王打迂回
怀王不谙阵法
生生将楚国拖入了死地
你以抗言谏诤肉搏朝堂
徒然要了自己的性命
人终究需要一份忠贞
忠贞于自己的血统
忠贞于年代的理想
于是,你纵身一跳
激起了轩然千年的大波
一个民族
仅用纹理毕现的粽叶
便包装出了一位
襟怀伟大的诗神
龙舟,艾叶,菖蒲,雄黄酒……
所有就地取材的好物
都是端午之门上吉祥的挂件
你以生死薄命教化的汨罗
披风戴雨,行吟至今
吊屈原
□国智(山西)
一枝书写《天问》的笔
无法解开心中的疑团
以死明志
无法挽回楚国的衰败
那纵身一跃
却击起惊涛骇浪
沉下去的是承载思想的肉体
挺起的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千百年来
滚滚汨罗江仍在讲叙着你不朽的故事
一支书写春秋的笔
搁至在汨罗江畔
流过的江水
听见了你大声的咆哮——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路过的游人
轻吟着你不朽的杰作
拾起那支笔,书写: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重拾你那枝书写《离骚》的笔
江离、芷、佩兰、秋兰又跃然纸上
朴质的花瓣
擦去了眼睛上的尘埃
清清的香醇
浸润着书香陶治的情怀
你,你走进了我们的灵与肉
让责任与担当的圣火
烧掉一切蒺藜、苍耳、荩草……
投入中华民族复兴的洪流中
奋笔疾书
盛世中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