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诗歌选辑——端午节诗词专辑
2020年第07期总第11期
主办
叙永县政协永宁诗书画院
叙永县作家协会
叙永县诗词学会
叙永县楹联学会
叙永县老年诗书画研究会
泸州雨声文社
永宁诗歌楹联百花群
主 编:万中华 靳朝忠
副主编:许庭杨 孙元蓉 郑中全 尹建伟
执行副主编:李腾双
桑良宏 许 邓
制版编辑:春到百草园
(注:按收稿先后顺序编排)
刊首语
目 录
靳朝忠 孙孝莲 赵荣刚 郑中全 王 伟
尹建伟 李腾双 谢勋烈 鲁传杰 代古成
匡子成 李忠芳 谢廷佐 王治远 甘平山
冯国成 李晓波 钢虢铁锈 王桥 黄信邦
田 逸 刘 超 冬 雪 许仲义 陈 勇
翁继刚 刘 志 通 明 阮开云 可笑呼
许日辉 重午 胡奇敏 田吉庆 冬天的蛇
王永华丁世洪 杨 馨谭圣良 余乐萍
郑永琴 彭果贤 春 天傅崇玉 卢仁亮
喻永刚 黄培正 杨 驰 雪山人生 夏传炯
夏联春 胡义勇 张 计 王 庆 杨甲林
梁 旭 杨 文 杨柳风 许国文 鱼禾(画)
靳朝忠
七绝 端午悼屈原四首
长歌浩荡曲终后,万古潇湘一圣贤。
仲春二月花飞泪,忍听汨罗潮涌声。
汨罗有恨沉金玉,浪激千秋报国情。
注:“芷”,芷草;与兰草一样,皆为香草,喻君子之气。《离骚》:“扈江离与群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封喉一剑等闲事,敢为边城护桂冠。
也曾漂泊渡潇湘,醉里凭栏秋叶黄。
叙浦迷茫云漫漫,汨罗萧瑟水苍苍。
夜吟哀郢每惊梦,晨读怀沙亦断腸。
喜见双江波浩浩,屈魂诗赛撼泸阳。
端午年年思屈原,碧波溅冷湿诗笺。
汨罗清韵蕉窗雨,兰芷美人芳草篇。
绿粽祭灵香有角,苍天含恨月无圆。
龙舟竞渡正风起,千古潇湘一圣贤。
孙孝莲
凌晨欲把清笺寄,临屏轻点忽彷徨。
赵荣刚
酒城如有神偕作,抗疫豪情贯九霄。
又到端阳雨滔滔,心间便有楚魂号。
新冠无阻龙舟赛,救世权当众志操。
法镇三方兴国事,情援四海赠衣袍。
乘风颂橘长江畔,意气连天逐浪高。
郑中全
捐躯凛然气,骚赋誉千秋。
言志丹心见,抒怀雅韵悠。
为民求美政,救国谏良谋。
端午忠魂祭,芳名万古留。
题赠叙永久力公司端午诗会
行中领秀绽奇葩,绿色舒心赢客夸。
传粹扬芳帜高举,修文兴企业升华。
图强拓展鸣金鼓,卓越追求拥锦霞。
合力同心品牌创,丽楼雅景福千家。
重温屈贾届端阳,二子同篇史记香。
赋论几疏思报国,离骚三致佐怀王。
边争贸战风尤急,疫起洪兴浪正狂。
喜见长征乘北斗,停杯且颂大风章。
注:疏论指贾谊几篇疏赋论文;三致指史记中有“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句;怀王指屈平相楚怀王,贾谊傅梁怀王;边争贸战指中印、中美关系;疫起洪兴指新冠再暴发和南方暴雨洪灾;喜见句指北斗三号发射成功。
全民抗疫到端阳,蒲艾驱邪粽子香。
雄黄搅拌琼浆酒,点额儿童佩彩囊。
永保贞洁志,飞身跃浪涛。
谢勋烈
堤沿禾黍江风疾,犹响悲声吊汨罗。
一卷《离骚》心迸焰,鸡鸣风雨川原。汛潮何恨噬龙泉?至今江水碧,隐隐剑光寒。
仲夏华光钟此情,温馨久力秀边城。
半泓智水召明月,一盏香茗道落英。
三闾大夫何怨恨,七雄裂土动纷争。
千杯振荡心头曲,重五将临意纵横。
汨罗水阔梦苍凉,屈子徒悲赴国殇。
一世诤臣情切切,千江涌浪白茫茫。
承来古韵青山绣,怀缅英魂奸佞防。
吾辈欣然传雅意,乐为华夏谱新章。
新冠猖獗忠魂在,多少精英挑大梁。
回望家山何忍顧,佞臣乱了春风。清平盛世料难逢。离骚含泪尽,饮恨汨罗中。
一曲九章掀巨浪,雄文幻化涛涛。节来风卷雨潇潇。寒云摇絮柳,击缶唱离骚。
香草黄钟难捨弃,滔滔神聚魂消。儒林千古节风高。庶民端午祭,吹裂手中箫。
高张赤帜存公信,家国情怀贵自尊。
古韵悠扬才子乡,龙舟竞渡过端阳。
驱邪驱疫悬蒲艾,爱国爱家佩草香。
愜意嫩姜烹仔鸭,舒心米粽滚红糖。
文风盛处风情美,气贯长虹颂大江。
黄信邦
每逢端午粽香飘,竟技龙舟逐浪高。
悼念忠魂思楚客 ,千家万户读离骚。
田逸
陈勇
端午诗二首
一
芰荷初展柳丝长,箬叶青青粽米香。
银盏澄波飘翡翠,玉瓷清酒拌雄黄。
廊檐悬艾驱邪气,童额点朱画正王。
今日最宜读骚楚,此情随寄汨罗江。
二
夏潮涌涨鼓声昂,水岸娉婷尽彩妆。
玉颈系拴金粉链,蛮腰佩戴锦丝囊。
无心水面飞花沫,有意船中舞桨郎。
舟逝浪平人已去,烟波满眼透移杨。
端午七绝二首
谤浪谗波吞健体,神州千古祭贤人。
龙船竟赛争毫发,协力方能夺锦归。
汨罗江水水潺潺,浪里悲歌五月天。
自古风流多厄运,从来志士少悠闲。
痛批奸佞亡国恨,怜爱苍生不忍看。
愤世残躯焉苟且,且将夙愿著诗篇。
报国情怀昭日月,离骚绝写大江流。
田吉庆(自贡)
庚子年华日月轮,江山锦绣按时陈。
桃花泪染红楼雨,燕尾刀裁绿柳春。
烟锁池塘添雅韵,风吹菡萏播清尘。
同侪聚过诗家节,欲展乾坤气象新。
王永华
端午来临粽叶香,啁调小鸟喜歌狂。
窗悬莆剑驱冠疫,门挂冰台送瑞祥。
北斗九天传喜报,歼轰四海护边航。
屈翁含笑谣池乐,热泪倾流感盛昌。
端午千秋覆雨倾,只为诗袓洗冤情。
爱国殉志投罗汨,犹笑桀秦入墓茔。
洒墨离骚绝韵唱,挥毫天问九章兴。
文园复梦屈翁喜,魂化龙舟四海腾。
五月清川泛碧波,龙舟竞渡震山河。
千年志士吟荆楚,一代精英悼汨罗。
沉粽江边嫌米少,挂蒿门上盼枝多。
故人巳去空余恨,华夏悠悠颂九歌。
杨馨
端午祭
赊来国窖兑雄黄,遥想岳阳祭九江。
屈子忠名书史册,挽歌入梦断魂肠。
注:“九江”:“众水汇集的地方”,“九”,虚指。
鹧鸪天•端午祭
五月江风送粽香,滔滔浪似楚国殇。
悲声清唱离骚赋,泪眼空余美政方。
插艾叶,饮雄黄,千杯米酒敬九章。
屈原风骨今犹在,逐浪龙舟竞赛场。
谭圣良
重五端阳尧舜天,榴花似火即时颜。
能消五毒雄黄酒,可灭三邪蒲艾烟。
正气浩然怀古恨,龙舟粽子吊屈原。
遗风犹在耳边响,谱写今朝爱国篇。
年年岁岁午端阳,习俗传承有所忙。
糯米竹青包粽子,苍蒲美酒兑雄黄。
山中最有艾符叶,绑狗驱邪挂屋梁。
世上百科皆为药,煎汤洗沬更清凉。
汨汨罗河沉箬粽,缅怀屈子乃端阳。
狂歌在壑随沙雁,清泪如泉泣楚江。
一部离骚千古颂,数篇孤愤万年扬。
榴花亦解诗人意,带血风姿覆院墙。
天生屈原今不在,地呼诗魂不在来。
恨世投江明理智,暴君误政乱朝台。
思国忧民情未遂,绝笔离骚志不衰。
五月初五后人祭,传承爰国壮情怀。
江中抢鸭吼音急,两岸欢声笑语悠。
杨驰(问道原始)
五月端阳平静日,离骚涌现传于今。
粽叶扎尽谤和诽,抛入江心不让多。
胡义勇
梁旭
杨文
但使皇城仲景在,不教肺炎惹心慌。
杨柳风
端午即兴感怀
适端午之节气兮,看四海而升平。
包粽子与香囊兮,表亲友之盛情。
挂艾狗与菖蒲兮,欲全家之康宁。
饮雄黄之药酒兮,避蛇虫之咬叮。
划龙舟之比赛兮,敬三闾之亡灵。
放假日以共渡兮,畅群众之出行。
看都市与乡村兮,皆欢笑与晴明。
休唉,美哎!歌舞升平!
忆此日之本意兮,乃纪念乎屈平。
当楚国之危难兮,欲力扶之将倾。
奈时代之潮流兮,正统一之流行。
惜荆楚之一隅兮,已衰弱之经营。
复内外之形势兮,亦崩裂而无情。
尽阿谀与奉承兮,斥忠勇与清平。
故三闾之类属兮,只孤独与伶仃。
终大楚之既亡兮,唯泽畔之哀鸣。
沉汨罗之江底兮,抗举世之浊行。
呜呼!
赞屈平之忠勇兮,哀时代之若冰。
叹统一之潮流兮,实凶猛而无情。
以一己之愚忠兮,岂扶国于将倾?
故身死而国灭兮,必终局之嘤嘤。
叹战国之天下兮,思台海之和平。
看统一之大势兮,故亿万之心明。
比今日之陆台兮,非战国之秦荆?
就国力与版图兮,已楚楚之分明。
欲离华而独立兮,实黄粱之梦营。
靠美日以自立兮,只无学之蝇鸣。
有九二之共识兮,尚一线之和平。
若大陆之绝望兮,动百万之刀兵。
则尺寸之台岛兮,以何力而逼停?
恐开战之一日兮,已渡海而陈兵。
问小蔡之党徒兮,续何力而偷生?
上诸般之事境兮,已告白而分明。
劝跳梁之小丑兮,速自主而投诚。
行一国而两制兮,留一隅之经营。
与全体之华夏兮,共民族之复兴。
若负隅而顽抗兮,恐毁灭之伶仃。
值端午之大节兮,送话语之真情。
愿两岸之同胞兮,共家国之康宁!
许国文
端午颂
二零二零不平凡,端午佳节在眼前。
游子千里把家返,孝敬双亲共团圆。
节遇端午纪念谁,万古流芳颂屈原。
艾粽飘香祭英灵,一代忠魂汩水眠。
屈子含冤垂千古,离骚久荡震天寰。
古今多少兴亡事,汩水东流未见还。
逐浪龙舟千帆竞,汩罗江水诉千言。
虽死犹生众难忘,天问傲骨赞忠贤。
不忘国耻醒世人,千秋百世美名传。
缅怀先人树国威,爱我中华续前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全。
弘扬祖国正能量,幸福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