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
文‖李泽恩
邻家大爷那慈祥的面容、温和的话语,至今记忆犹新,难以释怀,那年我十二岁。
一九八八年的中国,“改革”号列车还没驶入快车道,“开放”雨露也未遍洒神州大地。土长在小山村的我求学于距县城较近的退沙中学。那时的人们经济条件普遍差,县城附近也不例外,所以空暇时我们不必像现在的孩子一样受困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大部分时间是在玩耍中度过,乐事趣情自然多些。
枣树属落叶乔木,适合贫瘠土壤生长,山区地带较多,城区却少,于是枣子成熟的季节带上好友回村摘枣便成了同伴向往的事情。终于某日,邻家大爷门口那通红圆润让人垂涎欲滴的大枣成了我们觊觎的目标。清楚地记得那晚闹钟定在两点,一行四人,望风一人,三人爬树,一通肆虐,饱嚢而归。
村里人口不多,很少有人对枣子会感这么大的兴趣。翌日,枣树下,我连同三个城下人帮爷爷骂起了黑心的偷枣賊,爷爷却道“没事没事,咱不缺这点物什,孩子们别骂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此外更多无语,只是微笑着弯腰扫那斑驳的枣叶……“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多年以后当醉吟先生的诗句朗朗入口之时,方觉世上很多玄机古人原来早已道破。
时至今日,那颗枣树仍然摇曳,圈圈纹理记载着岁月的年轮。可喜的是年近九旬的大爷也依然硬朗,只是痩削面庞上的道道印痕控诉着岁月的无情。“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啊,在哪个萧条悲寂的秋日里,大爷用他的行动为懵懂少年送来了春日的暖阳。洛阳梦得泉下若有灵的话,一定会让我歪解他的《秋词》。
每每回村,我都喜欢到大爷家转上一圈,寒暄几句。曾经的糗事已无勇气向他畅诉,惟愿做到的就是以实际告诉大爷当年那个秋日里他播下的“宽容”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未来的日子里这些良种将会有人继续播撒。
愿大爷寿比南山
愿美好永驻华夏



作者简介:李泽恩(海纳百川),山西省霍州市二中历史教师,文学爱好者,学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