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端午咏屈原
文/李遂生(江西)
端节临期蒲艾香,大江南北缅思长。
九歌悲怆谁听取,一颂坚贞橘痛伤。
殒命汨罗天问讯,飞舟忌日粽迷航。
古今泣血忠君吏,谁为丹心赋乐章。

端午祭屈原
文/李遂生(江西)
忠贞爱国古今讴,旷志离骚韵涌流。
宏愿兴邦遭讦害,洁身罹诟被沉游。
九章天问谁人悟,千载卜居何邑收?i
华夏而今齐筑梦,龙舟竞逐祭遐悠。

龙船水
文/许碧霞(江西)
插秧收麦端阳近,雨打菖蒲夜不眠。
屈子遗魂依旧在,汨罗贯俗并非全。
香囊挂佩谁人识,贴午时符几辈延?
五月浴兰余棹影,江河水满好划船。

端午怀古
文/烟雨凌怡(江西)
端阳又至雅难吟,吊古追思几泪侵?
艾草扶香留墨叶,龙舟破浪觅知音。
新程未教芳菲老,旧道何知日月深。
但借清杯酬夙愿,辞旌一展动诗心。

感怀屈原
文/饶江宏(江西)
一缕粽香端午祭,汨罗屈子濯缨离。
披头散发苍天晦,仗剑悲歌国运衰。
郁郁离骚吟蕙芷,滔滔江水诵葳蕤。
龙舟竞渡融风俗,难忘"非遗"唱楚辞。

端午有怀(新韵)
文/李保才(安徽)
一
煮酒飞舟酹汨江,情牵忌日又端阳。
欲寻屈子诗人痛,敲起铜锣米粽香。
千载英魂无寄处,一叠天问解衷肠。
今朝已许公平在,邀醉开怀三百觞。
二
炎凉无尽任春秋,浩荡沅湘难载愁。
屈子沉江求正义,龙船酹酒祭风流。
高呼天问问何寄,低唱九歌歌未休。
莫许今朝起浊浪,纵横四海放吟喉。

过端午(新韵)
文/李保才(安徽)
读罢离骚祭楚魂,汨罗有怨恨流云。
龙舟破雾波涛怒,艾叶贴门日月新。
情注康庄花入梦,人歌盛世柳弹琴。
感怀屈子丰碑竖,励我中华共举樽。

端午感怀(新韵)
作者/王永华(愛华)
端午来临粽叶香,啁调小鸟喜歌狂。
窗悬莆剑驱冠疫,门挂冰台送瑞祥。
北斗九天传喜报,歼轰四海护边航。
屈翁含笑谣池乐,热泪倾流感盛昌。
迎端阳
文/小桥流水(新疆伊犁)
丝缠角黍说菖蒲,得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高悬艾叶,堂前默默挂灵符。
花钱几个随多少,待客凭谁看有无。
吟唱离骚频落泪,年年重五叹名儒。

端午祭
文/福香(河北)
千年曲子是悲歌,丹心报国误妃娥。
楚地君王昏岁月,秦关战阵统山河。
投江别恨忠魂去,万里前尘浩气多。
但愿家邦天永固,端阳祭典水清波。

端午忆丁酉瑞州龙舟赛
彭美根(江西)
瑞州古邑起群讴,两岸沿江人海流。
雷鼓惊心旌帜举,蛟龙戏水逐舟游。
冲波奋进英姿展,跃浪争先喜悦收。
竞渡驱涛酬壮志,锦标夺得乐悠悠。

客居福州连日暴雨有作
文/张远(河南)
日近端阳雨也频,天公着意哭灵均。
枉倾心血匡扶楚,末顺潮流步入秦。
华夏怎堪疆土裂,乾坤当许岁时新。
奔雷偏向东南滚,犹祭屈平犹警人。

端午怀屈原
彭亮元(广东)
江河小满正端阳,遥想汨罗涕泪长。
天问九歌存魄胆,楚辞绝唱唤忠良。
离骚一曲传千载,忧愤终生唱九章。
香草美人荃不察,思君不见缅潇湘。

端午节
文/剑如虹(河南)
端午追原入话长,南天苍宿据当央。
龙游八海吟空阔,凤舞九霄归渺茫。
梵殿登临忠烈祭,汨罗凭吊盛名殇。
魂幡鹤引升仙界,惊世骚歌万古扬。

端午诗人节有怀
陌上青花(浙江)
一腔热血百朝讴,千载清风韵不休。
正气持平家国爱,良方变法子孙谋。
新规独出经三楚,美政长存惠九州。
绝唱离骚终古咏,奇篇天问世间留。

端午诗人节有怀
陌上青花(浙江)
重五犹闻米粽香,故人岂有屈原郎。
楚君昔日悲垂泪,怜客他年痛断肠。
美政奇才千载颂,新规变法九州扬。
汨罗隔岸怀诗祖,岁岁沿堤祭栋梁。

怀屈子
文/白增志(天津)
又逢端午思天问,汨水无言浪不休。
麦穗垂头哀意致,飘香竹粽烈魂酬。
醅淹万古风和雨,骚唱千年沉与浮。
赴死怀沙非上策,骄阳荫下看龙舟。

端午悼屈原
文/张泽贵(贵州)
精神万古壮波涛,舍死投身气宇高。
痛恨奸臣相忌妒,赞歌忠骨著离骚。
问天无语大江怒,报国多情青史操。
煮粽吟诗长挽念,扬帆竞渡悼英豪。

端午纪事
文/叶序祿(湖北)
母迎毒日做香囊,羽扇轻扑蝇蠓僵。
苦艾悬门灾祸偃,雄黄入酒豸虫亡。
香香糯粽飨屈子,荡荡龙舟慰国良。
漫卷旌旗尧舜志,除危杜厄铸华昌!

酒香引梦赋诗情
文/南京老树(江苏)
醉举离觞柳岸亭,问天长笑汨江惊。
九歌芳响骚人宅,一束祥光楚子城。
花气当阶流水曲,酒香引梦赋诗情。
悬门虎艾开三径,放棹龙舟度众生。

屈子叹
文/冬夏(河南)
行吟何处是天涯,郢树苍茫不见家。
百舌犹听风似刃,乌云忽见雨如麻。
若非碧水掩悲骨,宁忍青山泣落霞。
明月长临祠庙寂,空庭松竹宿寒鸦。

端午话屈原
文/丁平思(山东)
端阳话古心沉郁,浊世忠臣志葆清。
有力安邦匡社稷,无方教主辨奸贞。
骚魂不朽诗潮旺,浩气恒存禹甸荣。
今振国威贤士慰,山南海北享升平。

端午节念屈原
文/叶序录(湖北)
端午倏忽又一年,龙舟击棹念屈原。
达才盖世封三里,寒士忧民问九天。
品性高洁千古颂,离骚风雅后人传。
至今犹恨郢都主,绝代英杰汨水淹。
(注:三里,即三闾,三门的意思,一门为一里。屈原曾授封三闾大夫。)

端午怀屈原
文/彭亮元(广东)
江河小满正端阳,遥想汨罗涕泪长。
天问九歌存魄胆,楚辞绝唱唤忠良。
离骚一曲传千载,忧愤终生唱九章。
香草美人荃不察,思君不见缅潇湘。

端午
文/张建中(甘肃)
汨罗诗说今情动,屈子词悲昨愤隆。
千古直臣遭大难,一时美誉贯长风。
谏言弃用沉沦死,何意推觞举盏雄。
锦绣文章如北斗,呼魂振志向灵通。

端午情思
文/王金(河北)
一
岁岁端阳兴感多,谁投角黍祭沧波?
千秋沉怨埋心海,一缕幽思系汨罗。
自古忠贞怀侘傺,从来巧佞舞婆娑。
雄黄药酒菖蒲剑,不是驱邪正气歌。
二
江南塞北粽香飘,郁郁苍山采艾蒿。
龙虎榜听多鲁颂,凤凰台唱少屈骚。
眼中芳芷因风靡,心底兰舟逐浪高。
且把悠悠千古恨,还当樽酒酹滔滔。
三
忧思郁郁问天阍,艾草芳兰孰可论。
美政举贤翻被逐,丹心报国竟衔冤。
屈平当世无明主,靳尚于今有孽根。
渔父沧浪歌已逝,楚江风雨吊骚魂。

怀屈原,端午前潦河畔踏青
文/漆爱礼(江西)
端午寻春潦水滨,河山一色碧无垠。
天风漫卷粼粼浪,地影虚移片片云。
爱国诗人千古悼,他乡游子九州亲。
丹枕谁死应无悔,一曲狂歌泣鬼神。
我欲奔波七十年,寻春眺望梦相连。
髫龄生死凡尘里,耄耋长啸潦水边。
九岭诗坛歌震地,双溪城内火冲天。
人文古迹馨千世,名胜景观辉万年。

端阳祭
文/ 杨正云 ( 青州)
屈子风神冠九州,忠贞表志汨罗投。
生遭谗蛊多罹难,枉受冤囚恨到秋。
端午龙舟何岁始,嘉辰角黍为谁愁。
千年正则英魂在,洁士光芒日月俦。

端阳祭屈原
文/龚太银(湖北)
报国无门屈子郎,奈何奸佞霸朝堂。
心忧社稷离骚赋,魂系苍生美政忙。
石洞怀才空有恨,巴山授典未能忘。
九歌寄语连天问,又是端阳五月伤。

龙舟水
文/赵梦兰(广东)
绵延旷日雨倾盆,知了无言欲断魂。
起伏波涛巨浪卷,翻腾云雾众山吞。
河流湍急桥梁矮,草木飘浮江水浑。
意示人间筹赛事,励兵秣马跃龙门。

端阳缅古
文/章明程(江西)
又至端阳煮粽忙,驱瘟艾草沁幽香。
千秋缅古贤良祭,一水沉冤正则殇。
颂橘灵均明气节,离骚博喻诉愁肠。
忠贞守节斯民慕,不朽精魂著锦章。

哀屈原(谨用紫翡原韵)
文/彭亮元(广东)
嘘声太息鼎抬扛,白芷椒兰失楚江。
天问九歌成绝唱,离骚长叹已无双。
几枝菡萏思香草,一架蔷薇掩绿窗。
端午龙舟今又是,何时荃宰重尨降?

端午节
文/黄召晨(山东)
蒲叶飘香粽裹缠,端阳节里忆先贤。
秭归岁岁怀渔父,汩水场场荡赛船。
细读奇书千古问,闲吟好句众人联。
而今又饮雄黄酒,再赋诗文咏梦年。

端午怀古
文/莫悔(广东)
万古悲风起汨罗,怀沙饮恨逝流波,
佞臣当道天昏暗,报国无门泪洒多。
楚帝疏庸倾社稷,屈公仗义苦山河。
江中竞渡龙飞水,为祭忠魂唱九歌。
端午怀古
文/ 莫悔(广东)
诗题端午追怀古,米粽投江祭屈翁。
天问奇文当拜读,离骚壮士要尊崇。
龙舟竞渡非凡志,仕剑坚持磊落风。
晚辈书生无弱质,须凭时势造英雄。

龙舟竞渡
文/醒石(河南)
河宽水稳赛龙舟,列队排齐竞渡彪。
壮汉黄绸头上裹,姑娘绿缎绕腰柔。
游人满岸声威助,观众连绵震喊喉。
合力向前全鼓劲,争先恐后尽风流。

端阳祭屈原
文/张广建(安徽)
殿前力谏别亲秦,被贬荒川八九春。
逐放未停言已志,乡愁还想做贤臣。
离骚道尽心怀事,天问牵回睡梦人。
归宿汨罗留永念,端阳禹甸祭诗神。

话端午(古风)
文/孙圭臣(江西)
江河喧嚣鸣锣鼓,龙舟劲划闹端午。
笑看岸边喝彩声,如梭船儿助浪舞。
千年穿越屈原祭,一首离骚妙词赋。
插艾洒雄避邪日,包子粽香成民俗。

庚子端午祭忠魂
文/王金(河北)
龙舟破浪鼓声喧,酹酒苍江心海翻。
报国无门悲地陷,沉波有恨怨天昏。
骚吟百代高标卓,橘茂千山清气存。
为害新冠氛未灭,万家蒲剑斩邪瘟。

端阳缅古
文/章明程(江西)
又至端阳煮粽忙,驱瘟艾草沁幽香。
千秋缅古贤良祭,一水沉冤正则殇。
颂橘灵均明气节,离骚博喻诉愁肠。
忠贞守节斯民慕,不朽精魂著锦章。

端午节
文/苍狼一啸陆鸣(内蒙古)
端午尊安粽子香,纸葫插艾挂门央。
斟杯老酒驱虫祸,佩个荷包佑体康。
皆道屈原忠国死,孰知曹女孝声扬。
年年晨起清庭院,祈愿司天降瑞祥。

端午吊屈原
文/陈家新(湖北)
孤忠末了跃江流,去去江流未掉头。
徒有粽香千载祭,却无社稷半分愁。
楚宫依旧笙歌乐,秦塞何曾刀剑休。
岁岁招魂招不得,空余汨水自悠悠。

端阳赛龙舟
文/张广建(安徽)
一锣令下百帆翔,两岸雷鸣万众狂。
剑劈清波衰鳖泣,桨摇彩舸健蛟昂。
强儿奋勇争先进,倩女欢腾立两旁。
为觅诗神巡水府,千年端五拜龙王。

端午节
文/苍狼一啸陆鸣(内蒙古)
端午尊安粽子香,纸葫插艾挂门央。
斟杯老酒驱虫祸,佩个荷包佑体康。
皆道屈原忠国死,孰知曹女孝声扬。
年年晨起清庭院,祈愿司天降瑞祥。

祭屈原
文/陈书英(江西)
又诵离骚端午节,汨罗江水恨犹深。
谁知天问为君泪,可叹诗人爱国心。
从此忠魂铭后世,向来英烈意金箴。
家家粽叶飘香日,忆昔潇湘屈子吟。
端 阳 早 行
文/庞玉才
端阳说赋再聊骚,卿采艾条汝采蒿。
雾罩山峦觅溪水,露湮鞋裤越沟壕。
人无思想安增技?鼠有贪心何必逃?
一捧清泉能洗面,仍为日后守情操!
端午怀屈原(新韵)
闲云(湖北)
屈子行吟动楚潇,汩罗殉道起冤潮。
索求百绪托天问,辞赋千年看韵骚。
一向是非评后世,从来忠佞辨明朝。
祗今惟有三湘水,波自粼粼浪自漂。

(❁´◡`❁)*✲゚*五律(❁´◡`❁)*✲゚*

端午祭屈原
文/长风万里(吉林)
激情沉碧水,浩气贯长天。
糯粽香千里,龙舟竞百帆。
行歌讴志士,草赋颂先贤。
祭酒丹阳地,追思汨渚前。

庚子重五
文/小桥流水(新疆伊犁)
重五在边陲,听人说楚辞。
龙舟争水面,艾草挂门楣。
包上清香粽,缠根碧玉丝。
坊间蒲酒置,吊与屈臣知。

端午诗人节有怀
文/陌上青花(浙江)
一代风流笔,千秋志士名。
九州寒水拜,万古怒涛声。
孤愤难雄略,离骚有客情。
汨罗慷慨去,今日太平城。

端午节
文/醒石(河南)
夏至恰端阳,千家节日忙,
雄黄添酒拌,艾叶插门旁。
大蒜多多煮,香囊处处芳。
甜桃瓜果摆,品粽赞亲娘。
端午咏屈原
文/沧海映月(广东)
仲夏入端阳,家家溢粽香。
龙舟犁浪逐,游子探亲忙。
诗圣悲民吊,忠魂泣泪伤。
楚辞堪世绝,千古永留芳。

观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新编越剧《屈原》
文/郑慎德(武汉)
江山施美政,合纵楚齐盟。
君侧萦奸佞,朝庭自浊清。
千秋嘉桔颂,百代怒涛鸣。
天问汨罗水,何时风浪平。

端午节
文/王金(河北)
岁岁诗人节,悠悠此恨深。
离骚千古诵,天问万家吟。
耿耿强邦志,冥冥报国心。
斯人魂未散,泽畔芷兰寻。

端午祭屈子
文/明月松间照(河北)
一跃化悲歌,豪情寄汨罗。
声声徊昊宇,字字荡清波。
顿挫息急浪,平舒涌暗涡。
大才无用处,纵死不蹉跎。

难医楚宿疴,一跃化悲歌。
以死明心志,于情报故国。
节操传后世,辞体创先河。
天问留遗恨,离骚沐秽浊。
哀郢迷茫后,擎天柱已折。
九章成苦楚,一跃化悲歌。
百姓惜贤士,龙舟竞汨罗。
争先不为胜,相送记恩泽。

(❁´◡`❁)*✲゚*七绝 ✺◟(∗❛ัᴗ❛ั∗)◞✺

端午节前随想
文/彭木芬(江西)
岁岁年年思念长,陈醅角黍艾蒲香。
谁人最懂端阳味,天下除非是我娘。

打工仔的端午节
作者/太河居士
每日无休便上岗,管他夏至或端阳。
后生不晓先生苦,粽子何如票子香。

端午祭屈原(中华新韵)
文/ 东方龙
满城风雨泣端阳,犹见屈心唱楚殇。
天下离骚何处问?英魂已入汨罗江。

屈原
文/喻仲翔(江西)
未许补天犹问天,上苍无语吐云烟。
满腔悲愤千重浪,动地涛声年复年。
端午
文/喻志浪(江西)
骚赋连篇直谏言,一心为楚却含冤。
千秋竞渡龙舟赛,节祭民风吊屈原。

祭屈原有感(新韵)
文/张秀祥(山东)
龙舟竞渡谒忠魂,一曲离骚万古吟。
国运昌隆兴盛世,神州大地焕然新。

端午哭离骚
文/洧霞-陈法营(河南)
汨江呜咽哭离骚,岁谒灵均泪逐涛。
郢楚忠臣名万古,黎元颂曲历年高。
五月粽香雄酒祭,汨江呜咽哭离骚。
贞心亮节三闾爱,巷舍村街插艾蒿。
龙舟鼓震抒原意,正则诗声斩鬼刀。
莫忘洋倭侵我恨,汨江呜咽哭离骚。

端午悼屈原
文/小桥流水(新疆伊犁)
千古离骚百世歌,端阳饮泪后人多。
龙舟角黍雄黄酒,凭吊高贤逝汨罗。

悼屈原
文/雅轩逸人(江西)
酌酒高天敬士魂,汨罗江上泪倾盆。
一投换得千年祭,壮烈情怀举国尊!

端午节弔屈原
文/刘行善(江西)
菖蒲香草挂门庭,老酒雄黄袪怪腥。
圣哲先贤今宛在,千家万户弔湘灵。
(二)
夏日炎炎秀水明,熏风送爽柳闻莺。
龙舟竞发欢声动,一片冰心赤子情。

端午
文/易国连(江西宜春)
<一>
屈魂或溯汨罗流,谄语谀文懒耳收。
楚陌秦阡山鬼畅,再吟必涉疫情忧。
<二>
汨水千秋载重航,龙舟暂息粽仍禳。
秦砖楚瓦今何在,遗臭谁人孰永芳?
<三>
重五停吟喜庆篇,江堤彳亍忆陈年。
谁能解得灵均苦,汨水滔滔说不全。

端午
文/彭美根(江西)
时逢端午总怀沙,一曲离骚出大家。
光照千秋辉日月,火红胜似石榴花。

庚子端午节
文/周育新(江西)
夏至端阳送吉祥,神州处处粽飘香。
雄黄艾草清冠毒,竞渡龙舟祝健康。

端午聊天
文/丁平思(山东)
桐下聊天避日炎,叙谈屈子做臣廉。
今朝党政谋民福,庶享端阳角粽甜。

七绝 悼屈公(新韵)
文/张秀祥(山东)
罗江汨水向东流,九曲哀伤万古愁。
一首离骚千恨泪,今逢盛世耀神州。

端午话脱贫(新韵)
文/ 高占生(河北)
又逢端午竞舟长,屈子忠魂系故乡。
国策扶贫如润雨,滴滴巳入汩罗江。

端午(孤雁出群格)
宋士杰(丹东)
普天共水汨罗江,千古云烟心未盲。
不信忠魂曾远去,龙舟岁岁唤归乡。

端午忆屈原
文:邱子良(广东)
遗俗瑞午入城乡,棕裹千家织梦香。
飞速龙舟竞争渡,狂歌一曲悼忠良。

鼠年端午
文/萧业礼(广西)
鼠年五月度端阳,未设龙舟比赛场。
纪念屈原传故事,诗吟抗疫写千行。

端午祭屈原
文/长风万里(吉林)
(一)
时光掠过两千三,又忆怀沙屈子贤。
汨水直臣应馁甚,吾将角黍寄尊前。
(二)
抱恨怀沙五月天,端阳搦管咏屈原。
诗成饮罢雄黄酒,遙寄哀思汨水边。

端午有怀(新韵)
文/丰云
菖蒲艾叶粽弥香,多少文人索断肠。
倘若早知成世扰,先生恐亦悔投江。

端午吉祥
文/玉书
雨滋万物又端阳,
户户家家粽溢香。
门挂艾蒲驱疫恶。
乾清坤净满安康。

端阳节抒怀
文/张殿军
悬葫插艾又端阳,一曲离骚韵味长。
敬缅灵均多壮志,千门万户粽飘香。

端午节抒怀
文/潘才青(福建)
盛世端阳送吉祥,菖枝艾叶粽飘香。
龙舟祈福丰收盼,屈子精神筑梦强!

端午祭屈原(新韵)
文/贾洪岩(山东)
汩罗难洗耿臣冤,千古悲风起怒澜。
举世华人屈子祭,吼惊天地赛龙船。

和喻老师韵端午祭屈原
文/舒敏和(江西)
绝唱离骚肺腑言,丹心无改楚君昏。
酿成大祸家园破,千古忠臣祭屈原。
祥和端午
文/舒敏和(江西)
今年五月又端阳,竞渡龙舟粽蛋香。
庚子疫情宣获控,自豪祖国志图强。

七绝.端阳怀古
文/丁明祥(湖北汉川)
离骚耿耿黎民叹,放逐灵均志不央。
附虎怀襄丢社稷,汩罗哽咽颂忠良。

端午粽
文/杨立华(上海)
端午其时赠粽风,满街礼盒眼惊红。
若忘屈子投江痛,笑问人鱼何不同。

昌蒲剑
文/杨立华(上海)
剑叶昌蒲挂户楣,驱邪趋吉避凶非。
天公祈望多慈善,青眼常开怜芥微。

端午节感怀
文/帅在铁(上海)
肉裹清香粽子尝,洁纯味美享时康。
丝猴大枣红菱袋,色采新奇送吉祥。

祭屈原—七绝三首
文/龚太银
一
魂兮屈子愤离骚,
报国才情八丈高。
问鼎青天谁作主,
汨罗江上浪滔滔。
二
天问九歌哭楚辞,
离骚逸响世之师。
怀王不识真君子,
误国丧权醒悟迟。
三
安邦定国路难行,
上下险滩鬼狰狞。
求索常遭风雨阻,
千年屈子泪盈盈。

端午
文/白增志(天津)
汨罗江水向东流,千古文人颂九州。
大浪淘沙天问在,离骚歌韵总悠悠。

端午(新韵)
文/张建中(甘肃)
翠柳大门插,蒸食艾叶佳。
喷香闻粽子,沙枣放缤花。

●✿∀✿●词曲类●✿∀✿●

捣练子.龙舟吟
文/斗笠翁(上海)
齐奋楫,勇行舟。锣鼓喧天击水流。龙跃江河同竞渡,桨扬端午共祈求。

菩萨蛮•端午
文/小桥流水(新疆伊犁)
榴花争艳端阳节,斟杯蒲酒思贤达。竞渡水流长,舟迎角黍香。
忠魂归去日,青宇云无迹。遗世著《离骚》,后人弄玉箫。

如梦令•端午
文/彭亮元(广东)
到处敲锣打鼓,随见彩旗飞舞。
河上赛龙舟,大汉汗流如雨。
端午,端午,玉粽香飘天宇。

苏幕遮·端午(中华通韵)
文/春芽(河南)
汨罗江,声泪涕,水色连波,
波上悲歌泣。端午离骚终想起,
岁月倾情、尽在诗词里。
唤雄魂,俱往矣,粽米清香、
弥漫飘香气。此刻高歌呈祭礼,
千古楚辞、化作民族意。

月上海棠 屈子祭
文/白增志(天津)
端阳香粽龙舟祭,
叹忠贤、不达蹈江死。
万里河山,把雄黄、寄思汨水。
惊心事,战鼓悲催又起。
门悬菖艾祈驱晦,
唱九歌、离骚大夫泪。
秭归牵肠,最难忘、怀沙成鬼。
忠魂杳,追忆寒天锦鲤。

小重山•端午
文/小桥流水(新疆伊犁)
角黍缠丝五月中,踏烟波竞渡,数飞龙。榴花似比百花红,长门外,香艾往年同。
高咏屈原公,千年真义士,是英雄。满斟蒲酒祭贤翁,西楼下,魂梦载情浓。

巫山一段云.端午节抒怀
文/沧海映月(广东)
夏日风和丽,春情家睦安。
端阳节假聚欣欢。一笑地天宽。
粽裹亲门走,龙舟争顶冠。
汨罗江底泪怜寒。离骚追忆还。

临江仙 端午屈原祭(张泌体)
文/贾洪岩(山东)
屈子词赋悬日月,汩罗难洗臣冤。怀王邪乱靳尚奷。孤忠全节,永世美名传。
民风万古灵均祭,艾蒲遍插门边。千帆竞渡赛龙船。飘香糯粽,敬奠楚江前。

减字木兰花·端午花一束
文/南京老树(江苏)
榴红蒲绿,竞渡云河迷梦腹。粽洒莲池,杨柳含情系彩丝。
千层浪蹙,共吊忠魂花一束。橘酒香溪,醉诵骚人赋楚辞。

酹江月·屈子悲风
文/洧霞-陈法营(河南)
汨罗掀怒,惜投江吟祖,楚郢忠烈。
湘水激流波叠浪,樵斧耘锄无歇。
粽米龙舟,挥旌催鼓,垂圣黎玄咽。
荷包悬念,挂襟怀吊双结。
天问惹恼昏君,宄奸排斥,捍楚心神裂。
执语离骚贞正则,忠胆侠肝英杰。
怀置桑榆,爱民橘颂,靖浊留刚节。
诗扬魂在,悲歌斟酒哀谒!

[双调]沽美酒带太平令●端阳感怀
文/烟雨凌怡(江西)
(感)时来粽飘香,(叹)今古意难央。竞渡飞舟破巨浪,烟云(锁)汨江,几度国粹未吟唱。
(带)别样情怀因敬仰,义士忠魂铸杰章。四海瞻容铭志向,九州悼念动哀伤。(但祈愿)日朗,气爽,国强。(怎能负)一番景象。

水调歌头-庚子端午
文/郑慎德(武汉)
节序又端午,屈子楚归州。行吟高阁巍立,久伴赛龙舟。遥看千帆竟发,依约行云歌鼓,迢递历春秋。渔父友鸥鹭,兴废两悠悠。 离骚老,谁天问,九歌讴。大夫报国,天地披发累沉流。千古涛涛汨水,万里云埋祠阙,耿耿恨难休。岁岁端阳日,隐隐念时忧!

捣练子•端午
文/张殿军(内蒙)
挂艾草,赛龙舟,遥祭灵均碧水忧。纳福祈祥迎日月,粽香飘散又春秋。

月上海棠 写在端午
文/白增志(天津)
端阳香粽龙舟祭,
叹忠贤、不达蹈江死。
万里河山,把雄黄、寄思汨水。
惊心事,战鼓悲催又起。
门悬菖艾祈驱晦,
唱九歌、离骚大夫泪。
秭归牵肠,最难忘、怀沙成鬼。
忠魂杳,追忆寒天锦鲤。

临江仙.端午节
文/卢建国(江西)
字取嘉名生玉芷,事君得罪权门。左徒被逐汨罗滨,不随清浊,天问九章存。
祭奠绿衣香粽子,花雕美酒醇珍。年年江水念忠魂,龙舟击浪,河里桨声振。

高阳台·端午心灯
文/南京老树(江苏)
新夏秦淮,旧时燕子,剪枝洒影花墙。闪烁霓虹,炫耀画舫旗张。紫烟缕缕琴声杳,养曲尘、荡漾兰塘。又蝉催,照水江洲,约梦幽香。
薰风拂柳花神送,现飞龙瑞彩,曳练流光。黄鹤归来,拨开雾瘴端阳。南山楚水坡仙舞,火雷神、诗酒飞觞。赋情怀,笔点心灯,佳节安康。

水调歌头.端午怀古
文/莫悔(广东)
流淌汨罗水,上下几千年。谁忘忠烈遗愿?重整好河山。一赋离骚催泪,忤逆猖獗国碎,遭贬令心寒。欲舞倚天剑,无力挽狂澜。
兴衰史,刀剑影,曲中弹。粽香告慰,驱寇昌国梦今圆。风雨潇潇诗诵,铁骨铮铮人俸,正气傲苍天。但愿和平久,擎酒上云端。

踏沙行·端午有感
文/陌上青花(浙江)
一卷经纶,九章著作。新规美政天荒破。楚宫殿里意难同,汨罗江畔悲无果。
逐浪魂游,随潮影卧。忠心逝水谁之过?湖波酒食祭年年,离骚乐府朝朝和。

临江仙·端午读屈原
文/洧霞-陈法营(河南)
爱国为民衷耿性,联齐同御强秦。
不随浊水任沉沦。桑榆途正则,赤胆彰灵均。
虔语九歌骚曲赋,隐讥奸佞昏君。
徙荒流放守忠魂。直批渔父俗,陨作楚江臣。

如梦令•过节
文/曹平生(江西)
天上流云挂雨,城外彩虹印煦。
劈浪赛龙舟,再唱离骚新谱。
端午,端午,一任莺歌燕舞。

长相思 .端午怀屈原‘
文/刘胜辉(江西)
澧水流,沅水流,流到何时是尽头,
湖山点点愁。
愁悠悠,恨悠悠,此恨绵绵无日休。
九嶷云雾稠。

应景乐.庚子端午节感吟
文/帅在铁(上海)
千家万户。节日繁荣、百姓同乐聚。今朝醉,欢歌庆端午。
艾条门上布。承载物产,酒酿雄黄蒸注,嘉肴味存贮。
龙水泛舟舞。甚热闹、竞赛赢输,意气壮众志,香粽包黍。
沉汨罗江,文笔怀古。前景遍神州,昌运耀人宇。

鹧鸪天.端午祭屈原
文/周育新(江西)
往事如烟岁月迁,群雄逐鹿起狼烟。
流荒百姓别乡土,愤世贤臣有屈原。
插艾草,划龙船。汨罗江上诵骚篇。
江山万里依然在,喜看今朝尧舜天。

水龙吟 .端午
文/白增志 (天津)
一年一度龙舟赛,锣鼓齐鸣争渡。
汨江仲夏,轻风浅浪,彩旗漫舞。
再唱《离骚》,涛声依旧,雄浑如诉。
举香粽雄黄,潸然泪下,哭屈子、遭天妒。
击楫中流端午,祭诗人、祈求福祜 。
神州万里,《楚辞》《天问》,风骚如故。
把酒高歌,古词新律,意真情注。
憾诗心未达,将身殉国,剩泱泱赋。

长相思 .端午节(新韵)
文/张秀祥(山东)
艾蒲香,酒醇香。粽子浓情包叶藏,
家家祈健康。
九歌扬,楚辞扬。祭祀屈魂愁断肠,
离骚流世芳。

浣溪沙.端午安祥
文/潘才青(福建)
盼到端阳送吉祥,艾蒲高挂粽飘香,
离骚杰著韵悠长。
华夏日明新冠灭,乾坤月朗庶民康,
屈原忠烈九州扬!

渔家傲.端午节
文/宋士杰(辽宁)
青山遮断云烟渺。此心越过无终了。浑似江流千百绕。谁能晓?相思摧得容颜老。
月满中秋千里照。月弦端午如船到。远载人归时方好。门庭闹。粽香也赋团圆调。

水调歌头•端午祭屈原(苏轼体)
文/甘树林(江西)
怀瑾握瑜黜,佞小竞嚣张。黑云遮蔽朝野,三楚渐沦亡。不忍丹心尘染,又怕忠诚入暗。情愿赴沧浪。释惑晓渔父,沉石汨罗江。
此身去,歌韵在,句犹香。国魂未失,心自高洁德流芳。千古精神何朽?百代诗骚传口。品节看飞扬。效继其人志,华夏好兴邦。

清平乐.艾草
彭美根(江西)
荒郊野壤,沐雨经风浪。
春夏频催芳草旺,淑气盈盈特爽。
黎民念此清香,柴门高挂端阳。
避疫驱邪无恙,常期四季安康。

浣溪沙 祭屈原
文/饶江宏
缕缕粽香端午垂,汨罗屈子国殇悲。濯缨污绝玉花熙。
江水滔滔吟蕙芷,青山郁郁诵葳蕤,《离骚》经典尽芳菲。

鹤冲天·端午怀伍子胥·步柳韵
多情明月
东门堞上,哪有苍眸望?
忠志辅吴兴,兵西向。
破楚鞭尸日,堪得快情仇荡。
何堪民意丧,宗国乡人,尽惧伍家将相。
昭关郑水,依旧波宽芦障。
却绝旧英雄,难重访。
想子颠跻半世,兵戈事,曾酣畅。
雄名终一饷。
五月伤魂,几看健儿舟唱?

满江红•端午
多情明月
振鼓争舟,寻寥廓、向天徒问。哀孟夏,遗臣何处?抱沙怀恨。浊世何由孤醒苦,人心难谓高怀困。枉涉江,还顾旧巢堂,谁人认?
王无信、贤相殉,民有智、忠臣悯。看千年青史,更尊诗韵。何不南风添艾酒,休将国是传幽愤。厦既倾、重佩月华琅,朝山隐。

塞孤 端午寄怀
李学勤(湖北)
太匆匆,怏怅芳菲歇。碧草萋萋莺蝶。几许闲愁伤诀别。朝暮雨,千风叠。平川絮,岭头霞,云岫出,家山月。更樽中酒,依旧芬冽。
何事古难全,梦断悲圆缺。布谷声声啼彻,怎不教人思念切。梅子熟,端阳节。蒲苦味,粽无香,残酒冷,青霜雪。奈何天,是日徒设!

卜算子·端午
文/陌上青花
岸边泛小舟,檐下悬香草。今古流传惠民生,日夜平安保。
几章楚汉鸣,千载春秋耀。天问何时达九重,皓魄龙船调。

[中吕]山坡羊●端午(齐微韵)
陌上青花
忠君何罪。贤臣抛弃。清波荡漾冤魂涕。九歌凄,问天疑,雄文美政苍生惠。屈子怀情仍未已。涛,也唤你,民,也念你。

[南吕]干荷叶●端午祭屈原
陌上青花
逢端午,庆端阳,水殿龙舟荡。酒沉江,粽飘香,诗人节日祭贤良,再把新词创。

长相思·端午
陌上青花
怨无休,恨无休,
棕子情牵书寄侯,江心点点愁。
畹水流,汨水流,
天问离骚美政留,奇才今古讴。
注:畹水指 九畹溪,在屈原故里

声明: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之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