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氏宗亲诗联群》诗词选(三十二期)
端午节专辑
鼻祖诗坛今不见,风文雨墨涨三江。

端午吟
任新生
时节适逢端午至,千家万户粽包忙。
成仁气魂堪谁比,爱国精神自古扬。
苏赋牧羊生傲骨,屈原抱恨断忠肠。
清平盛世谈何易,多少英魂早陨亡。
端午节感怀
任平(湖北)
舞楫飞舟秀麦天,桃溪渡口祭先贤。
离骚一曲传千古,桨作弓来浪作弦。
端午随笔
蓝天(任斌) 甘肃陇南
时交麦正黄,游子念家乡。
侍业嫌天短,无眠恨夜长。
谋生分两处,数日过端阳。
欲问涛涛水,谁同共此觞。
端阳祭屈子
任永义(山西)
端阳正午半边阴,粽米檀香热泪涔。
天问重翻明史事,离骚再读见衷心。
纵身汨水行其志,绝笔怀沙醒世深。
民族情悰千古训,柔肠铁骨万人钦。
采桑子•端午节感怀
任若绵(贵州思南)
抗争何处圆心梦,倾诉离骚,无奈离骚,逐水含冤恨未消。 清廉国运民安定,尽逞风骚,成就天骄,尽展雄才大略韬。
端午吟(新韵)
任凤英
端午如期又一年,投江米粽祭屈原。
离骚遍诵君当慰,史册常铭济世贤。
蒲节祭屈原
任满保(深圳)
龙舟竞渡又端阳,屈子怀沙不敢忘。
报国没门身便逝,忧民有范史流芳。
忠魂凝著无穷韵,浩气长留一品香。
未展奇才千古恨,雄文句读万年章。
端午祭
任树吉(山西孝义)
五月端阳又一年,溢香艾粽祭忠贤。
含冤饮恨投江去,巨制宏篇万世传。
端午
任森林
年年仲夏过端阳,万户粽粑祭水香。
传世九章骚意雅,招魂竞渡在长江。
端午节有感(新韵)
任昌发
端阳习俗未翻新,故事从前说到今。
卷帙名碑三两树,诗章口水万人吟。
不是曹娥哭父命,即追屈子问天津。
后昆不晓渊源久,岂可非遗让外申。
(注:2005年韩国申遗端午节未成功,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祭屈原
任辉盛
悠悠汨水又端阳,铁骨铮铮咏九章。
竞渡龙舟迎屈子,新鲜糯粽祭忠良。
离骚绝唱千秋颂,橘诵佳篇万代扬。
鼻祖诗坛今不见,风文雨墨涨三江。
端午有怀
任立新 湖南岳阳
艾叶菖蒲端午临,源长千古客思深。
汩罗江上龙舟竞,正砺人间报国心。
端午见闻
任昌发
(一)
五月农家庆端阳,蒲糕艾糯酒雄黄。
无关屈子曹娥事,只为丰年谷满仓。
(二)
村姑榴艾映腮庞,臂挎兰箩事一桩。
慕古曹娥忠孝义,水涯如似祭长江。
(三)
龙舟糯粽爆刷屏,屈子曹娥叫不停。
字字真如珠玉韵,篇篇尽是假惺惺。
十六字令·端午
任学敏
伤。楚国英灵问上苍。忠言谏,泪洒汨罗江。
庚子端阳悼屈翁(二首)
任永义
(一)
秦亡六地楚添愁,悲命贤臣汩水投。
国盛全凭良士助,君昏多是佞奸留。
怀才本应寻明主,草率不该断念头。
独醒难平心底恨,刚强何用逐浑流。
(二)
万民兴致饮雄黄,墨客铺宣写赋章。
情系屈翁怀圣古,缘逢盛世盼年祥
宜风踏露寻医草,念旧贪杯品粽香。
壮士贤臣均可忆,后来更待学坚强。
(医草:艾草的别称)
端午祭屈原
任树吉(山西孝义)
五五端阳祥气兴,汩罗河水碧波娉。
大夫怒愤沉冤逝,宏志难酬恨忿冥。
万代离骚铭史册,千年糯粽祭英灵。
大江东流浪淘尽,不死忠魂盛誉清。
怀屈原
任洪坚(广东)
烈烈龙舟飞急棹,声声战鼓壮离骚。
怀沙唤起千秋唱,惜诵九歌翻作涛。
端午感怀(新韵)
任春丽(山东)
端午雄黄祭楚魂,艾条悬挂万家门。
忧思伴粽抛江水,一曲离骚传古今。
端午有寄
任超(四川)
离骚经久浪淘沙,如月依稀照万家。
不灭楚魂今亦在,汨罗沿岸起江花
端午祭英魂(通韵)
任丽云
端午粽香盈,汨罗波未平。
骚章长泣唱,史记壮悲鸣。
岳母刺忠字,谭公变法声。
龙舟承载满,不老爱国情。
忆王孙·端午节
任胜利(河北沧州)
滔滔汨水没忠臣,耸立苍山祭楚魂。天问离骚醒后人。祭灵均,艾叶呈情香满门。
端午祭忠魂
任凤旭(黑龙江)
离骚雅韵传千古,一曲悲歌痛断肠。
角粽包含深敬意,雄黄蒲酒祭忠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