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作者:邓启荣
刚下车,手机响了,是父亲打来的:“仔啊!到了乐安吗?”父亲关切地问。“到了”我回答说。“到了就好!”这是老爸最常态的打电话。由于我们几兄弟经常来回于南村车头与乐安之间,每当我们要开车来乐安时,他不管手头上有多忙,都会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来到车窗边叮嘱说:“开车慢点,多给点时间,安全重要。”等等。这些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重复上千遍都不止。当我们快到乐安或已到乐安时,他的电话打过来了:“仔哩,到了吗?”我们总会让他放心的回答:“到了,你放心吧!”他总是会说:“到了就好!”
这就是我父亲,他对我们几兄弟开车的脾气性格了如指掌,谁会开得快点,谁会开的慢点,大概需要多少分钟,他都能精准掌握,而且准时来电话。他关心子女到如此细致入微的地步。
每当我们回乡下去住时,父亲得知消息,总是跟接待贵宾似的隆重。事先到十里以外的集市买来好菜、零食、水果等。犹如过节一样。特别是我们到了冬天回家时,他总是准备了充足的火笼、热水等御寒物品。甚至我们在房间里看电视时,他经常会端来热水,放好洗脸巾,垫好脚盆,拿好擦脚巾等一整套放在房间里。还不时地催促我们快点洗,等一下水凉了等。而我们睡觉时他总是会问冷不冷,要不要加床棉被?当我们清早起床时,他总是把我们的鞋垫、袜子用火笼烘的舒软,又暧暖的。若是鞋垫或袜子破了,他总是会拿新的帮你替换,下床穿着暖暖的或新新的鞋垫、袜子,感觉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对待子女的爱,远远超过他自己。
我父亲经常一个人在家里。农村家里的事情比较繁琐,经常早起晚归,有时候累了不愿炒菜,有霉豆腐就简简单单凑合着就这样吃了。有时为了不耽误白天干活,都是晚上做好菜留到第二天来吃,甚至一个菜吃几天都有。对自己从不舍得吃穿,帮他买点东西来,他说浪费钱;买点衣服都是嫌贵,舍不得穿,穿了感觉可惜,有好些衣服放在柜子里几年没穿过的都有。
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勤劳俭朴的人,对子女、孙辈那是舍得花钱,从不吝啬。
孩子们快到放寒暑假时,他总是在算时间。精确掌握放假时间之后,不辞辛劳又步行到十里以外的集市去买菜、买零食、牛奶、水果等的食品。就像接待外宾一样,还时不时带孙子、孙女去赶集。问他们喜欢吃什么?喜欢就买。我们也会经常教育子女,不要乱花爷爷的钱,爷爷挣钱不容易。他总是说我们:“又没有买什么?用得着这样说吗?”
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有浓厚家庭爱心的好长辈。对待邻里也总是谦让,经常说吃亏是福。
有一次,家里刚栽好的禾田,被村里不顾后稍的人,放大水把刚栽好的禾苗全部冲到一起了。那田是深泥田,很难耕种,栽禾都要趴在上面才能栽,否则,人就陷下去了,脚都拔不起来。当时我父亲非常生气!村里人说没注意,都是种田人,明摆着的事情嘛。当时我们正在等父亲吃饭,他一进门就生气地说:“都是同村几个人,何必做这样的事情!”心里也确实有点不平衡。但第二天,自己一根根的把禾苗扶正、栽好。
这就是我父亲,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会把矛盾扩大化,伤了邻里和气。而且做事实在、要好、整洁,在我们那一带可是有名的做事要好、爱干净的人。
有机会大家可以去我老家参观一下。到家门口,整洁的印象扑面而来。当走进80年代的老房子时,感觉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每样东西摆放整整齐齐,而且有一定的美感。刚走进房间时,整齐工整的被子叠的像部队里一样。地面整洁,没有一星点垃圾。整个一舒适温馨的家。
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还是一位党龄40多年的共产党员,而且多年被评为乡优秀共产党员,在村委任职期间,做什么事情都是先想到别人,从来都是别人优先,自己人靠后。他总是凭着自己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去要求自己。
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好的父亲,我们几兄弟都很尊敬他。他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为我有一个这样好的父亲而自豪!在此,我衷心祝愿父亲健康长寿,平安快乐!祝愿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好人一生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