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裕泰杯”茶之缘中国散文诗歌大赛征文之四十二:
会报信儿的茶梗
王 筱
闲来品茗,茶香袅袅,茶色怡人,心慢慢地由喧嚣走入宁静,室外雨疏风骤,路上车水马龙,全抛诸脑后,惟此一盏,足矣!遐思间,忆起儿时与茶相遇的点点滴滴,忆起奶奶茶缸里那会报信儿的茶梗。
奶奶爱喝茶,喜欢淡茶,不喜浓茶。她说,白开水没味道,放点茶叶,改改色,提提味。她还说,茶放多了,刮油水,饿得快。的确,茶水固然改了白开薄淡味,但缺衣少食、饥肠辘辘更让人难受。说话的功夫,奶奶从桌上的黄色的纸包里捏出几根或一小撮碎茶来,放在那个白色的搪瓷茶缸里,上面环印着后来知道是毛体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诗句,端起暖壶,倒出从大锅里舀出的用柴禾烧的还微微带些稀粥味的开水,我和姐姐们都好奇,伸长了脖子趴过去瞅。可能与水温有关,茶叶开始浮在水面,慢慢地一片接一片地往下沉,有整片的一枚叶子,有半片子的,整片的就是一个小叶子,也有半片的,叶脉还很清晰,更多的是碎末末,早早地沉到缸子底,也有一些暗黑色茶梗固执地坚持在水面,正是它们给我们带来很多向往和乐趣。
我们只是好玩地赏看缸子里的茶叶,有的沉下,有的浮着,水的颜色也由浅到深,像魔术一样,奶奶突然欣喜地说道:今天家里要来客人!
来客人?奶奶怎这么神,能掐会算啊?我们听了都很兴奋,那时几乎吃不上蔬菜更遑论荤菜,只有家里来了客人,老人才会挖出珍藏的白面烙几张饼,炒几个鸡蛋当硬菜,自然是我们无限期待的。
简直异口同声地问:奶奶,您咋知道要来客人?
嘉禾,我家所在的村庄,位于大汶河下游,正在南北两条河道中间,地倒不少,也很肥沃,奇怪的是家家起早贪黑却还饿肚子,其它条件也好不到哪里。走亲串友、赶集上店,全靠一双腿,哪像今天手机、电话、网络,应有尽有,当时不要说手机,固定电话也只在电影《地道战》里看到过。小时爱跟脚,常跟大人去串亲戚,徒步十几里路,走到地儿的时候,结果铁将军把门,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又没法联系,只得去问相熟的邻居,才知道赶集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如果等的时间太长,再回去就很晚了,只得把东西留在邻居家,捎几句话后匆匆而归,我们姊妹几个跑过这种冤枉路。因此,当听到奶奶说要来的客人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到很惊奇。
奶奶把刚散开的我们又拉过来,说:你们看看茶梗,它怎么了?
啊!的确神奇,茶梗居然笔直笔直地立在水中。
奶奶接着说:知道吧?杯里的茶梗站起来,这是在给咱们报信呢,是说今天家里要来客人了!
开始我们还不信,但又盼着但愿奶奶的预言是真的。其实奶奶脸上也写满了期待,虽然客人来了,她老人家又要忙活好大一阵子。
时候正好是晌午,话音没落,突然从院外传来一阵喊声:“大娘,我来了!”原来是大姑看奶奶来了。大姑是奶奶的亲侄女,二爷爷的亲女儿,因为奶奶只我父亲一个孩子,小时把大姑当成亲闺女一样看待,帮忙拉扯着她长大,大姑也把奶奶当成亲妈待,成家后逢年过节都会来探望。
我们姊妹更加吃惊,吃惊得张大了嘴巴!啊,真没想到居然如此神奇,茶梗竟真的会报信儿。惊奇之中,又略带些遗憾,奶奶怎不早泡茶,那样我们知道消息就会更早一点,我们的开心不是会来得更早些吗?
自那,我们总盼奶奶泡茶喝。奶奶一喝茶,姊妹几个就跑前跑后地活跃起来,找装茶的纸包,提暖壶,专门挑茶梗,根本用不着谁来督促。奶奶长满皱纹的脸笑得更皱,可也更加慈祥,常随口说:“咋都这么勤快起来了,又想什么好吃的了吧!”看茶冲在茶缸里,又急不可耐地朝里瞅,奶奶骂道:“猴急猴急的,急个什么劲啊,头都要伸到缸子里去了,哪有刚下茶就泡开的?”但我们还是忍不住一次次地往缸子里瞅,等那几片茶叶泡开了,茶梗也慢慢地胀大起来,可硬是没有一根肯站起来的,刚刚还兴冲冲的心有些扫落,知道不会来客人了,便各自跑开去街上耍玩了。
正在街上玩的时候,突然远远地看到从老街北头过来一人,瘦高个,长方脸,穿戴整齐,膝盖上两个对称的补丁很显眼,胳膊上还戴着蓝色的袖套,本来平静的心湖瞬间腾起巨大的波澜,像鸟儿一样向着那人飞奔过去,也不管街是如何坑坑洼洼,甚或坑洼里还积存着雨水或邻里泼倒的刷锅水,溅到光光的脚面上也毫不在意,大叫起来:“大爷来了,大爷来了!”那是我们的表大爷,奶奶娘家兄弟的儿子,父亲的表哥,一个紧紧地拉着大爷的手,一个早飞跑着回家报信儿去了。其实,街最长多不过三四百米,这头说话,那头就听得到,奶奶和爸妈在家里肯定早就听我们的大喊大叫了。真没到,茶梗没立起来,家里竟然也来了客人,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对他报信不灵又埋怨又欣喜。
当茶梗站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猜,到底谁会来呢?有时瞅奶奶不注意,伸出小手戳那茶梗,水烫得很,刚伸进去就赶紧抽出来。还是不甘心,又拿根筷子用力去按茶梗,茶梗不屈,按倒了依旧站起来,于是我们更坚定了要来客人信心。开始猜客人是谁,大姑还是表大爷,是舅舅还是大姨,一个个猜来猜去,边猜边争,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争到午饭时时候,门外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唉!茶梗骗人了。每逢此时,奶奶总宽慰我们:一准儿是人家想来,家里有事,刚动身又回去了。听了奶奶的解释,我们失落的小脸又灿烂起来。
奶奶茶缸里的茶叶,现在想来都是在村代销点买的很廉价的茶,几分钱一两,大都是些老叶子,还有现在直接作为下脚料的茶梗等,茶水泡出来,颜色有些发乌,这可能也是奶奶少放茶的原因吧,这样茶色绿绿的,有时淡黄,看着挺正。
有时奶奶茶缸的茶叶是村里人常喝的扫帚叶,要用滚开的水来冲泡,有浓浓的青草味,里面梗更多,给我们报信儿的机会自然也更多,带来的乐趣也更多。有时奶奶让我们喝一口,涩涩的,不香,伸伸舌头以后再不肯动嘴。
如今闲坐静读之时,常泡上一杯茶,放在桌前。春夏秋冬,季节不同,泡的茶也不一样,或滇红、金骏眉,或龙井、铁观音,或普洱、日照绿,或大或小的茶芽在透亮的杯中渐渐舒展,清香、幽远甚或带点儿神秘的感觉笼罩着自己,那叶芽像小精灵,带着生命的颜色,沉下、飘起、半浮在杯中。
偶尔也有站起来的,不是茶梗,是嫩嫩的茶芽。此时,总忆起奶奶茶缸中的茶梗,能站起来报信儿的茶梗,虽然茶水味道一般,虽然它曾一次又一次地“欺骗”过幼小的我们,但眼前常常浮现一片茶林,不在山陵,而在平原,像树一样,枝繁叶茂。
作者简介:
王筱,笔名晚枫,山东东平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山东财经大学兼职教授。有多篇小说、散文刊发于《阅读与写作》《当代小说》《山东文学》《当代散文》《秘书工作》《领导科学》《农村大众》等报刊。著有散文随笔集《长沟流月》《短笛无腔》,其中《短无腔》获第二届齐鲁散文奖。现供职于国家税务总局泰安市税务局。
“天裕泰杯”茶之缘中国散文诗歌大赛
征稿启事
天蕴含香彻丹田,裕德义利善结缘。
泰来安康亘古今,茶韵悠悠越千年。
太极阴阳两相依,平衡否极倏忽间。
猴山有虎我亦王,魁茗一杯羽登仙!
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淡名,淡利,无争,无夺。品一盏无味而至味的茗茶,淡雅,吾之所求;淡雅,吾之所愿。
没有不会来临的春天,没有与茶无缘的文人墨客。让我们牵手大美黄山,让我们相约泉城济南,相会在茶韵袅袅的济南天裕泰,品一杯渴望已久的趵突泉水精心浸泡的太平猴魁。
“天裕泰杯”茶之缘中国散文诗歌大赛由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办,济南天裕泰茶业有限公司鼎力支持,并全程冠名。
现将散文诗歌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稿对象:海内外所有华语文学爱好者。
二、征稿主题:所写题材与茶相关,茶食、茶事、茶情、茶人、茶具……只要与茶有缘。
三、征稿要求:每位作者创作散文诗歌(含新诗、古体诗、散文诗),散文800字以上,新诗不超过百行,所有作品须原创首发,若发现一稿多投者,取消参赛资格,进入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黑名单。(投稿后两周内没有推介可另投他处),多投稿者取最高成绩入选。
为了确保本次大赛的作品质量和水平,组委会拟组织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泰山文学奖得主在内的部分作家诗人,适时到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园采风创作。
四、投稿须知:来稿须注明“征文”字样,附带100字以内作者简介、生活照片一张,填写自己的详细通联方式,欢迎踊跃参赛。
五、参赛要求:参赛者须关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并跟踪大赛进展情况,才能参赛。
六、征稿时间:即2020年6月6日至8月31日。
七、投稿邮箱: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八、评奖方式:参赛作品首先择优在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推介,部分精品同时推介到各级报刊杂志。以读者阅读浏览量、留言、打赏、点赞数量计算点数。最后采用点数50%,评委50%的方法评出各类奖项。
点数计算:浏览量一次计1点数,点赞一次及1点,一次留言(10字以上)记5点数,打赏1元计2点数。例:某篇文章浏览量加留言点数加点赞点数加打赏点数,等于总点数。总点数加上评委评选点数进行终评。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九、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2000元的天裕泰太平猴魁茶礼。
一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1000元的太平猴魁茶礼。
二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600元天裕泰精致茶礼。
三等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400元天裕泰精致茶礼。
优秀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100元的天裕泰特制茶礼。
佳作奖50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天裕泰特制保温杯一个。
十、其他事项: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2020年9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天裕泰杯”茶之缘中国散文诗歌大赛颁奖活动。
三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正式会议餐饮住宿费用、优秀奖和佳作奖获得者餐饮费用由济南天裕泰茶业有限公司赞助,交通费自理。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天裕泰杯茶之缘中国散文诗歌大赛组委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编辑部
2020年6月5日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在麻川河畔的六百里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
小资料:
济南天裕泰茶业有限公司
2004年,天裕泰茶业公司在济南成立,公司总经理俞标以"天裕越千年,泰来兴万家"为意注册商标,"天裕泰"作为企业名号,创立并注册"天竹"商标,实行品牌化经营;天裕泰采用时下先进管理模式,集约化管理,形成了品牌统一,字号统一,模式统一,理念统一的连锁化经营。
2006年济南天裕泰茶业有限公司成立济南天裕泰景德镇陶瓷馆,坐落在江北第一茶市--济南茶叶批发市场。
真诚是天裕泰对消费者恪守的承诺,真诚的服务不仅是责任还是一种机会。天裕泰追求比消费者更了解消费者,时刻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通过精良的产品向消费者传递热忱,让天裕泰的服务超出顾客期待。
"天竹牌"太平猴魁所在的产茶区为黄山地区的云雾多发区,山头常有云雾缭绕。由于高山多雾,整个茶区常显出一种朦胧美,神秘莫测。由于山腰、山顶常有云海,所以众多山头有时又像大海上的波浪和岛屿,空阔浩淼,名茶与竹海,跟多雾有关。黄山在孕育着茶文化的同时,也孕育着万亩的竹海风情,天公作美,茶竹相依,这是竹海茶场的独特风情。
1912年,经太平茶商刘敬之(1880-1965年)推荐,并收购2公斤陈列于南京南洋劝业会场和农商部,获得优奖。
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中国名茶太平猴魁,冠盖群芳,荣膺金质奖章和证书。
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1986年5月、1990年9月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评为全国名茶。
2005年,在中国黄山(上海)茶交会获特等金奖,在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茶创下15.9万元竞拍天价,轰动茶界。
济南天裕泰茶业有限公司
地址:济南市张庄路90号茶叶批发市场626、627号【天裕泰】
全国客服电话:400-0779-569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