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同学
潘盛国
毕业睽违四十春,相逢犹是旧乡音。
转疑非复当年貌,再问尊名始放心。
吃 杏
斑斓山杏复甜香,勾起儿时旧话长,
多少梨桃瓜枣事,都随岁月落家乡。
乡 思
(一)
张存民
万千世界本无常,问道江湖意未央。
潮汐来回流岁月,人生无处不家乡。
(二)
也曾日暮戏残霞,唤友攀高折树桠。
河畔摸鱼图一乐,田中剜菜窃三瓜。
(三)
霜染青丝咏未休,唐风宋韵寄乡愁。
倾怀此共天涯远,月影临窗夜色柔。
(四)
土墙泥瓦旧茅庐,竹绕山依半隐居。
遗落寒窗寻旧梦,万般心迹未能书。
刘常桂
树高千尺有深根,人走天涯望故园。
最爱家山花月地,梦中醉里亦牵魂。
天涯旧路念家山,终日奔忙不得闲。
绿水行舟牵客梦,何时明月照人还。
又见杏子黄
叶间雀鸟迭声长,累累枝头杏子黄。
忽忆当年乡树上,阿哥采杏妹先尝。
旧村老杏树
万锡河
村东篱落莳花开,不记何年老树栽。
最忆南风掀绿叶,人家红杏过墙来。
人生莫负夕阳红(古风)
王兴忠
人生谁不遇黄昏,尽将琐事碾作尘。
横笛劲吹能舒心,雅韵行吟可健身。
往来唯有诚为贵,交友首推情最真。
岁月常因无志毁,莫负夕阳第二春。
乡思
王振怀
乡村趣事多而奇,向晚炊烟对天直。
蛐蛐自办音乐会,麻雀喜爱赶大集。
收工老伯肩扛犁,缰绳栓住黄牛鼻。
身披斜阳面带笑,全然不顾两脚泥。
樊泽秋
少小离家四海游,他乡异客度春秋。
孤灯冷月乡愁起,寂夜空尊泪自流。
难忘河堤杨柳翠,常思夏日鸟鸣稠。
韶华易逝光阴短,未改乡音已白头。
乡恋(通韵)
李立 山东
羁旅洋东岸,寻根返故园。
乡音充耳顺,泉水润喉甜。
携礼访邻里,焚香祭祖先。
回思童稚事,梦境每流连。
刘玉玲
离家数载鬓染霜,常忆孩提小时光。
偶有往事融入梦,更念爹娘与故乡。
又见老梅桩
茹冰
又见老梅桩,风寒未肯降。
悠悠炎夏里,新绿已遮窗。
家乡那条小河(古风)
陈道俊
村东小河弯又长,两岸扬柳垂河床。
村姑赤脚依石坐,清流撩发黑又长。
妇道人家忙洗涤,沙滩凉晒花衣裳。
顽皮孩童水中闹,赤裸光腚打水仗。
河鸭追鱼逆水急,缩头乌龟泥中藏。
暴雨洪水扑两岸,滚滚泥浆翻黄浪。
岸上长杆钩浮柴,常有瓜果收肚囊。
蝉鸣高声唱烈日,粘液沾翅吱吱响。
岸边篝火烤蝉串,丛林深处飘幽香。
弹丸穿透千层叶,枝头鸟儿中暗伤。
春去秋来霜之哀,冬日潇条冰盖床。
鞭打陀螺转冬深,爬犁追春抚寒桑。
年年春去春又归,小河岁岁哗啦淌。
改天换地一春雷,两岸柳林遭祸殃。
千古河流十八弯,神医妙手大开膛。
两岸树倒猢狲散,河流十年九年脏。
恰逢天降救命雨,河内三日臭水淌。
岁月无情催人老,小河残影伴颜霜。
昔日情怀常回首,儿时光景心中藏。
田园夏思(古风)
刘希梅
晨蕙暖生香,雨霁草木芳。
芒种端午近,新麦初收仓。
雏鸟瓦檐呼,小鸭戏水漾。
朽老傍柳荫,踱步田园上。
沐风撩鬓髯,芒草绾布衣。
羁旅半生萍,难为浮云傍。
郁郁还故里,乡情寄衷肠。
人生要拼搏
插多少秧有多少稻谷,
走多少路有多少风物。
鲜花哪会自动铺路?
没有奋斗就没有前途!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成功告诉我们:
铁杵磨成针,
靠的是坚强与刻苦!
苍天不负有心人,
呕心沥血朝霞出。
载多少树有多少叶绿,
读多少书有多少高度。
锦绣哪会自展前途?
没有拼搏就没有幸福!
不付出辛劳,
如何有成果?
光荣告诉我们:
滴水穿厚石,
靠的是坚韧和持久!
大地不负有心人,
理想种子成大树。
六月是一条河流
文/毕文金
五月和鲜花已流出沧桑
下游成了记忆
鹅卵石愈加圆滑
无言无语
岸边禅悟的老柳
皱褶凝固着时间
插秧、青果、麦黄
在河里留下底片
布谷鸟的叫声
滴血飘落
溅响六月河流
流一半留一半
未填完的白纸
河在等
乡 愁
文/张艳
乡愁
是天上的月亮
窄窄瘦瘦
几缕淡淡清辉,弥漫离人心头
洇湿了思念
依稀恍惚,那年
村口
母亲在轻轻招手
父亲常常在晚饭时
抿两盅烧酒
月光亮汪汪,他
发如雪,眼神灼灼
倒背了双手,一遍遍走
在乡村的小路上,光阴
就这样,逆流成河
柔软的土地铺上坚硬的沥青
当年,义无返顾出走的青葱少年
归来时,却是两鬓霜染
他皱了眉,下意识抬头
再也不见慈母的笑脸
不见
永远不相见
故 乡
刘明芬
生命
来来往往
来日
并不方长
隔着月亮
我望见了故乡
每次我都是
翻过东吕标的小土岗
来到我们求学的地方
每次都是
母亲把我送到村西边的小河旁
如今
人已去了远方
我也步入了中年的沧桑
每每回到故乡
我总是站在那里
凝望
这次
我回到了故乡
打开房门
是冷冷的灶膛
父母已乘仙鹤去了远方
三年了
灶火没再点亮
家里再没飘过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