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艾叶
原名赵跟明,天水人。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甘肃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甘肃楹联学会名誉理事
天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天水市楹联学会副会长
自1990年以来在《诗刊》《飞天》《甘肃日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农民报》《中国财经报》《诗歌报》等刊物上发表发表诗词、散文、小说作品1000余首(篇、副)。诗词楹联作品入选多种典籍,部分诗联和碑文在省内外景点刻石立碑或木刻(砖刻)悬挂。1997年发起成立麦积山诗社,2006年在《天水日报·教育周刊》上连载《天水古今百位名人》;2007年在《天水日报·教育周刊》上开《百联巧对》栏目;2008—2009年在《天水晚报》上连载《天水名胜百景》。长期编辑《渭滨吟草》《麦积诗苑》《天水楹联》《麦积旅游文化》等诗联会刊。著有《天水名人百传》《天水名胜百景》《麦积人物春秋》《七步斋诗文选》等,为《天水·伏羲文化肇始之源》主笔,整理《董晴野诗稿》,编辑《天水市首届“美丽乡村书画摄影作品大赛”获奖作品集》,参与编辑《冯国瑞纪念集》《天水古巷》《天水名山》《天水石窟》等文史资料。所撰318字长联在由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举办的“黄河之都”诗词楹联大赛中获优秀奖;诗作获“贵宾宴”杯诗词大奖赛二等奖、“屈吴禅杯”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一等奖,楹联获“首届世界风筝都潍坊楹联大赛”优秀奖、甘肃省楹联学会“玫瑰之乡”楹联大赛二等奖、“黄文中杯”全国楹联大赛优秀奖。为徽县“尹家老宅楹联征集”活动评审组组长。参加“一带一路”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并有论文入选,被甘肃省楹联学会授予甘肃省首届“刘尔忻楹联奖·提名奖”和“宏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者/艾叶
古道映斜阳,纵一脉秋云,两山翠屏,难赋诗愁,问村边牧童,可知诸葛否?
小溪荡曲岸,觅三国遗韵,十里红叶,堪作画本,望天际归雁,又过木门耶!


一) 卦台山
极目晴川展画屏,
云霞遥接伏羲城。
村烟渺共树间起,
暮色明同鸦阵生。
野老至今言八卦,
雏莺终日啭新声。
抚碑欲问结绳事,
回首西山万壑平。

二) 大地湾
轻车载梦过群山,
幽峡清流去不还。
总觉诗情捺不住,
竟忘双鬓已先斑。
文明现世八千岁,
大地迷人又一湾。
满眼花繁春正好,
云间指顾看飞鹇。

三) 女娲祠
飞檐斗拱接云色,
巾帼功勋今古殊。
炼石曾焚千灶火,
抟泥应是一村姑。
人皆娲女手中土,
我自浣花溪里儒。
回首西山崖畔树,
株株尽被晚霞涂。

四) 龙马洞
十年未细仰看云,
万里征鸿不忍闻。
寓目石阶悲落照,
喜人诗句只闲文。
儒生亦有侠肠在,
吟腹能无烈酒焚?
岂止菊开才到此,
西风扫叶落纷纷。

参观中岔堡农耕文化园
作者/艾叶
宿雨微凉掠鬓风,
吟眸望处岭云空。
四山秀麦连村树,
一带危墙御犬戎。
往事烟沉聊俯仰,
长廊碑嵌共推崇。
诗情总在鸟声里,
回首归途意不穷!

过华岭村
作者/艾叶
路转溪桥野趣奢,
朔风吹户绣帘斜。
檐前滴水消残雪,
树上闻声归暮鸦。
落日依山嗟晚景。
流云驻足赏余霞。
几时携得琴书至,
也傍幽岩一筑家。

雨中游齐寿牡丹园
作者/艾叶
细雨空濛四面山,
轻车一路逐云闲。
春风不放花开早,
忍令诗人带恨还!

抗击疫情联
作者/艾叶
大爱播九州,
滚滚资源济汉浦;
和风畅二月,
依依杨柳待烟春。

董晴野先生遗诗一首
作者/艾叶
今到天水梓桐琴馆,偶见著名书画家周兆颐先生画集一册,信手翻之,见有水墨玉兰图一帧,并题曰:
太平寺 玉兰传为唐时物,曩年董君晴野折赠数枝,远道相投,并赋句云:“为君摘取数枝霜,恨起风沙百里长。漫道玉容消殆尽,残魂依旧满堂香。”忆而图之并记雅致。
细思恐业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周兆颐先生折赠玉兰花时,随口所吟一绝。前所未见,故今录之,以不致湮没焉。
2020年5月9日艾叶并记



文稿创作:艾叶
书法创作:艾叶
编辑制作: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