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我曾受托写了一篇报导性文章,是介绍即将拆除的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水泥钢筋结构的白沟河大桥的。文章简略描述了建桥始末及五十年的沧桑巨变。
前几天去大妹妹家(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那个唱大戏的地方儿)摘杏儿,路过“老桥”(已拆除重建)东边儿一公里处的“新桥”时往西瞥了一眼,好家伙!这就是“现代速度”吗?那一排高出“老桥”八米的巨大桥墩上正在安装水泥预制大梁。一个澄黄色大铁架横亘在三组(每组两个)大桥墩上。重达几十(也许是百)吨的水泥大梁正在缓缓地随吊车往前移动。然后稳稳“降落”在两组桥墩上。这就是不怎么受季节影响的“造桥工厂”的威力呀!
摘杏儿的过程很简单无需繁叙。回来时妹妹建议我从新筑的大堤上走,看看建桥工地的景象。她们每天早晚散步都去那儿,好多人在看呢。我当然乐意去看了,顺便再拍几张照片儿,好在朋友圈儿卖弄一番嘛。
先给最南头儿的几个正在浇筑的大桥墩留个影。然后是桥头儿大堤修防洪石坝的工人(这些活儿当时都是我们这些“民工”免费干的)。当然最值得拍的还是那个已经架了多一半儿大梁的黄色大机器。
一样的安全帽已经由柳条儿编的换成了黄色的不知道什么材料的了。搅拌机也换成了水泥罐车。也没有了复杂的为浇筑大梁而支起的模板铁架。工人也少地不可思议。参观的人也少了很多。总之不如那次修桥热闹了。
但不知“开桥典礼”大会上还会不会“唱大戏?反正不会再”挤丢三百多双鞋“了。…………好期待哦!
庚子闰四月二十五日乃耕随笔

作者简介:尤志敏字乃耕。河北白沟人。从事象牙雕刻四十九年。爱好诗词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