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作协都市头条

耄耋之年的大学老师在微信群中留言:“桂萍,请给我一个地址。”
“洪老师,我家的地址吗?”
“是的。”
马上把地址和手机号留在大学师生群中。
“洪老师为什么要地址?难道他和师母来萍乡游玩?”我几次加老师微信,没有回复,不好追问。毕竟是86岁的老人了。洪老师在群中很活跃。经常传递着他和师母,在美丽风景中恩爱如初的合影照。去年洪老师前往俄罗斯旅游,和俄罗斯美女一起手舞足蹈、快乐无比的影片,让我感觉他如同年轻小伙子一般,甚是可爱。老了,能老成洪老师夫妇这样:健康、智慧、得体、优雅、有趣。老,也并不可怕,而且美好!满腹经纶的洪老师在群中谦逊留言:“……在你们面前我什么都不懂。天真地活着,凑热闹。”
假如洪老师夫妇来萍乡,我一定要像对待父母一样。我和先生的父母早已离我们远去。那时候,孩子小,忙于家事与工作,孝敬和陪伴父母的时间太少,多少有些遗憾。如今奔花甲之年的我们,能和一对可爱的老人相处几天,一定不会像对待父母那样急躁、甚至不耐烦倾听老人的唠叨。
人,大一岁都不一样。不仅仅是身体器官状态不一样,心态更不一样。年轻时的我一直认为:坚硬与柔软是指男人的生理过程,最近某一刻才幡然醒悟:这是多么的幼稚与偏颇。从坚硬到柔软,其实是每一个人心路历程的转变。只有到了人生的某一阶段、某个年龄,才会放下、看淡很多。那颗曾经坚硬的心在光阴的穿梭中,才会渐渐柔软起来。才会更加理解老年人的需求。为什么很多同龄人在做了爷爷奶奶后,总是叩问:对待孙子和儿子的态度怎么如此不同?年轻人欲望之爆棚时看待儿子,与走向老年放下得失时对待孙子,心态是决然不同的。因为自己正在步入老年,亦或在年轻人眼中,我们就是老人了。渴望亲情、渴望天伦之乐。在孙子纯情的眼神与稚嫩的肌肤中,看到了生命的本真,看清了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不论是儿子亦或孙子,都是老天赐予的厚礼。

假如洪老师夫妇来萍乡,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因为疫情还没彻底了结。因为他们年岁已高。我依然不敢去武汉看望儿子。儿子说:庚子年可能暂时不回萍乡。不为难亲友,也不尴尬自己。但老师要来,不能说不呀。设想着:让先生开车到萍乡一些景点转转。武功山只能在山脚走走。邀请一些认识洪老师的大学校友一起聚聚……
再次打开手机,洪老师留言:包裹已寄出,望查收。
大学群四十多人,洪老师为什么寄包裹给我?是让我好好拜读老师的著作?算日子,五月寄出,六月仍未收到?羞于询问,耐心等待。
老师在群中问我:“桂萍:东西收到了吗?你可以翻翻书里的绘画、音乐、舞蹈部分,线索比较清楚、简略,可作参考。这是我过去的讲稿。现在是过时了。历史仍是一种存在。”
“洪老师,一直没收到呀?收到后,我一定会告知您的。”
洪老师发来包裹存根,原来电话误写一个数字。
“是否问萍乡?好多盒化妆品、护肤品及真丝面膜,一本书。”老师留言。
那天,无数次查顺丰快递网,进不去。进去后一看,只查到:包裹5月26日到萍乡。无电话联系。一定要联系上顺丰快递!不甘心让老师的一份厚爱擦肩而过。
一筹莫展时,想到手机中曾加了一微名叫“诗和远方”的快递员小伙子微信。我把包裹存根发他,请求帮忙。他说不是他家公司的业务。我说:“请你告诉我如何和顺丰快递联系上?可以给我一个电话吗?”他马上发来一个顺丰快递员电话。然后,顺丰快递员告诉我如何上网操作修改号码。并说快递明天可收到。
第二天我收到快递时,快递员说:“包裹放小区十几天了,没法联系。”真是好事多磨!

我打开包得严严实实的纸盒。老师的著作《世界文化》一书放在盒子最上面。书下面有五盒化妆品与三盒保湿面膜。化妆品是玻璃瓶装、考虑易碎,除厂家原有的包装外,每瓶套上了泡沫包装。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一句话:礼物,是表达人与人之间最温馨最美好的心意。
我感动,不仅仅是这份礼物的本身,而是我的眼前,倏然仿佛看到一个年迈的老先生,他走进超市、那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专柜、怀着父爱般的心境给他的学生,挑选、购买他认为最能留住容颜、最棒的化妆品?!一个人落在实处的行为,一定是他思想的具体表现吧?大学毕业三十多年了,和老师的接触并不太多。在我的相册中竟然找不到一张和老师的单独合影。老师从我在微信群中,对他老年生活的欣赏与赞美、从我退休后的一篇篇散文的字里行间、亦或是发在群中悠闲的生活相片或舞蹈视频中,逐步了解一个爱臭美爱写作爱舞蹈的学生吧?!每天当我漫不经心地涂抹着老师寄来的化妆品时,真的从心底里涌起无限的幸福与感恩。
拜读老师的《世界文化》一书,不由得让我回望2018年的欧洲之行。大学时期曾经学过的欧洲史、翻阅过的欧洲文学史,如同芝麻地里捡绿豆,所剩无几了。为了不至于“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看到景点就拍照,回家一问啥都不知道。”出行前一直上网补课。关于欧洲史、宗教、建筑、雕塑、绘画等等,仅仅关于欧洲建筑在“永恒之城”的罗马就保存了拜占庭、古罗马、哥特式、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巴洛克与洛可可等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徜徉罗马凯旋门、斗兽场、许愿池、万神殿---这些悠悠岁月中的不朽遗作,无论是惊鸿一瞥或是凝眸瞬间,都有一处古迹映入眼帘。使我的精神在现实与远古神话的辉煌交响曲中穿行。历史不可复制,那些残垣断壁,秋日阳光穿过,洒满附在青苔的墙壁上,无声地散发出悠远的余韵,苍凉、落寞、凄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人能把历史与现实完美结合,他们每天活在活生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的记忆中。作为匆匆过客,有机会目睹古人遗留下的傲人智慧与艺术结晶,深感幸运。

老师的《世界文化》简明扼要,有全面的介绍。这是一份蕴含厚爱与丰盛美好的礼物。
有来无往非礼也!该给老师寄去什么礼物呢?
“不要,什么都不要,切记。你记得我们就是最好的礼物。你们给我开心,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呢?”从老师的留言里,理解了每一个字的真心真意。突然便想起别人送给我的另一份礼物。
那是一位11岁的女孩,她叫晶晶。住我家三楼。我在这个小区入住12年了。看着她从襁褓婴儿长成婷婷少女。每次她从我家二楼门口经过,有点羞涩地叫一声“阿姨好!”我偶尔也送点食物给邻居家小孩吃。仅此而已。今年初夏一天,我和她从楼梯口相遇,她礼貌称呼一声后,咚咚咚地朝楼下跑。突然,她停住脚步,大声说:“阿姨,你今天很漂亮!”
“谢谢”!那天我正从十里花溪回家,穿着一条白色大摆裙与橘红色紧身上衣。她猝不及防的赞美,让我既开心又感觉她长大了、懂得审美和欣赏了。第一次被一个11岁的女孩如此纯真赞美,心里美滋滋的!
有人说:语言具有很强的振波和能量,对此我半信半疑。然而,某一天的梦境我真切感受到了。“你女儿来了!”我朝那人指的的方向望去,一位可爱的少女微笑着奔跑而来,我睁大眼睛仔细一看,怎么是三楼的晶晶?!
我从来没做过如此的梦。没有女儿也没感觉什么遗憾。然而,晶晶对我的欣赏,是不是让我从心底里喜欢上了她?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九月霜。”说者一句无心赞美的话,将勾起听者如此强烈的振波。晶晶的赞美,是她送给我最好的礼物。
礼物,不仅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微笑是礼物,欣赏是鲜花。晶晶的赞美,也让我明白:一个女人,不管到了什么年龄,只要能够自理,一切都应该是美的。从心灵到外表。老,也可以老的优雅和漂亮。不是吗?
人们总是吝啬夸奖,却渴望被人赞美。从此我告诫自己:不要吝啬真诚的赞美!这样的礼物能让平淡的日子增添美好与愉悦,能让人一整天心里美滋滋的、这是金钱买不到的礼物!

【作者简介】张桂萍,女,副教授。60后。毕业于江西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安源作协会员。爱好文学写作,舞蹈,朗诵。著有散文集《生命是一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