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粽叶飘香
作者:清馨
中国有许多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饮食传统文化。但我从小爱吃妈妈包的粽子,所以对又软又糯又香又甜的粽子独有情钟。
那时候,家里生活虽然不富裕,但非常重视过“端午节”,每年妈妈都要在五月端午前就开始采买包粽子所需要的糯米、粽叶、红枣。
现今随着社会的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端午节”吃的粽子,花样品种也变得繁多了。如豆沙、鲜肉、火腿、蛋黄、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多种馅料屡见不鲜。各种口味的粽子也得到不同人的喜爱。但我觉得还是妈妈用芭蕉叶、糯米、小红枣包的粽子最软最糯最香。
记忆中的“端午节”前一天,吃过午饭,妈妈顾不得休息,就开始忙碌起来。她先把芭蕉叶子冲刷干净放在水里煮泡,然后把侵泡水中2-3天的糯米淘洗几遍,将精心挑选的颗颗饱满红枣洗净放进大瓷缸里。再把芭蕉叶子捞出放凉了,一切准备妥当。妈妈搬一把小凳,坐在自家屋檐阴凉地下开始包粽子了。
我和妹妹放学回到家,顾不得进屋放下书包,就会围蹲在妈妈的身边,目不转睛地盯在了妈妈那双灵巧的手上。只见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粒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枣,包好后再用棉麻绳捆绑结实,转眼间一个又小巧又结实的粽子大功告成了。
这时候,我和妹妹就会伸出小手挣抢着把妈妈包好的粽子放进水桶里。每逢这时,妹妹就会仰起小脸问妈妈:妈妈,“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呢?
妈妈,她一边包粽子,一边给我们讲“端午节”由来。说,楚国有一个爱国诗人,他向国王提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不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攻击排挤还被他们逐出都城流落他乡。
这位诗人生性耿直,他不愿委曲求全跳进了汨罗河以死捍卫正义。当地的人们知道他的死讯后,非常痛心。渔夫们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河喂鱼以保他的尸首。
后来,人们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祭拜这位爱国诗人。
故事讲完了,妈妈的粽子也包好了。最后,妈妈也总是不忘告诫我们一句,你们长大也要向这位诗人一样做一个爱国有正义感的人。


我和妹妹似懂非懂眨巴着眼睛看着妈妈,然后异口同声说道,放心吧妈妈,长大我们也做一个爱国诗人。
接着妈妈站起身,把装满粽子的水桶拎到后院的仓房里。我和妹妹也跟着妈妈进了仓房,只见土灶台上放着一口大铁锅。
妈妈放下水桶,弯下腰用火柴先引着一小块桦树皮点燃了木头绊子,趁火势倒进满满一炉膛煤。接着麻利把铁锅刷净将桶里的粽子倒进锅里,在粽子上面压上一个盛满水的小盆,然后盖上锅盖。
我和妹妹疑惑问妈妈,为什么锅里要放个小盆子?粽子煮多长时间才能吃呀?妈妈笑呵呵对我们说,这都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瞧,先用大火把水煮开,过一会,打开炉膛门用小火慢慢煮,临睡前再把火封上闷上一夜。明天一早你们就可以吃了。
夜里,家里满院子飘着粽子的味道,扑鼻的清香味馋的我们直流口水。躺在土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半夜,我和妹妹悄悄溜下床,提着鞋,赤着脚,打开后院门,溜进仓房,眼巴巴望着恨不得马上揭开锅盖吃上一个。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不等大人吆喝早早起床。洗了把脸胡乱擦一下,便迫不及待坐在了餐桌旁。
我和妹妹甩开小嘴,一口接着一口吃那又软、又糯、又香又甜的粽子。妹妹吃的嘴巴上,鼻子上、就连眉毛上都沾满了糯米粒,惹得我在一旁哧哧偷笑。
一晃姐妹们都相继成了家,可每逢端午节,妈妈还是提前包好粽子,打电话托人捎信让我们回家取。
但有时工作忙没有时间过去取,端午节这天,天不亮妈妈就会亲自把粽子送到各自的家里。
十几年前,妈妈去了天国。每年端午节,想起过世的妈妈,眼泪禁不住流下来。妈妈包的又软又糯又香又甜的粽子,如今也只能回味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作者简介:孙爱丽 笔名清馨 祖籍山东莱州,现居满洲里市,酷爱文学艺术,其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省,地级、市区刊物均有发表及发行,并多次获奖。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主播: 森林
森林,演员模特儿,原名: 双文。《BBEF艺苑声情传媒 》金牌主播。部分演绎作品:《骗术档案》《火海情深》《火魂》
《2018年全国健排舞大赛冠军》。
辽宁省民间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辽西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私家礼仪协会秘书长。金牌网络主播。用声音歌颂一切美好,朗诵作品见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