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疆和硕行(三)文赵国峰
早春三月,再次背起援疆的行囊,告别泪眼摩挲的妻儿老小,我又一次来到了和硕这座边陲小城。
经过一年多的援疆审计工作、学习和生活,我深深爱上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曾经是英雄的和硕特部落,为了东归祖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不朽诗句。
清晨,行走在和硕滨河公园里的弯弯小路上,你看,那片挺拔向上的杨树林,紧紧相依,横竖成行,给人以生机,给人以力量;你听,布谷声声,维吾尔族大叔弹起心爱的冬不拉,还有蒙古族姑娘放声歌唱。
北望天山南麓,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如同走进了人间仙境;再看公园四周,杨柳成萌,小草吐绿,又是一幅美丽迷人的春光山水画。“望山跑死马”,似乎觉得距离不远,其实我们离天山远着呢。
这座整洁而独具民族特色的西北小城,有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三大少数民族,和汉族兄弟姐妹团结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血浓于水的情谊,让人难以忘记。在我没来新疆和硕前,总感觉新疆还是骑毛驴的落后情景,我与结对亲戚吐尼牙孜兄弟交往一年多的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的农村面貌和发展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仪的实施,新疆各族人民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家喻户晓,齐心协力谋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意识也有了很大提升。
去年三月,我到硝井子村吐尼牙孜兄弟家认亲戚,恰巧他在和硕南山放羊,34岁的他,从8岁起就放羊,风餐路宿,挺辛苦。慢慢的,头脑灵活的他发现了商机,与其给别人放羊,不如自己贩羊,挣些差价也是勤劳致富。今年春节后,他开始了贩羊生意,东奔西走,早出晚归,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我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今年国庆节,和硕县审计局与村里的结对亲戚进行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其间,我问吐尼牙孜兄弟办了专业合作社的证书没有,他说“贩羊还需要办证吗?”,我给他讲了乡村经济振兴相关政策,办证后,经营发展更好,优惠政策更多,他听后很是赞同,并积极办理专业合作社事宜。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授之以渔而非鱼”,既要资金项目援疆,也要智力援疆;既要“输血”,也要“造血”,把党的好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到农牧民的心里,也是每一名援疆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吐尼牙孜兄弟变放羊为贩羊,这件事虽小,但也让我看到了新疆农村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人们思想观念上更解放了,工作节奏上更快捷了,农民的日子更红火了。
改革开放40年来,现在的新疆大变样,“南疆之星”城际列车开行、格库铁路和乌尉高速公路加紧建设,各种喜讯接二连三。改革给新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更让新疆的明天会更好。
援疆和硕行,你我来相随。建设中有我,像天山上的雪莲,坚韧圣洁,斗霜傲雪;奋斗中有你,像大漠中的胡杨,千年不倒,迎风矗立。大美新疆,山美水美人更美,叫我怎能不热爱你;我的第二故乡,有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有淳朴善良的各族人民,叫我怎能不歌颂你。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支援边疆,我们无怨无悔;有一种职责叫守护,建设边疆,我们奋发有为。援疆和硕行,大爱见真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
赵国峰,河北青龙人,2017年至2019年在新疆和硕县审计局进行援疆工作,作品在中国散文网、《援疆干部与人才》《河北审计》《新疆审计》《巴音郭楞日报》蔚县雪绒花原创文学、尚义县鸳鸯河畔文学平台、作家世界等杂志报纸发表,愿与各位文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