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 榴 花 开 耀 眼 明
作者/画家:杨潮
金牌主播/史芬兰
前天,我应镇江圆通寺曙法法师邀请,参加书画家公益助缘观音山“重修大殿”(第一期)笔会。我所创作的画,必经师父开光后馈赠功德主。去年,我也曾经与南京的画家一起来过观音山圆通寺作画,这次是我第三次来到观音山寺庙。庙宇充满着神秘感,从观音山的顶峰俯瞰,山脉起起伏伏,云雾缭绕,飏翠气之宛延。在佛堂接待室里,大家洋溢着喜悦之情作画,室外的南面有一株石榴树紧靠着玻璃窗,假如没有玻璃,茂盛的枝条石榴花,肯定会延伸到室内来。曙法法师告诉我,这是一棵自然生长的野生石榴树,你来为时不晚,花开正当时。欣赏眼前的石榴花,嫣红似火的石榴花闹满枝头,绚烂多姿,生机盎然,这正是人花相对更相宜,窈窕石榴花,风吹不知落谁家。
庙堂前有一副楹联:“曙光初照莲池水,法雨正沾杨柳枝。”暗合曙法法师与我有缘相识,因为我姓杨。更巧的是,我正在绘制《莲花图》时,竹刻大师徐秉言从常州发来微信,要我欣赏他创作的《莲花图》。徐秉言兄得知我正在寺庙作画,言之:“灵应啊,佛祖保佑杨先生绘画再登高峰。”阿弥陀佛!午餐素食后,中午在居士屋休息,我躺在床上半睡半醒迷迷糊糊……恍恍惚惚间,我来到了寺外,闲看窗外榴花姿,花与佳人艳同时,榴花风流意不尽,花中此物是西施。轻风洒洒的石榴花吐蕊怒放,摇曳的榴花撩人心弦,千赏不烦,百读不厌。此景榴花烂熳纵情开,此时浣纱红颜亲自来,此境唯由心造,我便岁月静好。

石榴花开耀眼明,红尘漫漫,我只愿停靠在石榴树下,依着光阴蒹葭,远看流云划过天际,近听清脆悦耳鸟鸣,不知陨落了多少花瓣成泥?不问世事沧桑氤氲了谁的梦幻?远离喧闹的人群,以一颗禅心感悟人生的真谛,时光如水般流淌,让心得以安静,皈依在山水之间。闲看石榴花浓郁、烈焰、奔放,艳红,伴着我图画的淡淡墨香,忽隐忽现于红尘的渡口嫣然。徒留一帘幽梦于韶光,铺一纸素笺,大笔挥毫潋滟。遥看红尘彼岸,遥远的距离花影重叠,若能够跨越荏苒的光阴,不管道路有多远,应有随缘的心态,潜心修行品读经卷,不浮不躁不狂澜,不虚度清雅的韶华。每一天晨钟暮鼓,每一个月缺月圆,以一颗菩提之心且行且伴,我便静怡安然,
石榴花开耀眼明,种下对谁的情缘,一纸相思瘦了多情的花瓣,岁月如烟,总有一个人入了眉眼,抹不去爱的记忆,情丝尽染,镌刻成一汪清泉,平仄的韵律唯美了诗篇。至此,一腔柔情把我痴恋,剪不断,理还乱,纷纷扰扰红尘间,多少个幻影占据了我的心间,思念万千,划过时光的栅栏,只为那看一眼石榴花,那么美,蔓延在红尘陌上。好像鸟雀攀枝在花丛里轻轻地呢喃,到处可以听见?那是我深情的话语,这一生都是来自灵魂的告白,这一世都沉浸在石榴花中温馨,婉约成了最美丽的画面。
2020年6月2日
本文作者/书画家:
杨潮,曾任丹阳正则画院院长,丹阳正则艺术学校(职高)校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曲阿国画院院长、江苏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兼职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文联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金牌主播简介
史芬兰:小学老师,喜欢恬淡安静的生活,喜欢朗诵,喜欢在声音和文字中寻找心灵的慰籍。
主编简介
袁冬梅(微信名:幽兰在家)中国江苏,教育工作者,爱好音乐舞蹈,旗袍走秀及朗诵。最爱听蒋勋老师播讲的《细说红楼梦》。新款座右铭:做人要像壶样乐观,屁股都烧红了还有心情吹口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