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抠赶集》 小小说
文/葛汝强

老抠,某镇西部山区的一个山村村民。时年六十有八,中等身材,顶秃略显胖。岁月的腐蚀让皱纹也爬满了他的脸。配上头周围那夹杂着一半斑白的环形头发更显的有些苍老。虽然没有帕金森症但他的头却不停的微微摇摆,没有跛脚走起路来却显出右脚有点跛行。可能是自小在山里长大,上沟爬崖地养成了一种习惯。他上衣的五个纽扣从来就没看到他顺序系过,总是错着一个扣,远远看去配合他的姿态也算是一致倒也顺眼。

老抠,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的绰号,因为他爱赚便宜又吝啬众人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他的左右铭是: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人就穷。如果有人谝他一下,他会面带谦虚地回应你,但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目光中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几分机灵的眼神,其实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户老实人。
春夏之交,风和日丽,树生新枝,空气清新。今天又是乡镇大集,晴朗的天气也激起了老抠的兴致决定去镇农贸市场赶趟大集。因为也很长时间没有赶集了。他知道赶集就要花钱,就不如在家待着,在家没有开支。但今天心情好他想去趟。拿了一块手巾,又拎起了伴随他多年的一个外皮标有“青岛旅游”字样的黑皮手提包哼着经典小曲“洪湖水浪打浪”上路了。

来到集上已经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了。卖鱼的,卖肉的;卖衣卖鞋;海货干品各种蔬菜瓜果分例两行,农贸市场品种多货全以及各种杂品应有尽有。老抠的习惯是先把要买的东西想好,然后转转东打听西打听摸摸行情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目测一个合适他打价的摊位上开始购买。他来到了一个卖多种蔬菜的摊位前挑了几支黄瓜,讲完价过了称走时顺手拿了摊主的一块姜说:“搭上这块小姜吧”摊主不同意他却阵阵有词“姜(僵)姜(僵)做买卖那有这么僵的,要灵活懂得薄利多销,要知道一分利吃饱饭,一毛利饿死人的道理。大商场还买一赠一呢”摊主拗不过挥手说了声“走吧走吧”他沾沾沾自喜,就又向下一个摊位走去。来到一个苦瓜摊位前,他也没看摊主就拿了方便袋装了约有三四斤瓜然后说“唉,称称看多少?“这时摊主发话了“老哥你可能不认识我了吧,自家种的莱不用付钱拿去吃吧”他抬头看看对方确实有点面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是什么朋友或是那村的远房亲戚,反正他是想不起来了。但爱赚便宜的心理冲动了他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语地说到“你真不要钱”

那人爽快“唉,我说不要就是不要拿去吃吧”老抠忙面带微笑点头哈腰地对那人说“好好都是实在人,有空到我家玩”边说边倒退着然后转身就走了。但是自己的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口的那种不好意思的别扭。转念又一想,我是随社会,现在的社会就是挣熟人的钱,因为顾及一层面子不好打价说多少就是多少都是这么样,我也一样想着想着心情倒平静了。

看看别的东西也没的买,还是回家吧他这么想。忽然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一穿白大褂的人站在身后正朝着他微笑。他忙问何事那人说“大爷你牙不好我给您镶颗牙吧”并且跟老抠介绍了牙不好对身体如何如何不好等一大堆理论性的东西。老抠也听不懂,因为他关心的是价格不是这些东西。他只知道牙是不行胃肠有点不好。镶牙人说“你这两颗大前门我要给你镶个瓷的,但第二颗牙要拔掉,拔牙不要钱。拔掉的这颗我也给你镶上算是赠送的免费。这三颗瓷牙总共给我四百就行”。老抠灵机一动,哦!确实便宜。因为他去过牙科诊室问过拔颗牙要三四十块钱,瓷牙一颗就好几百,所以拖到现在也一直没镶上,他算来算去的确合算呀。于是就让这牙医给他做了,镶完后一看确实很好,美观雪白,咬合匀称没有不合适的地方。还一阵幸庆自己今天来对了,他付了钱高高兴兴往家走。半路上他碰到了本村一小年青,他知道这小青年在市里学镶牙。就叫住他看看自己镶的牙,小年青看了一眼说“抠叔,你上当了,你这料子是一种义齿复合树酯,是用来接断了的义齿基托用的不是来做假牙的。并且这种料子会损伤你的口腔粘膜,他给你用的这些材料本身价值不过十五块钱”。一听这话他呆愣了,茫然失措了额头上也冒汗了。他深深懂得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在他的心里又一次验证了他的左右铭: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人就穷。这句话的真理性和实用性。

作者简介:
葛汝强,微信名:福寿康宁,青州巿弥河镇人,乡村医生喜欢文字记录生活自娱自乐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愿与各位老师共同学习。

本期主播/金桂飘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