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破仑真正的最后失败
文/杨舟平
人们常说,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一生最后的失败,拿破仑从此彻底退出世界历史舞台,荣光扫地。也从那以后,“滑铁卢”几乎成了失败的代名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拿破仑最后真正的失败,竟然是源于一枚小小的棋子。

请看:1814年3月,拿破仑第一次战败后被迫宣布退位,他被囚禁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不甘心失败的拿破仑,即使被囚禁后,仍然关心着时局,时时洞察着法国国内风云变换。很快,他就设法逃出小岛,返回法国。回国后,拿破仑迅速聚集、集结旧部,组建军队,进军巴黎,再次成为法国的主宰。然而好景不长,1815年6月,拿破仑为各个击破敌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遭遇反法联军的顽强抵抗,法军全线崩溃,拿破仑仓皇逃离战场,“百日王朝”迅速覆灭。在滑铁卢折戟沉沙之后,拿破仑被终身流放到英国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面积只有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孤岛——圣赫勒拿岛,这个小岛是个火山岛,四周都是茫茫水域,孤悬海中,连船只都极少经过,在岛上生活,要是没人接应出岛,可以说插翅难逃。圣赫勒拿岛是当时公认的世界第二孤独岛屿(第一为复活节岛)。

那么,为什么当时反法联军打败拿破仑军队后没有立即处死这位头号战犯呢?大体有两个原因,首先,拿破仑是战败了,但他是代表法国战败的,击败他的外国反法联军,如果处死拿破仑会极大刺激法国人的情绪,法国人会打着为拿破仑复仇的旗号攻打各国,欧洲大陆会重新陷入全面战争状态,这是刚刚恢复和平的欧洲人最不愿看到的局面。其次,外国联军击败拿破仑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反法联军也不能完全控制当时法国整个局势。不杀拿破仑,说穿了还是因为当时联军军事实力不足,导致的不得已之举。

放逐后的拿破仑在岛上过着十分艰难而寂寞的生活。后来,拿破仑的一位密友听说此事,通过秘密方式赠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国际象棋一幅,这东西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十分精美。拿破仑对这副精致而珍贵的象棋爱不释手,后来就一个人默默地下起象棋来,以此消除被流放岁月的孤独与无聊。
这位曾经声名显赫的囚犯,法国历史上的头号名人,在岛上他用那副象棋不厌其烦地打发着漫长而寂寥的时光。六年后,拿破仑默默死去,没有惊动任何人。又过了九年,拿破仑的遗体才被迎回法国,成为法国的象征之一。
拿破仑死后,那副象棋被多次以高价转手拍卖。最后,象棋的最终拥有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突然发现:其中一枚象棋的底部居然可以拧开,当被打开后,象棋主简直惊呆了:里面竟密密麻麻地写着如何从这个岛上逃出的详细计划,旋即,这事成为世界一大奇闻,舆论哗然。

可是,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学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主持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典,至今依然在世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民法典》,1804年颁布)、平民元帅、大战争贩子、头号战神、甚至还是个数学家——发现了拿破仑三角形定理、智商和情商都非同凡响的拿破仑,却没有在玩乐中领悟到这一奥秘和朋友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到死都没有逃出圣赫勒拿岛。这恐怕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和失败!
拿破仑最辉煌的时候,也是法国最辉煌的时代。他一生征战南北,叱咤风云,机关算尽,所向披靡,几乎要称霸整个欧洲大陆;他用许多别人意想不到的方法,出其不意地征服了一个个国家,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后竟然死在了常规思维上。

设想一下:如果,他用征战的方法思考一下象棋除解除寂寞之外的用意,很可能上帝会向他微笑的,也正所谓国人所说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难道不是吗?超常思维往往会令人茅塞顿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实的例子还少吗?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不容假设。

拿破仑有句名言:“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战。”他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本还可以有“再战”起来的机会,但这次他却没能实践这句话,彻底倒下了神坛!也许,这才是拿破仑,这个个头不高的“世界巨人”一生的最后失败,真正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高级法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凤翔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获市以上文学奖项数十次,都市头条等数家平台专栏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情关风月》等。作品多篇入选中学语文辅导教材,成为多省市中考试题。作品多次被《人民文摘》《法制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法院报》《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华商报》《杂文报》《宝鸡日报》《散文选刊》《散文精选》《延河》《秦岭文学》《凤凰网》《腾讯网》《中国作家网》等平面、网络媒体发表或转载,共计100余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