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小镇的童年
作者/巩卓
秀美的免渡河小镇依山傍水坐落在大兴安岭西部腹地,
滨州铁路线横穿小镇,
给小镇带来了勃勃地生机,
我们就是小镇上的铁路工人的后代,
小镇的一草一木娇艳似锦。
春天里,百花争艳气象万千。
夏天里,绿浪如菌。野花儿将原野点缀的色彩斑斓。
秋天里,各种野生浆果儿挂满枝头,万紫千红。
与成熟的农作物更显得五光十色丰收的画卷。
严寒的冬天更突显兴安岭的美色。
傲雪苍翠的樟子松林,
婷婷屹立的白桦林,迎风舞雪的落叶松林,
说不清的乔木和灌木混杂攀生在一起,如同画师笔下的佳作。美如瑶池般的小镇,堪比人间的天堂。
小镇是我成长的摇篮,更是我童真顽皮的乐园。
我的启蒙教育就在免渡河铁路职工子弟小学完成。
弹指一挥间,我已是年迈霜染容颜。
儿时的欢乐和耍闹已逐渐从记忆中消散。小镇上的俄式建筑,更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和惦念。
假如:我要是能穿越回到童年,我新的梦想就能实现。
我背起妈妈给缝制的书包儿,唱着儿歌,欢快的,跳跃地走进教室。
气一气,我的同桌班长。
欺一欺,我的前桌儿文艺委员。
帮一帮,我的旁桌儿,在用墨水儿在他脸上画一张熊猫的面孔。
拼一拼,我打不过的女生姐姐,定要跟她们比个高低输赢。
比一比,肩膀齐的小伙伴儿们,谁的拳脚更灵活了。
这就是我儿时无忧的欢乐。
活蹦乱跳的童年。
不安分的小淘气包。挨批评的总是我。
没少让老师操心。
现在想起来,深感惭愧和内疚。
对不起了我的同学们,我的小伙伴儿和我的老师。
我在这里给你们鞠躬了。
在我的记忆中。
最好的两位大姐姐。也是我惹不起,不敢惹的大姐姐。
真不好意思讲出来。我的脸都红了,你们看不见吧!
一位是班长,我俩是同桌儿,又是一个学习小组的。
他的学习非常棒,所有的课文儿都能背诵下来。
我们在一起写作业的时候,写完后她背课文儿,让我拿书给他对照。
有些没学到的课文儿,他都能背下来。我学习是个小懒虫,不会就问他,
他让我自己想,实在不会再告诉我。
我的学习进步都要感谢她,为了学习我真的不敢惹他,
怕遇到难题不会,他再不告诉我,
我就费劲了,所以说我是不敢惹他的。
另一位是丽华大姐姐。
我是一个淘气的小顽童,上山下河儿哪样都少不了我,
学校里有规定,不准小学生独自上山下河洗澡钓鱼的。
但是样样我都占全了,上山采野果儿,下河洗澡钓鱼。
我最喜欢钓鱼的地点。
是我们小镇东边儿的铁路大桥头儿东侧。那里有一所看大桥的人的住房,
沿铁路线下来有一座小木桥儿连接到一块儿陆地,
小桥儿下面儿有个小水泡儿,里面的鱼很多,还有陆地到房屋,还有一条小沟儿,是用枕木搭的小桥。有一天我正在桥边儿钓鱼,钓蝲蝲蛄。
突然间看到同学丽华姐姐来到我身边儿,我以为他也是来玩儿的呢。
他说他家就住这儿,我开始还不相信。
他跟我说钓鱼的事儿违反校规。
我跟他说,钓鱼的事儿,不许告诉任何人和老师。
我说你要告诉老师,我天天在你回家的路上,堵你,打你。
她说,我才不怕你呢,
我俩吵的热火朝天的时候,
她的妈妈来了,当时我有点儿害怕了,他妈妈很和蔼的人。
问我是哪里的孩子,怎么自己跑这么远来玩儿呢?
天都这么晚了,赶紧回家吧,家里大人该惦记了,
还问我饿不饿,说家里有大饼子给我拿一个吃,
我说我不饿,我们是同学,我就赶紧往家溜去了。
她妈妈还说,同学在一起要好好玩儿,不准打架。
直到小学毕业,老师也没发现我上山下河的事情。
丽华姐姐为我保守了秘密。
我真心地感谢丽华姐姐和她慈祥善良的母亲。
丽华姐姐也是我们班上学路程最远的一个学生。
夏顶酷暑风雨,冬冒严寒风雪。
上学从来不迟到,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欢乐的童年,
一闪即失。
怎么就老了呢?
但愿我们童心永在,开心快乐每一天。

巩卓~铁路分局干部退休,喜欢文字爱好文学,用自己的笔墨徜徉在文字之中,同时也喜欢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