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欧散记之二十五
图书馆
文/艾莉(成都)
在德国,开放的图书馆有一万五千多处,藏书超过几千万册。每个城市里,都有大型的城市中心图书馆,还有社区里的小型图书馆。人们只要凭有效证件,比如身份证、护照、驾照就可以办理图书借阅证,只要几马克,一会就办好。一证在手,市内所有大小图书馆均畅通无阻。如果你只想阅读,无须任何证件,任何手续,只要走进图书馆,各类图书报刊任由你随意阅读翻看,典型的宾至如归。
图书馆里有各类图书,还有杂志、报纸、录相带、录音带、图片等。为了使儿童更多地享受玩具的乐趣,每个图书馆都备有大量的拼图、棋类等益智玩具,这些都是免费的并可借回家去的。
大人们看书累了,可以到馆内咖啡厅,那里的蛋糕、面包、冰激凌、果汁、水完全可以让你享受到上午茶或下午茶的品质。小朋友们可以到儿童娱乐区,那里有各种图画书、木房子、小滑梯、摇马、小桌小椅等,还备有画笔画纸,任小朋友开心地读,开心的玩,开心地画。音乐爱好者可以在阅读的闲暇之余到音乐角去选择喜爱的磁带,戴上耳机听音乐。
图书馆的管理非常现代化。借、还图书,每项工作都是计算机管理,而且市内所有图书馆都是联网操作。馆内的工作人员迅速把读者还回的书归位,方便下一位阅览者。图书馆内摆放许多桌椅,人们可伏案阅读,还可带走细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图书馆的借阅制度非常严格,所借图书、录相带、磁带及玩具都是有期限的,一般是三十天,在期限内免费使用,超期一周内处以小额罚款,一周以上会有“催还信”寄到你手上,丢失或损坏则要赔偿。
德国的图书馆以其广博厚重的品格吸引着人们,经常见到爱读书的德国人一大筐一大筐地从图书馆借走图书;经常看到青年人在安安静静地看着自己喜爱的书;经常见到儿童翻看画册,深深地陶醉在图画里。难怪德国很先进,很文明——与书籍相伴,用知识滋养,人自然就高尚,人自然就向上。
在图书馆,我有幸读了一些古代中国文化的书,包括中国古代青铜业、古代服饰、古代园艺、古代航海等等,从而对中国文明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自己的祖先更加敬仰。
图书馆能够获取知识、娱乐加休闲,何乐而不为呢!
我爱德国的图书馆,我喜欢爱读书的德国人。
2020年6月10日

艾莉,长春人,满族格格;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德国游学近十年,出版《莱茵三色》;回国后在某大学工作,出版《那年那月那些事》《踏遍青山人未老》等多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