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麦芒回家
文/那片海
主播/淡墨清荷
现在正是麦收时节,晚上去马路上遛弯,远远看见麦田里人们正在忙碌着,凉风习习,晚霞映天。远远地已闻到麦香,等待收割的小麦,垂着沉甸甸的麦穗,在晚风中起着波浪,今年风调雨顺,肯定有个好收成。 看见一堆收获的麦子,被捆成一捆一捆的,跺在马路边,让人不觉有些欣喜,有些兴奋,现在收割麦子都是用联合收割机,很少见过成捆的麦子。见到这样被捆成捆,成垛的麦子还是30多年以前的事了。那个时候没有收割机,都是用镰刀收割,随着刷刷的割麦声,镰刀起落处,麦子倒成一片。看着,想着,我不由自主地坐在一捆麦子上,靠着麦跺,享受着这清凉的夜风,想起小时候的麦收时节,那堆成堆的麦子,那热火朝天的打麦场。
生产队收了麦子,在地里捆成捆,一车车拉到打麦场上,白天收割,晚上脱粒,我们俗称“打麦子”。那个时候的脱粒机像个铁塔似的有两三米高,需要几个人联合作业,下边几班人接力传递麦捆,上边一个人负责将麦捆送往脱粒机里,麦粒和麦秸通过风口扬在地上,麦粒大部分靠惯性与麦秸分开,黄澄澄的麦粒瞬间堆得像小山一样。夏季的天说变就变,为了赶在雨到来之前归仓,人们都不分昼夜忙碌着,

一刻不停,打麦场就像战场似的。那个时候没有电视,少有娱乐,打麦场成了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到了晚上,大人们劳作,孩子们跑到打麦场上玩闹,昏黄的灯光下,大人们忙着碾麦,脱粒,扬场,女孩子们看热闹,灯光下用麦秆编花、编草虫。男孩子们围着麦场疯跑,打斗、捉迷藏,孩子们的打闹声伴着大人们的说笑声,

打麦场像过节似的热闹。说不准哪个孩子跑到麦场上,影响了干活的人们,被大人们吆喝着,孩子们又跑到另一处,只管嘻嘻哈哈玩闹。玩累了,三五成群地躺在麦场边的麦秸堆上,嘴里叼着个麦秸,看着那谜一样的月亮,数着那永远也数不完的星星,看着萤火虫在灯光下飞舞。那时候的孩子们单纯而快乐,没有忧愁,永远有个阳光明媚的明天在等着他们。打麦场的时光永远是快乐的,这里是村民们的丰收和希望,是孩子们游戏的乐园。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永远的怀念。 这样想着,听见不远处爱人的呼唤声,我从麦堆上站起来,觉得后背有针扎一样的感觉,这才发现,衣服上扎满了麦芒,麦芒有倒刺,扎进衣服里的麦芒很难择下来。我被爱人取笑着,一路走着,一路笑着,一路择着那择不完的麦芒。无奈,只有带着麦芒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