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深人静读任静
——品读任静《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有感
文/云蒙山人
2020年6月4日中午,一条来自任静对话框的短信“你签收了?”跃入眼帘。哦,我知道了,是她寄给我的书到了。乡镇代办点都是店主扫码签收的,她赶紧叮嘱我,拆的时候小心,不要弄坏了书法作品。
我迫不及待的取回包裹,《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想要一座山》《浮生》三本崭新的作品呈现在我的眼前,还有我念念不忘、心仪已久的书法作品——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瞬间喜出望外了。
我这人有个毛病,拿到手的好书决不让它过夜,于是顺理成章地做了一件事——夜深人静读任静。

《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是任静2009年12月出版的文集。洁白的封面上,一片枫林仅仅占着一个小小的角落,林下条椅上,隐隐约约依偎着两个相亲相爱的人。轻轻打开封面,“作者简介”跃然入目——
“任静,女,1972年3月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人。陕西省作协会员,曾做过教师、编辑、记者。著有长篇小说《浮生》,中篇小说《靳凤的本命年》,公开发表散文、诗歌、短篇小说计二百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监察》《检察风云》《中国环境报》《中国校外教育》《河北党风》《经纬线》《城市博览》《西安晚报》《华商报》《群岛文学》《延安文学》《陕北》《秦都》等报刊杂志上。”
《枕着你的名字入眠》由“散文卷、诗歌卷”两部分组成,散文是重头戏,包括“人生颖悟、与爱同行、故园情结、岁月留痕、含英咀翠(萃)”五辑,诗歌卷收入了诗歌18首。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积歧作序《满怀真情铸美文》,作者自撰后记《行走着的忧伤》。

对冯积岐先生序言中的文字,我深为折服,深有同感。他说,有的网友称任静为陕西女作家中的“四大金花”之一,当然,这些褒奖是有它的理由的,不只是廉价的溢美。“面对她的文字,我不由得感慨,她是满怀真情铸美文。在陕西女作家中,她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她的为文和为人一样真诚,没有浮夸之词,没有虚假之意,从她的作品中读不到无病呻吟,听不见嗲声嗲气,嗅不到酸溜溜的味道,更看不见用文字搭出的一幅病恹恹的模样。”这描述完全符合我通过网络结识的文友任静。
夜深人静读任静,人生颖悟有共鸣。“生命的过程是露,短暂而又迅疾,却也不失光彩灼灼。珍惜应该珍惜的,珍藏应该珍藏的,忽略应该忽略的,留下积淀永恒的,那是坦然的人生,即使暂短,也无悔了。”在散文《爱如麦穗》里,任静别有心裁地写道:“这是一个爱情命题,人生犹如麦田,不可重新来过,爱情犹如麦穗,谁都想要其中那穗最好的,但心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标准,将决定了你的选择,如何去选择,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结果,也许你拿到手的麦穗并不是纳税最大最好的,但只要你认为是最满意的,就足够了。”人生是一段充满遗憾的旅程,艺术是一生充满遗憾的修行。任静的人生感悟是非一般的感悟,给我带来非一般的共鸣。
夜深人静读任静,与爱同行最深情。“佛说:和谁路遇,和谁接踵,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有无数种可能不会与你相遇,相爱,因此,我们总是擦肩而过……当我们今生遇到便终生难以相忘,便会勾起前世的回忆,或许一直如影随形,从未离开。假如没有你,我的生活也许平淡如水,如一张白纸苍白空洞。感谢上天让我拥有你,感谢你给我带来的甜蜜快乐或者痛苦惆怅的体验。人生是幸运的,就是有你为我的花期涂抹上最为斑斓多彩的一笔。”在这一辑里,能够明显的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让任静爱到痴迷。“这是何等痴迷的爱呀,甘愿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延长爱人的生命,我们还能说这种痴迷和牺牲不是爱情的真正意义吗?”“爱一个人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张爱玲式的婉约优雅,也可以是席慕容式的激情奔放,温柔也好,粗暴也罢,骨子里应该有一份卑微的甘愿奉献的精神。爱不只是一味享受,一味得到,而是回报,而是给予,而是一种甘愿献出生命的誓言,只有全身心爱着别人,爱到忘我,爱到痴迷的人,才会真正明白和诠释爱情的真正意义。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在你面前毫不保留地表现出了痴迷,请你一定珍惜她,把握住这份难得的痴迷之爱。”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和月。走进任静的《与爱同行》,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女人味、赤子心,你可以触摸到那份深情里的专情,专情里的深情。

夜深人静读任静,故园情结叙旧梦。“驯美的白鸽儿,来自神的身旁,他们引示我翘望着迷离的故乡!这故乡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种情感的归属。所依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亲情是一枚捏在游子手中的返程机票,飞得再远,也系着母亲绵延不绝的思恋!远行的儿女永远是牵在故乡手中的一只漂亮的风筝,而乡愁就是那根飘飘悠悠的筝线。”人常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而在任静的笔下,知女莫若父。在《父亲》一文中,她深情回忆了父亲送自己进考场的过程。“在我交完考卷走出考场时,一眼看见父亲正在白色的警戒线外,焦急地徘徊,那神情比考生还要紧张许多。看到我,父亲急忙地给我一块西瓜,他虽然没有像别的家长那样询问我考得怎样,可是从父亲的神态中,我读出了望女成凤的殷殷期望。我将最大的一块西瓜递给了口干舌燥的父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对故乡的牵挂和眷恋,是我们这一生都走不出的江湖。故乡是每一个作家的精神胎记、成长烙印、创造源泉,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文学小溪的源头。走进任静的《故园情结》 你会深深的理解为什么说“走遍了天下的路,最亲的还是故乡;喝遍了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更会理解“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
夜深人静读任静,岁月留痕爱无声。“日子的长河一天天流泻而过,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留痕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的,浅浅的,或浓的,或淡的,就那么刻在了脸上,身上,心上。光阴在暖风中摇落,我一休得着,她的气息芬芳,和着淡淡的酸涩;光阴在湖水中沉默,我隐约瞧得见,她的色彩鲜红,镶着耀眼的金色;光阴在琴弦上跃过,我大抵辨得出,她的旋律欢快,夹着点滴的寂寞。”有书的日子恐怕是最有纪念的光阴。任静说,“有书的日子,天高,地也宽。捧一本书,独自走向溪边或走向旷野,让心静静地在书中沐浴、熏染,不再为情感的挫伤而烦恼无边,不再为所受的冷遇而耿耿于怀,功名利禄随风轻轻飘散而去,往日的自命不凡、孤傲清高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唯有谦逊和坦荡。”“尽管读书的日子很苦,但我却不能想象出没有书的日子将会是怎样的一片黑暗。无论人生是暗淡还是辉煌,无论道路是坎坷还是平坦,我都将一如既往地与书相伴一生。”书卷多情似故人,忧乐晨昏每相亲。在注定命运多舛的人生里,书籍才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导航罗盘,精神归宿和灵魂家园。腹有诗书气自华,任静的成功绝非偶然。

夜深人静读任静,含英咀翠(萃)趣味浓。“清代大才子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曾经说,余好诗如好色,得人佳句,心不能忘。余出门归,必录人佳句以壮行色。我读书也学袁才子,有闻必记,有感必发,朝花夕拾,编缀成文。好书与我,一生受用不尽,犹如可以托生死共患难的知己。”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比如当下,《小说的排行榜快让人看不懂了》,“比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排座次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学团体和媒体,更应该去关心作家与时代与生活的隔阂,让大批正在创作旺盛时期的作家摆脱传统写法的桎梏,写出同时具有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质量的作品。至于读者,他们每个人心目中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排行榜,这种个人化的榜单,比那些耗费心神评选出来的文学大奖更神圣且公正。”“我套用一句话,送给所有的视写作为神圣职业的作家们:认真写作吧,就像你不需要肯定一样,就像你不需要大奖一样,就像文坛还不太污浊一样,就像腐败还远离这个社会一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阅读无以写作,非反思无以看淡。让文学圈远离功利圈,不要被世俗蒙蔽了双眼,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清,行得更远。
在《枕着你的名字入眠》这部文集中,诗歌只有18首,不占很大比例,也貌似没有太大分量,但却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如《狗尾巴草》这首:“我的诗歌/就是匍匐在路边野草地里/一株最不起眼的狗尾巴草/不惧于皮鞋的践踏/也不为讨草鞋的亲昵/摇尾乞怜/我就是路边一簇/独舞的狗尾巴草/不与日月争辉/不与牡丹争俏/晚风摇曳出一条条弧线/是我内心吟唱的欢乐。”更为奇妙的是,在这首诗已经出版的十年后,2019年的冬天,我曾经写过一首顺口溜一样的小诗歌《尾巴草也有春天》。
自知者不怨命,知命者不怨天。任静说,“我一边努力拒绝着柳絮杨花和沙尘暴,一边却沉迷在专注地阅读之中。”“身体紧张时,我在自然中行走。”“也许我的身体在行走中很难达到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即专家的认定以及社会的一致肯定和好评,但只要保留一颗纯净的心灵,这些感性的文字,轻灵的语言,都将是我的思维得以栖息的天堂。我喜欢生命里有甜蜜的思念和疼痛的忧伤,这些美好的情愫都在我的笔下涌现了出来。”然后是印在封面的画龙点睛的一段话:“我忧伤,故我写作;我写作,故我忧伤;我存在,故我思考;我思考,也在引领着我的存在。”

夜深人静读任静,万千感动在心中。最后,让我们在一首《今夜,枕着你的名字入眠》中,怀着一种被文字滋润的满足与感同身受的体谅,枕着你的名字入梦——
今夜,是西方的狂欢夜
东方霓虹闪烁的街头
拥塞着寻找快乐的人群
我随着熙熙人潮
一路捕捉你忙碌的足音
有熟悉的背影一闪而过
我却被挤搡出了队伍之列
寻找快乐的人群渐渐走远
我知道
我与快乐又一次擦肩而过
今夜,我又一次倒满了尘封的佳酿
不为举杯邀明月
不求一个人狂醉
只要一丝薄薄的醉意
好枕着你的名字入眠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教坛耕耘33年,绝不凑合;自发教研23年,成果丰硕;兼职文史13年,普遍认可。本职之外喜欢追光逐影、舞文弄墨,愿结识更多求真、尚善、向美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