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文化传媒】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老年日报》主办了全国诗词大赛。在隆重的颁奖大会上,我荣幸地与本次大赛最年长的获奖者一一省政府机关退休老干部、著名的清官诗人李庆森先生坐在了起,敞开心扉,谈诗论赋。充分领略了这位诗词大家的人格魅力与文学风彩。
他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官。虽已86岁高龄,但却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乐观开朗,言谈风趣。一种旺盛的革命激情,仿佛仍在熊熊燃烧……
六十多年来,他满怀对文学的挚爱,放眼世界风云变幻,热情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激情满怀,笔耕不辍。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刋,发表诗词一干多首,散文丶杂文丶评论三百多篇。已出版诗集四部,散文丶随笔集一部。
一,家境贫寒多壮志
李庆森一九三三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宝山乡一个极其贫困的农民家庭。特别懂事的他,从8岁起,就到外乡给地主放猪放马丶打杂工。长年累月,贪黑起早,骨瘦如柴的他,时常揣着饭碗睡着了。有时把飯碗掉在地上,竟招来管家的打骂……这牛马不如的打工生涯,他一熬就是六年。直到1947年家乡土改,他才冲出牢笼,一飞冲天,加入了村儿童团,并当选团长。1949年春,年仅16岁的他,就加入了共青团,次年就当上了区团委干部。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5月,年仅26岁的李庆森,就从县团委副书记的岗位上,调任双河公社党委书记。富有文学才华的他,创作了大量的民歌,经常在《绥化报》和《黑龙江艺术》上发表,从而引起了县领导的关注。
1959年5月,李庆森作为县委重点培养的青年干部,被选送到“省工农速成高级中学”离职学习。才华横溢的他,多篇作文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并收获全班同学的一片喝彩
。从而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作热情,更放飞了他成为诗人和作家的梦想。
1960年8月,特大喜讯从天而降一一他作为优秀的学员代表
,被省委破格选送到中国名校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深造。
根本没有读过正规初中,只念了一年速成高中的他,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确实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但他却怀着真诚的感恩之心,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夜以继日,刻苦钻研,硬是以超人的毅力,超顽强的拼劲,攻克了道道难关。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终于以特别优异的成绩,赢来了全班同学敬佩的目光
。他不但当选了班干部,还被推举为全学年的党支部副书记(书记由老师担任)。
大学期间,他就创作了大量的古诗词,如著名的《长城赋》丶《古塔新姿》丶《重阳登香山》等几十首诗作,先后在各地报刋发表,好评如潮。
二,学成返乡献青春
1966年8月,李庆森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北大毕业。同学们都劝他留在北京发展,但他却酷爱生他养他的这片黑土地!他发誓要用知识和智慧,回报家乡父老。他义无反顾地返回了黑龙江。先是在《黑龙江日报》当编辑、记者、评论员。他知识渊博,为人坦诚,心地善良,待同事如亲人,对青年作者像朋友。起早贪晚,热情帮助他们修改文稿,推敲词句,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他与很多业余作者成了永远的好朋友。有一位当年受他指点、被他栽培的青年诗人,现在已是古稀之年的知名作家,但却仍旧真诚地感谢他的恩师李庆森先生。
1981年初,李庆森调任省政府办公厅秘书。由于他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工作扎实,任劳任怨,次年就被提升为正处级领导干部。
坚实的文学功底,求实的工作作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理念,使他的诗文别开生面,独具特色,广受好评。
特别是他被调任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党委书记后,严峻的政治考验来临。身处中国经济改革最前沿,极容易受到香港和域外腐朽思想意识的影响,而蜕化变质。但李庆森却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拒腐蝕,永不沾。他廉洁自律,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用行动,为省政府爭了光!他对买官卖官恨之入骨,对官場腐败深恶痛绝!当他看到关于"三光书记"的报道之后,怒火满腔!当夜写了一首题为《廉政狂飙》的诗:
昨颁“条例”警钟敲,
廉政狂飙扫孽妖。
"七奶"色徒刚落马,
"三光书记"又蹲牢!
跳梁小丑玩邪火,
驱鬼钟馗举义刀。
挥箒除尘门户净,
风和日丽雁飞高!
这首诗高屋建瓴,大义凌然,对当前泛滥成灾的腐败之风,怒火满腔!充分展现了清官诗人与天下百姓心心相系的赤子之情,在报刊发表后,人民反响强烈。
三,纵览乾坤挥彩笔
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他诗文创作的丰收。他创作的诗词丶散文丶评论,频频在各地报刊发表,并连连获奖,于是受到了爱才爱诗的老省长陈雷的关注。他认定"李庆森是黑龙江难得的诗才”!
1987年初,陈雷指名让李庆森与著名诗人郑恢、陆伟然牵头,筹建黑龙江诗词协会。最后敲定:由陈雷任省诗词协会主席,郑恢、陆伟然为副主席,李庆森为秘书长的组织框架。接着就是紧锣密鼓的注册登记、联络会员、召开会议、印发文件……李庆森默默无闻地为黑龙江文学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他调任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党委书记。接来送往,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夜以继日地坚持诗词创作。凭借雄厚的写作实力,他受邀为深圳市的"集全国百家名胜景区为一园"的《锦秀中华》微观景点配诗。他不负众望,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先后为已建成的五十六个景点配了诗。每一首诗都构思精巧,独具特色。受到了深圳市领导和游客的广泛称赞。他在《承德山庄》一诗中写道:
塞外荒滩起夏都,
九重宫殿古今殊。
黎民洒泪皇家乐,
玉宇金阶白骨
铺。
这力透纸背的深刻描写,充分展现了清官诗人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尚情操,令人敬佩!
著名诗人陆伟然在评论中写道:“
李庆森为人厚道,工作勤恳,淡泊名利,一身正气。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我喜欢他的《苏杭比美》:“三谭印月滟湖光,西子虎丘各有長。寺耸寒山钟撞夜,六合塔上览钱塘。" 中国顶尖文学评论家秦晋在文章中说“李庆森为官清正,没有官腔,艺术视角十分独特,他的诗寓意深远,不乏传世之作。比如《春韵》:夜卧难眠思绪遥,扰人雨点把窗敲。清晨早起观光景,忽见春风上柳稍。 此诗完全可与唐诗媲美。……”
四,无私奉献写风流
1994年春,李庆森载誉退休,准备开始他绚丽多彩的退休生活。但省政府老干部处需要他!一一帮助老干部们丰富精神世界,为大家义务讲授诗词创作知识,组建老年诗社。
在李庆森的鼎力相助下,2005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晚成诗社》正式成立。由原副省长黄枫任名誉社长,著名诗人陆伟然为顾问
。李庆森当选常务副社长,兼任《晚成诗刊》主编。他怀着强烈的责任心丶神圣的使命感,起早贪晚,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为老干部们修改文稿,推敲诗句。十年,他毫无代价地付出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默默无闻地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省政府机关的文学艺术之花!用无私奉献的行动,赢得了各级官员的一致好评。大家公认:他是“政府里的清官,文学界的楷模!”
在省政府机关陈旧的家属楼中,有他唯一的两居室住宅,屋内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三个旧木椅,一张老地桌,钉上一张胶合板,就是他的"写字台"!上面那厚厚的九本印刷精美的《晚成诗刋》,就是这个位清官诗人,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他用心血凝成的这九本诗刋,仿佛就是一座丰碑,耸立在我们面前,令我敬仰!
2013年党的生日前夕,这位80周岁高龄的李庆森,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一那就是省政府办公厅授予他的《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老干部》荣誉证书………
作者简介:
周清源,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诗人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多家报社特约记者,《作家世界》签约作家,曾荣获全国诗文大赛金丶银、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