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王克臣,著名作家,北京市顺义区望泉寺村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基层群众文学创作辅导“终身成就奖”,全国百姓金口碑新闻人物奖”,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全民悅读北京顺义阅读会名誉主席。
1962年,高中毕业,1963年入伍,1968年复员,1985年,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学员班结业。自1990年,相继出版小说、散文、随笔、杂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及长篇小说10部。1992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浩然称他是“热情洋溢的乡村歌手”,刘绍棠说“王克臣的作品土而不俗”。现已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等80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出版小说集《心曲》、《生活》,散文集《心灵的春水》、《春华秋实》,杂文集《迅风杂文》,报告文学集《潮白河儿女》,长篇小说《风雨故园》。其中,短篇小说集《心曲》曾在北京市第三届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创作辅导“终身成就奖”。《风雨故园》获第八届中国世纪大采风长篇小说金奖,北京市首届“苍生杯”长篇小说特等奖;《寒凝大地》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长篇小说金奖、“首届浩然文学奖”。

潮白河日出
传说河北省丰宁县杨树底村,古时候有个叫鲍丘的年轻人,从云端上望见沽源县独石口村的一个女子,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这叫沽水的淑女也从半空中望见了鲍丘,桃花面,瓜子脸,浓眉大眼膀腰圆。二人含情脉脉,一见钟情。
至今,依然流传着一支古老的歌谣:“鲍在江之头,沽在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秦时孟姜女千里寻夫万喜良,哭倒长城八百里,惊天地,泣鬼神。王母娘娘知道鲍丘与沽水,心心相印,情深意切,唯恐再发生孟姜女与万喜良式的悲剧。于是,分别在鲍丘与沽水脚下,划了两道相交的深沟,形成了鲍丘河与沽水溪。流着流着,终于在密云城西南河漕村汇合,这就是潮白河。
流水潺潺,波光连连。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汨汨流淌,浪花朵朵。
潮白河是美丽的。
潮白河是多情的。
每一个来自祖国五湖四海或世界四面八方的朋友,期盼涌到潮白河边,望一望宽阔的碧水,品一品甘甜的清泉。
传说鲍丘王子与沽水仙女,每年七月初七晨曦,在天边相会,惟有透过潮白河的碧水蓝天才有望看到。因此,每一个来到京东顺义的人,都想看一看潮白河日出。
七月初七,天刚蒙蒙亮,人们便早早地簇拥到潮白河边,立在沙滩的草丛中,焦急地等待着。
那天,来的人很多,远远近近,模模糊糊一片。叽哩咕噜,似乎还夹杂着国际友人。
空中,半空中,像宝石一样,都那么蓝汪汪的。
少顷,东方天际,一豆星火发亮。谁也顾不得去分辨黑头发或黄头发、黑眼睛或蓝眼睛的同胞与友人了,都将脚跟高高踮起,伸长脖子,从齐刷刷的草丛尖上,将目光注视着东方。
蓦地,从潮白河面水天相连的地平线,一个刺眼的亮点,瞬间跳出。
岸上的人们立即沸腾起来:“升起来了,升起来了!”
接着,便露出了一弯弧形金边,那金边不断地增长着,扩展着,碧水中那闪光的亮线,直通天际,浮光跃金,眩惑着人们的眼睛。
终于,那轮红日跃出水面,冉冉升起!
据传,在红日升腾的一霎那,透过云雾蒸腾的纱幔,看得见鲍丘王子与沽水仙女。
鲍丘赤裸裸的,巍巍屹立,健美异常;沽水身披蝉翼长裙,翩翩欲飞。
太阳升起来了,渐渐地感到了她的照射与温暖。“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歌声回荡,此起彼伏。
潮白河松软的沙滩上,朵朵野花,张开美丽的笑脸;丛丛绿草,挂满喜悦的泪珠。
哦,潮白河日出,竟是这样的美丽与迷人,像童话,像梦幻,异曲同工,光怪陆离。
啊,哪一个来到潮白河的炎黄子孙与外国友人,不想亲眼看一看潮白河日出呢!

王娜,北京市文化系统高级职称;北京市级、区级演讲、朗诵金奖获得者;历届北京市红领巾读书活动顺义赛区评委;首届北京乐淘诗会顺义分会展演区副总导演,执行评委;首届“顺美杯”顺义朗读者线上诗歌朗诵会总导演兼评委;《书香飘京城.阅读颂小康》全民阅读活动启动式暨线上诗歌朗诵会总导演兼评委;《纪念五四 青春飞扬》同诵一首诗”学校专场线上诗歌朗诵会总导演;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图书馆系统业务知识第一名;顺义区道德模范;顺义区巾帼建功标兵;顺义区书香个人;顺义区学习型家庭;顺义区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顺义区作家协会成员;顺义区朗读者理事长,顺义区朗诵艺术团团长,顺义区阅读会主席。诗歌分别在“首届新诗文杯全国精短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顺美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原创诗歌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顺义区“七月颂歌”诗词征集中荣获三等奖。有诗发表在《中国诗文优秀作品选》、《当代诗歌精选》、《京西文学》、《闪烁的星群》、《中诗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