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娲补天弃顽石
青埂峰下长叹气
几生几世修炼苦
通灵宝玉刻纹字
真人携带入凡尘
温柔乡里富贵依
手取釵环和脂粉
从此父亲再不齿
生得一副好皮囊
不屑读书爱红脂
借胎哄骗十九年
聪明伶俐无人比
木石前盟天注定
仙草归真通灵寂

我欲凡眼看红楼,不屑世人讨烦忧:曹雪芹先生笔下的怡红少爷贾宝玉,聪明但不爱读书;爱吃女人嘴上的胭脂。喜欢和女性姐妹们一起,喜欢红色,多情常被无情恼。但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正直行侠仗义还是一个耿直率真之人,但我觉得他更是重情重义之人,有学者认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亚当,是中国文化中爱情故事的开端。
话说贾宝玉其人,本是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顽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唯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艾,日夜悲号惭愧,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衔玉而生,在富贵场温柔乡里,享尽荣华富贵,历尽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真可谓“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在古董商人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中可知:“这位怡红少爷衔玉而生,本就一桩奇事,祖母便先爱如珍玉。“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抓周),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环抓来,政老爹大怒了:将来酒色之徒耳”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如今这孩子长了七八岁,话起来很奇怪,他说“女人都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因此政老前辈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

红楼梦第二回,黛玉对宝玉的描述:“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长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息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底细。”“后人在《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词曰:无故寻愁觅根,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看来曹雪芹先生对贾宝玉也颇有一番说辞。

而其父贾政眼里的宝玉将来是“淫魔色鬼”“酒色之徒”。我觉得这是贾政的认知偏差。发展心理学角度认为,一岁的贾宝玉抓周,本来是孩子的无意识行为,一岁以内的孩子对鲜艳或多彩的颜色特别喜欢,胭脂釵环,颜色定是鲜艳,或金光闪闪,所以孩子喜欢,抓到手,这也无可厚非,而偏被传统观念束缚,因此为父子关系紧张,埋下伏笔。而在封建传统文化中,却硬是一次小小的类似游戏的抓周,我觉得更像是大户人家的显摆,本应该一笑而过,而政老爷把未来的职业生涯.人生志向连在一起,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是错误判断。因此,我觉得对于一岁的孩子来讲不公平。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没有哪家孩子的抓周会把手术刀剪放给孩子抓,那么未来就没有外科医生?但无论如何对于几百年前的贾府时绝对不会客观的用科学解释这一切本来很寻常的事情,可怜不谙世事的宝玉,却因为一次抓周,被父亲一棍子定在耻辱柱上,从此以后就开始他的梦魇,在父亲眼中,他永远都是畜生,孽障。在幼小的心灵里,总是埋下恐惧的种子,父亲是男人,紧张的父子关系,久而久之,他就通过移情现象,不喜欢男人,认为男人是须眉浊物。祖母爱他,母亲爱他,姐妹们爱他,所以他潜意识中慢慢的把对女人的爱,转移到女性物品,喜欢吃女人的胭脂。

对待这宝玉,贾政是爱恨交加,恨铁不成钢。原著中第九回:“偏生这日贾政回来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忽见宝玉进来问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竞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当然,贾政骂的不单单是宝玉,陪读的小斯们,也无一幸免。所以李贵抱怨道“:哥儿听见了不曾?可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奴才跟主子赚些好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从此后也可怜见些才好”对于宝玉来说,只要离开父亲,就马上精神抖擞,补偿吧。可见,宝玉对于下人,并没有表现出 高高在上,吆五喝六的,而是善待每一个朋友,不管地位高低。宝玉毕竟是个青春期的孩子,父亲面前背后明显的表现出两重性,一方面在父亲面前垂下双手,低头听候,一方面在父亲背后,如伙伴,姐妹面前的生龙活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也淋漓尽致。

长相可爱,风流倜傥,用贾政的话说:“神采飘逸,秀色夺人”。所以素得姐妹,祖母,表姐王熙凤等女性喜爱,那里找到自尊和尊重。所以喜欢女儿也是如此,女性在他心里是爱的化身,是圣洁的使者。
宝玉衔玉而生,自是不同寻常,抓周埋下的祸根,加上不肯学习,不曾得到父亲的的爱,当然了,因为父亲为官一方,也忙于朝廷事务,所以男性的教养缺失,也就是说榜样的作用缺失。而又深得祖母疼爱,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或者说,按女儿的教养方式,所以在性别认同方面是混乱的。

所谓性别认同是指对自己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心理的认同和确定,一个人从两三岁开始,就有了初步的性别认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父母教养不当,按异性的模样打扮:家长性教育方式不科学: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陪伴减少,缺少同性亲属的陪伴,自身认同错位。所以说,宝玉的异嗜:吃女人嘴上的胭脂。一方面是对女性爱戴的移情,另一方面可能又是性心理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宝玉喜欢女儿,胭脂是女儿用的东西,所以她喜欢吃,是自然的了,这用心理学上的恋物癖可以解释的。因为要吃王夫人丫头金钏嘴上的胭脂,导致金钏含冤命丧黄泉:结果自己被打的皮开肉绽。史湘云化妆台上的胭脂被他“顺手拈了胭脂,意欲往嘴边送,因又怕被史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然身后看见,一手撩着辫子,便伸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的,多早晚才能改掉!”

在宝玉探访袭人家以后,听说袭人母兄要帮袭人赎身,执意挽留。袭人说“你若安心留我,我只要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宝玉忙笑道“你说,那几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接着,宝玉发誓,云山雾罩的,袭人捂住宝玉的嘴,你要知道,那个年代,认为发毒誓是会应验的。第一,不要动不动发毒誓,这是第一要改的。第二件:“你真喜欢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别人跟前,别只管批驳消谤,只做出喜读书的样子来,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第三,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宝玉道:“:改,都改。”

贾宝玉单纯率真,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一次遗精被袭人发现,本是青春小秘密,吓得他苦苦哀求:“好姐姐,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从这一点看,他生理上已经成熟为男人,可心理上还有几分羞涩。当他的第一次和袭人云雨一番以后,他对她更好了,她对他也更好了,这是一种责任意识“一日夫妻百日恩”。说他率真,不是空穴来风。一次焦大醉酒报粗口“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他居然问他的表姐兼叔嫂王熙凤,“好姐姐,什么叫爬灰啊”在挨骂后立即求饶:“好姐姐,我再也不敢了”说明贾宝玉,悟性高,知错就改,绝非固执己见,率真可爱。说句实话,看了两遍红楼梦,我都喜欢上宝玉了。
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书香门第,一个富贵之家,两个都学识渊博,一个率真执着,一个豁达缜密,一个水中月,一个镜中花,一个是金玉良缘,一个是木石前盟,一个蘅芜院(恨无缘),一个黯然销魂。而宝玉却认为和黛玉更亲一点,一个是姑表,一个是姨表。宝姐姐更趋向于功名,比较世故,说白了,就是比较俗,喜欢说混账话,和宝玉的价值观相差甚远;而黛玉乃神仙转世,更有脱俗超凡之美,所以宝玉更爱他的林妹妹。如果让我选儿媳妇,我一定是非宝钗莫属。然而相爱的人最终没能相濡以沫,而是远隔终无相见。这是封建婚姻的悲剧。一个孤独终老,一个入道成仙,一个香消玉殒。

宝玉虽然出身富贵,却从没有在贫贱子弟高高在上耀武扬威,比如和他的伴读李贵:“呦呦鹿鸣,荷叶浮萍”笑话频出,可见哥几个都不是喜欢学习的料。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比如晴雯因为天生几分姿色,带病被逐出贾府,他含泪去看望,给点金钱,不管多少,于晴雯来讲,能有主子的善解人意,不离不弃,也该含笑九泉了。
芳官,五儿,小红,司琪每次遇到灾难时,他总是大包大揽,用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为下人们化解一次次危机,这对于豪门子弟来讲更是难能可贵。
贾宝玉每每听到父亲叫他,便浑身打颤。有一次贾政唤他,“他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步,蹭到这边来”。听到父亲叫他,对他来说,内心都是一场地震,因此贾母安慰道:“你只管去,有我呢”毕竟贾府最权威的便是贾母。他虽不学,但是诗词方面见解独到,省亲别墅大观园题诗,其才华可窥一斑,尽管他父亲左一个畜生,右一个孽障,总盖不住他诗才横溢。有诗为证:“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春。”“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这一点其父贾政曾这样说:“你看宝玉何尝背念书,他若略一经心,无有不能的,他的脾气也是各别各样的。”原来贾宝玉的归宿早已注定。.所以在《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里,贾政安慰家人“不必悲伤,原是借胎”。皇上赏赐:“文妙真人”。原来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带下凡,尘缘已满,携归本处,青埂峰下那块顽石乃宝玉也。仙草(黛玉)归真,焉有通灵(宝玉)不复原之理?只是害苦了宝姐姐。金玉良缘终不得圆满,木石前盟也只得相望于江湖。
这是我对贾宝玉的粗浅解读,希望朋友们多多指正!


作者简介:郑彦芹,医务工作者,二级心理咨询师 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