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鹏连载小说《碰撞》(十三)
十三
春去冬来,转眼又到了第二年春节前夕。
忙碌了一年半的张副厂长这天下午,站在即将竣工的二排职工住宅楼边心潮澎湃,他登登地爬上五楼楼顶眺望起来。
腊月的天空雾沉沉的,近处厂房屋顶上的瓦楞清灰淡红交错在一起,显得那么的不协调,法国梧桐树光突突的枝条杂乱地伸向天空,有几颗挂在枝头的树果在寒风的吹拂下摇晃着,有几只麻雀站在枝头上时不时跳来跳去,它们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工厂的三层办公楼的外墙由于资金短缺没有及时修补,掉落的粉刷层象斑秃的头有块没块,让人不寒而栗。二车间朝西的墙面,夏天碧绿旺盛的爬山虎也随着严冬的到来枝枯叶落,没了往日风姿。厂区大道边堆放的生产用的长长工字钢及扁钢依然很整齐地躺在地上,显得那么地冰冷。远处厂门外的马路上,公交车时不时在自行车与人流中窜来窜去,粘贴在车身的各种酒类化妆品广告特别显眼,似乎在刻意为这个城市这个冬天牵拉出一个春天来。离马路不远的地方,几排贴有淡湖蓝中间用土黄色作为分隔面砖的住宅楼,很自豪地矗立在一片低矮平房群中,让人在不协调感叹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地标。偶尔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噼啪”爆竹声,仿佛在告诉人们春节即将到了,春天快要来了……
“叮咚”,这时张副厂长挂在腰间的摩托罗拉的中文拷机响了,他拿出看了一下:张副长请速到小会议室,局领导找。当张副厂长走下住宅楼时,急匆匆地小林赶了过来,他气喘吁吁道:“张副厂长,局里干部组织处黄副处长和纪律检查办公室李主任来了,说是要调查了解职工住宅楼建设过程中的情况。”看到小林不知所措的样,他淡淡笑了一下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还是来了。”
当张副厂长推开小会议室的门,局里派来的两位巡抚大人也刚刚坐下,简短的寒暄后进入了主题。
“张副厂长,局里这次派我们来主要是了解一下你们在建设职工住宅楼过程中的情况。你们在改善职工住房这个问题上走在了全系统前面,这很好吗!当然,肯定会出现问题,今天我和李主住就是帮你们找问题的。”黄副处长首先切入今天话题。
“当然,有问题不怕,关键不能犯原则问题。”他边说边执意抢过张副厂长准备给他倒水的水瓶,从拎包拿出一只不锈钢真空子弹杯,杯盖上的商标还未撕掉。张副厂长认识这个商标,那是世界顶级生产不锈钢真空杯企业的“虎牌”商标,他在房地产当老总的大舅子有一个,听大舅子说这个杯子只有在上海北京大城市里的高档商场专厅才有,价格不菲,最差的要三四百人民帀才能买到。
“是呵,最近局里接到群众举报,说你在筹划建设职工住宅的过程中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情,有些是违反原则方面的问题。希望你配合组织把问题搞清楚。”李主任一脸的正气接过黄副处长话后,从包里拿出几页信纸和笔记本。
“张副厂长,黄副处长和我是相信你的,可下面反映上来的问题,作为组织必须调查清楚,特别是原则问题。”李主任抖了抖手上的信纸,圆滑而不失正经。接着又说“这样吧,你先把信上反映的问题解释清楚,然后我们还要找其他人了解情况,你要相信组织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黄副处长,你看这样行不行?”
“嗯,行行。张副厂长,你就我们问什么你回答什么,注意一定要想好了再说。”黄副处长右手拿着笔在笔记本上敲了敲,意思不言而喻。
此时的张副厂长很清楚这次三堂会审的目的,他迅速地把建设职工住宅过程中的重要细节滤了一遍后,觉得没什么大问题,至少没有大的原则问题。他原先忐忑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
“有人反映你擅自决定提前挪用厂职工房屋基金五十万是不是真的?”
“没有。情况是这样的。住宅前期开发确实缺少资金,开工前建设施工单位要一百二十万作为进场资金购买建筑材料,可当时我们厂职工房屋基金帐户里只有五十多万结余款。没办法,最后我只好求在房地产当老总大舅子出面,因为他们是多年的协作关系,这样才好不容易使施工单位进了场开了工。"
“那最后给了多少?“李主任停住手中的笔,抬头看了看张副厂长,他必须确认这个关键的金额。
“是三十万。这三十万只是预付资金的一部分,根据双方协议合同,这三十万在后来的建设承包费中扣除了。”
“哦,是这样。”这时的李主任脸上似乎平和了许多,他拿出一包烟,从中抽出两根递给了黄副处长和张副厂长,又继续问道:“我再问你,建造二幢住宅楼这区区三十万是远远不够的,其他资金你是从哪里来的?”
“买房职工筹积了一半,从厂里的职工福利专项资金提取一些,当然是经职代会通过后才提取的,具体的资金明细厂财务室有,组织上可以调阅检查。”
“还有,有人反映你经常带着秘书参加施工方宴请,还去娱乐场所,有没有这回事?”黄副处长听完解释后又问了一句。
“有,总共吃过两次饭,去过一次卡拉OK歌厅。”
听到如实的回答,黄副处长突然激动站了起来,眼睛直直地盯视着张副厂长,他摇了摇头道:“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当然吃一两顿饭也无可厚非,可你竟然去娱乐场所,还带着自己的秘书?你,嘿!要知道你是领导干部,道理不用我说你应该懂,你这样做工人怎么想?以后你工作怎么做?”
“黄副处长,其实我们只是唱唱歌没做什么。”
“什么?!你没做什么,你还想做什么?”黄副处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用右手食指指点着张副厂长几乎怒吼起来:“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你是党的干部,怎么能与不法奸商混在一起呢?怎么能与他们同流合污呢?”
是呵,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切东西在人们眼里自觉不自觉都变成了有价的商品,大家为了得到广意范畴的商品,用钱乃至用身体交换着各需的利益。人们在憎恨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的同时,又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最后自己也随波逐流,这是社会的无奈。如同人们在赞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同时,又有谁知道供给荷花生命的水和污泥而如今也成为了可交换出售的商品呢?涅而不淄高风亮节虽说让人敬仰,但在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下,又有几个能抵柱中流呢?张副厂长正如象结婚时向妻子保证的那样,时时提醒自己不管什么时候决不跨越道理伦理雷池半步,他的的的确确是这样做的,而此时的张副厂长才知道,有些东西在政治家眼里也属于道德范畴是不可触碰的。
张副厂长看到黄副处长暴跳如雷的样子,在后悔自己刚才说的话的同时,又在感叹…感叹什么呢?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感叹现代人急功近利?还是感叹自己吃力不讨好的可悲之处?
沉默了一会儿,李主任走到张副厂长身边坐了下来,他拍了拍张副厂长的肩膀语重心肠道:“组织还是相信你的,相信你这么多年来的觉悟,可是你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呀。党培养你这么多年不易啊!当然,群众反映的问题,组织上还会继续调查了解,实事求是嘛。一句话,这次组织找你谈话是基于信任你才这样做的。黄副处长,我说的是不是?”
“你这些年的工作成绩,组织上是一清二楚的、是肯定的,你真的不能因为有了一些成绩而沾沾自喜摔跟头呀!”火气消了许多的黄副处长接过话茬,也坐到了张副厂长的身边。
“好了,今天就谈到这里,有什么再找你,你等会让秘书小林过来一下。”黄副处长笑了笑用手在张副厂长胸前敲了两下,意思说:问话结束再请下位。
当张副厂长推开小会议室的门出来时,门外站着一群工人,人群中上次来办公室为分房吵闹的一对夫妻也在其中,从工人的表情看似乎有些激动。
“哪个王八蛋告黑状,有本事站出来。”
“就是,现在做实事做好事的要被调查,不做事拍马屁的坑害集体利益的反而没事,这叫什么事儿?”
“对呀。张副厂长辛辛苦苦为职工谋福利不受表扬反受调查,他们为什么不调查调查厂里为什么没订单,怎么不调查工厂里吃里扒外的蛀虫?”
张副厂长面对工人苦笑一下:“大家别乱猜,局领导只是正常的了解情况。大家还是回去工作吧。”
回到办公室时,秘书小林气呼呼地手拿一本职工住宅资金往来汇总明细走到张副厂长跟前说:“我去找局领导,我要把整个过程说清楚,他们不能听一面之辞呀,他们这样也太…”
没等小林把话说完,张副厂长严厉地打断说:“你干什么?组织上了解调查是正常工作,你发什么牢骚?你现在去小会议室,组织上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实事求是,不要带个人情绪知道吗?”
小林走后,张副厂长点燃了一支烟走到窗前沉思了起来……
这一年春节,张副厂长除参加了厂里领导例行慰问团拜活动外,什么地方也没去,更多地是一个人独自在家里抽着烟踱着步在想些什么、思考着什么。
春节过后,厂办秘书来电话说:市总工会一星期后,将在厂里举行巿职工住房改变经验推广会。
小林接到电话兴奋地告诉了张副厂长,“张副厂长,你的住房改变得到了市里的肯定,我这就准备汇报材料。”看到有些得意忘形的小林,张副厂长只是一笑没说什么。
推广会开后的两个月,当自筹一部分资金的职工拿到住宅钥匙的时候,有几个工人哭了,他们真诚地握住张副厂长的手说:“张副厂长,虽说我们自己掏了一部分钱,但心里还是感激呀,如果你不这样搞,我们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分到房,儿媳也不知什么时候肯嫁过来呀。”
“是呵,张副厂长,你为了大家还受到了调查,真是…唉!过意不去呀!”工人们朴实的话让小林差点泪水流了出来,他望了望这位大自己十几岁的领导心有感触,庆幸自己跟了一位好领导好大哥。
没几天,局组织也通报了调查结果:经过组织一星期的了解调查,张副厂长在筹建建设厂职工住宅过程中,未违反任何财务政策和规定,工作成绩是显著的突出的。当张副厂长得知这个结果时,他还是笑了笑。
俗话说:好事成双。
这一天当下班后的张副厂长打开家门时,丈母娘已烧了满满地一桌菜在等他,老丈人也破列坐在饭桌前拿着一瓶五粮液对刚进门的女婿说:“快坐下,今天我俩喝一杯。”
张副厂长不惑地望了望这位平时不吭不哈而今天异乎寻常的老丈人。这时丈母娘发话了:“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去洗洗手喝酒吃饭。今天,不从现在起,烟不允许抽了,特别在家里。”
当洗完手坐在饭桌前,张副厂长才发现妻子眉开眼笑地看着自己。“老公,你要当爸爸了。”
“是的,你老婆的报告单出来了,有了。” 丈母娘更明确的说了一句。
张副厂长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眨了眨眼控制住快要流出的泪水,目无旁人地走到妻子身边,用手摸了摸妻子的肚子语无伦次起来:“真的有了,不会骗我吧。”
妻子撒娇地打了一丈夫的手道:“呸,这种事怎能骗你,嘿嘿。”
“瞧你俩高兴的,快喝酒吃饭吧,菜都凉了。你今天是双喜临门呀,还有一喜让你爸说。”丈母娘象吃了蜜似的一脸喜悦。
“这事还没正式公布,不能乱说。”老丈人掩饰住高兴正儿八经地说。
“嘿,家里说说有什么事,你别拿当局长的口气和家里人说话。小张呵,巿里组织部王处长前两天来看望你爸,他透露说你马上要当正厂长啦,任命这几天马上下来。”丈母娘说话间两只笑眯眯的眼合成了一条缝。
听到自己即将由副转正的消息,张副厂长心里没有高兴得起来,他笑了笑拿起酒杯说:“爸妈,近期时间因为工作忙,没能经常来看你们实在是…”机灵的妻子忙接过话道:“是的,爸妈你们可别怪我们啰!”
“瞧女儿说的,爸妈呢知道你们工作忙,我们需要的是你们事业有成。这回好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可有外孙陪我们喽,是不是老头子?你们呀,该忙什么忙什么。”丈母娘边说边夹了一筷菜给女儿。
吃好饭,老丈人把女婿叫到了房间里关上门,俩人在里面交谈了很久很久。他们从国有体制改革谈到机械行业不景气,从大锅饭谈到个体承包及企业股份制。同时,张副厂长也道出了今后中央改革方向及对于自己的契机……通过交流,张副厂长从老丈人身上学到许多东西,他也似乎预感到自己将走一条不寻常之路。

【作者简介】徐庆鹏,笔名:閑雲野鶴,江苏南通市人。大专学历。下过乡、扛起枪、当过工人……从事管理及文字工作几十年,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在省、市文艺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诗集《闲之云》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并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