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庆鹏连载小说《碰撞》(十四)
十四
光阴似箭,一眨眼又过了两年,这一年下半年,市政府加快了市政建设的速度,多年未修而破烂不堪的城市道路开始了全面拓宽改造,全巿的天空中弥漫着撤迁改造的尘埃。
这一天一上班,张厂长坐着丰田轿车刚进入厂门,就看见二车间门口围了一大堆工人,他下了车走到工人们跟前和大家打了个招呼。
“张厂长,这次道路拓宽,我们二车间要撤掉三分之二,车间人员也要减三分之二,听说减掉的三分之二除去厂里安排一些外,其余的人要下岗自谋工作。是不是?张厂长。”一个工人的问话直接了当。
张厂长透过人群看了一眼二车间墙壁上大大"拆"字,这几天困扰自己的问题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工人们“听说”呢?虽然厂部正在研究二车间撤掉三分之二后,多余三百多工人怎么安置的问题,但到现在为止还未有最后的解决方案,工人的“听说”或许也有他们的“听说”之处。张厂长看了看人群中没有李正主任和师哥老刘,心里有些不快。但他很快调整了一下情绪道:“大家的想法很正常,我很理解,但不能道听途说。要相信厂部。现在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张厂长不多的几句话,让工人们逐渐离散回到了车间。这些人群中有许多是自己特别熟悉的,也有是前些年工厂扩展招进来的,他们为这个厂的发展壮大黙黙地贡献着自己,也许他们当中几个月后将临……他不敢往下想。
回到厂长室时,劳动人事科陈科长已经在厂办等着他了。这时,厂办余主任同陈科长一同走进了厂长室。“余主任,你马上通知工会主席,财务科长,二车间正副主任,生活服务公司林经理半小时后到小会议室开会,讨论研究二车间副余人员的问题。”余主任走后,陈科长拿出“二车间副余人员安排意见”及“兄弟厂安排福余人员的做法”两份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张厂长,这是前天你要求我们做的资料,你看一下。”
张厂长用一刻钟很认真地看了看,然后对陈科长道:“陈科长,二车间是我厂的重点车间,车间里的工人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这些人不能一刀切的推向社会,以后工厂还要发展必须有他们哪。当然,兄弟厂的做法可以借鉴,但我们厂必竟是以技术为主的,培养一个技术工人不容易。等会开会时再听听其他人的想法,群策群力把二车间副余工人安排好,这不仅关系到我厂,也关系到每个职工家庭。你说是不是?”
陈科长点点头与张厂长走进了小会议室。
“这次马路拓宽二车间要撤掉三分之二,多出来的人员怎么办?按照市里文件规定积别的厂里的做法,只有让他们另谋职业。现在我们厂的情况大家也知道,订单严重不足,利润也越来越薄。如果二车间撤掉三分之二,二车间的产值利润就基本上没有了,这样的话厂里的产值利润就会减去三分之一,厂里的日子会更难过。如果让多出来的三百多人呆在厂里,他们又能干什么呢?又不能创造效益。当然,我们能安排尽量安排,不能安排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是企业,不是福利院。”财务顾科长第一个表明了态度。
工会主席等顾科长话音一落就有些激动地道:“我不同意。这些工人辛辛苦苦的为厂里工作了这么多年,不能二车间撤掉了三分之二就让他们下岗回家吧,我们这个厂还在,可以分流安排他们到别的车间或者是第三产业工作。工人们都知道机械行业走下坡路厂里不景气,工资也几年没涨过,他们闹过吗?他们只是发发牢骚而已。所以,这次一定要妥善安排好二车间的副余人员,全厂职工的眼睛都看着呢。”
“你说的我知道,可是失去的产值利润哪里来?三百多人哪,每月十五日财务要拿出真金白银发工资的,钱从哪里来?”财务科长一脸的焦虑。
看到别的人一言不发,张厂长望了望二车间的李正主任和师哥刘副主任道:“这次撤掉二车间三分之二,你们俩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畅所欲言。”
“大家知道,我们车间技术级别的工人最多,如果裁掉的话真是可惜了,我和刘主任的意见是,将等级高的技术骨干分流到其他车间,还有的分流到生活服务公司去,剩下的年纪大一点的和平时表现不好的按照市里的政策妥善解决。”李正主任说完看了一下老刘。老刘在微微点了一下头后说:“我们根据车间工人技术等级、年龄、家庭情况做了一张表,真正分流的困难落在了三十九人身上。”
“按照你们的说法,厂里要重新安排分流将近二百六十多人,厂里哪有这么多岗位呀?”劳动人事陈科长准确地道出了分流人数,他在边听边盘算着用工的合理性。
“副余人员可以塞到厂里任何地方,关键是二车间损失的产值利润怎么办?”财务科长又一次强调了关系全厂发展和职工收入的迫切问题,
“我同意财务科长的观点,企业不是养老院,不是慈善机构。行业不景气,企业效益不好,减员下岗是正常的。”陈科长真实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厂长点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对着曾经的秘书小林道:“林经理,你也说说。”他希望这几年跟自己一起闯过多少次难关,而羽翼逐渐丰满的小林能跳出习惯思维说出一些新的东西,而此时的林经理从张厂长眼光里读懂了什么、领悟了什么。
“好,我说说。这次拓宽马路后二车间要撤掉三分之二,面临工厂产值利润减少三分之一,同时要解决副余的三百多人的问题。我建议撤掉二车间。”林经理话音刚落,“什么!撤掉二车间?”李正主任惊讶地问了一句,身旁的老刘也差异地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俩别急,让林经理把话说完。”张厂长笑了笑看了一眼似乎羞涩的小林,他似乎感觉到小林想说什么,小林的想法是不是和自己不谋而合呢?
林经理在受到赞许鼓励后接着说:“马路拓宽后,原来的二车间就临街而至,我们把未撤的三分之一的二车间改造成店面房,我算了算沿马路长度可以达到一百五十米左右,店面房进深可以达到八米。”
财务科长听到这里,眼前一亮。“对呀,这么一算店面房可以达到一千二百平方。”
这时的工会主席也兴奋了起来,“哈哈,还是林经理年轻,脑子活络好使,你继续说。”
“我们只需要改造一下,四十个店面房就出来了。我们可以创办各种服务类公司来解决副余人员,除去自己开公司用房外,多余的店面房可以出租。另外,店面房上面可以加一层可以做录像厅或宾馆”说完后的林经理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大家还在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下意识地补了一句:“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好!这想法好。”瞬间沉默之后,劳动人事陈科长首先拍起了手。
“真的是好想法,中央一再强调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看来我们大家要多向林经理学习呀!”工会主席真诚地赞扬立即感染了大家。
……
张厂长在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后 ,最后站起来对厂办主任道:“其他人还有什么好建议?如果没有,就形成今天的会议纪要。余主任你散完会将会议纪要送至厂党委、工会。等党委、厂部最后研究确认后再开会实施。"
会议结束后,张厂长回到办公室一会儿手机就响了起来,手机中传来大舅子的声音:“你前天让我约巿建行信贷科吕科长,今天他正好有空,你下班后六点半到柳浪闻莺饭店,我们吃个便饭。“挂完手机,看了手表离六点半还有两个小时,他当即拔通了厂工程部王部长的手机:“王部长,你来一下,把二车间撤掉后三分之一的门店改造计划方案带过来。”
几天后,经厂党委、厂长室研究后决定:撤掉二车间,将副余人员调至一车间和三车间,其他人员到生活服务公司报到。任命原二车间主任李正为第四车间(筹建)主任,任命老刘为三车间第一副主任。
三个月之后,当马路拓宽工程结束时,沿街的二层店面房也竣工了。竣工这天下午副余人员高兴地手舞足蹈,他们庆幸总算保住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同时他们也在猜测今后自己将做什么?工资收入会不会比原先低?生活服务公司全新的工资分配模式: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将全面考量每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态度。
当其他人为副余人员问题的解决喘了一口气时,张厂长却为市里因拓宽马路而补拨二十亩工业用地后筹建四车间资金发愁,虽说市建行信贷科吕科长审原则上同意了他们的贷款二百万的申请报告,但资金什么时间到位也还是个未知数。建造四车间有两方案:一个是用少量的资金建简易的厂房;另一个是按今后发展需要建现代标准的厂房。前者需要资金一百二十万,后者需要资金二百万,到底选择哪个方案?同时,由于二车间撤掉后,厂里生产订单大量减少,工厂购买原材料的资金只能维持三个月,短缺的资金怎么办?工厂大部分设备、产品严重老化无竞争力,新开发的草坪修剪机刚刚推向巿场,还在巿场营销起步阶段,新产品效益回报还需半年,新产品营销费用哪里来?还有医药费等等费用也拖了两个月没报销给职工。
林林总总的困难在等待着自己, 一切一切的困扰在纠缠着自己。

【作者简介】徐庆鹏,笔名:閑雲野鶴,江苏南通市人。大专学历。下过乡、扛起枪、当过工人……从事管理及文字工作几十年,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在省、市文艺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诗集《闲之云》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并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