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庆鹏连载小说《碰撞》(十五)
十五
自从二车间撤掉老刘当上了三车间第一副主任后,原来那股热情消退了许多。三车间主任万建民是老刘师傅的师兄,虽说快到六十岁,但做什么事都风风火火,脾气很暴躁,遇到下属做错什么事会不顾任何情面骂街。虽说万主任脾气不好,但很护短,车间里凡是工人出什么事他都自己顶着。他为了工人的利益,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这一天上班后,老刘发现车间几个工人没上班就问车间主住助理是什么情况,在旁的万主住接过话道:“是我让他们去宏达机械制造公司的,三人去一个星期帮忙解决一些技术困难。当然,不是白帮忙,他们给我们一万元的技术咨询费。”
“什么!去了宏达?”老刘吃惊地望了一下万主任,“万主仼,宏达可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呀,这样恐怕不妥吧?”
“我知道,你说怎么不妥?厂里让我承包这个车间,我不这样做,工资、福利从哪里来?宏达确实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他们的实力和我们比差距太大了,你不要自己吓自己。再说,这一万元咨询费我们不拿别人也会去拿。”万主任对老刘惊讶不屑一顾。
“万主任,这事劳动人事科知道吗?厂部知道吗?这样做我们等于自己砸自己的饭碗。”
听到老刘这么一说,万主任强忍的火立刻窜了上来,“知道怎么样?不知道又怎么样?车间没订单,工人工资发不出,谁管?你别他妈的别唱高调。这车间我是主任,我说了算。”
老刘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从不发火的他也失去了理智。“你骂谁呀?你是正主任,可别忘了这个车间不是你自己家的。”
“这个车间的确不是我家的,但我要对这个车间的老老少少负责。”万主任气匆匆地离开了办公室,“咣当”一声关门声就象十八磅量锤咂在老刘的心上,他一个人呆呆地站立在办公室,是那么地无助那么地沮丧!
很快,三车间正副主任争吵一事传遍了全厂,支持老刘的占绝大数,他们认为万主任只顾三车间自己的利益,把厂里的技术拱手相让给竞争对手,无疑是吃里扒外。而支持万主任的虽说是少数,他们认为技术蔽垒迟早是会被打破的,你不去打破别人也会去打破,生存是目前第一位的。
事已如此,厂部也表明了态度,厂党委书记亲自找俩人谈了话,明确否定了万主任技术输出的做法,并在全厂作了通报批评。同时,厂部也重申了对外支援对外输出技术人员管理细则。
争吵过后的两个月,离退休还有一年半的三车间万主任办理了停职留薪的手续,又过了一个月,跟随万主任的几个技术骨干也辞职离开了三车间。知道内情的人说:万主任早就在宏达机械厂兼职赚外块了,他不这样干家里瘫痪的老婆,傻乎乎的儿子怎么办?要怪只能怪厂里收入太低了,只不过这次被厂里抓了个正着。 万主任的离职,老刘心里不是个滋味,感觉自己亏欠着万主任什么。
就这样老刘当上了三车间正主任。按理说此时的老刘应当眉头舒展,可他却是眉愁密布。自从上任后,承包经营负责人的他没接到比较大的加工活,眼看发工资的日子日趋临近,但工资的钱还有三分之一没着落,怎么办?这是他第一次发这么大的愁。这一天上午正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他的师弟张厂长打来了电话,说是张厂长大舅子即将竣工的全装修的十二幢住宅楼需要配置不锈钢晾衣架及防盗门,让他马上去谈一下。放下电话,他心里一阵感动,自语道:还是师弟好呀!就这样,晾衣架防盗门工程让老刘负责的车间满负荷生产达到了三个月。
轻度中风的母亲在老刘家住了三个月后,回到了自己的住宿。老刘的妻子在千挑万选后,在未将旧房出售前,向张厂长、朱大嘴巴借了八万,加上老刘父亲给的七万元和自己存款数四万元,总共花了十四万购买了一套一百一十五平方的新住宅。搬进新住宅后,老刘似乎高兴不起来,每当晚上夫妻俩坐在床上,老刘总是唠叨妻子不该买这么大的房子,钱都用光了十七岁的儿子上大学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怕什么,你我都有工作,还可以挣嘛。真是的,一天到晚唉声叹气干什么?”老刘的唠叨使妻子不悦起来。“你也得向别人学学了,大家都在利用空余时间做第二职业,你却好放着自己好好的技术不去利用挣钱,却全身心地为厂里贡献着,可收入呢?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是妻子结婚以来第一次向老刘吐出心中的不满。
老刘哑然了。
妻子看到一声不吭的老刘,心里又酸楚起来,她知道刚才的话深深地刺伤丈夫,她知道丈夫把荣誉声誉看着比生命还要高,她知道丈夫不会在三斗米下折腰的性格。她在佩服丈夫这个大男子汉的同时,又为丈夫鸣不平:为什么敬敬业业做事的人、为什么技术精湛的人收入这么低呢?这个社会怎么啦?
“当然,我也不想你这样做,不希望让大家戳你的脊梁骨,说你损公肥私”妻子摸了摸丈夫宽大的额头认真的说。
赵丽骨子里和丈夫一样受传统的道理伦理影响太深了,他们在羡慕其他人独立其行的同时又在指责。他们行为举止是矛盾的、可怜的。
老刘的儿子刘怀德完全遗传了母亲的基因,十七的他身高一米七八,白白的皮肤,一双不大细长的眼睛,鹰勾鼻下面是一只嘴唇不厚的嘴巴,下巴微微向上翻翘着。同学们说他除了眼睛外,其他长得象阿兰德兰。刘怀德性格奔放,酷爱文艺,是学校女生眼里的白马王子。儿子的外表让赵丽沾沾自喜,同时也让她忧心忡忡,因为她常常接到儿子女同学打来的电话,她担心儿子把握不住自己进入早恋,而进入叛逆期的儿子对她的唠叨总是很不耐烦。
这一天晚上,当老刘夫妻俩把晚饭的加热了第二次的时候,儿子穿了一件新衣服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
“怎么这么晚才回家?”老刘看了一下儿子嵌拼色的新衣服又说:“这件新茄克又是爷爷给的钱买得?”
“老爸,这不叫茄克,叫冲锋衣。”儿子抖了抖身上的衣服纠正道。
赵丽摸了摸儿子的新衣服,满心喜欢地说:“我儿子眼光不错,多少钱买的?”
“一千八。”
“什么!一千八?”老刘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这么贵?儿子你是不是被人骗了?”赵丽也让这个价格惊吓了一跳。
儿子看到父母不解的样子,摇了摇头回应道:“你们知道什么呀,这是世界户外顶级品牌THE NORTH FACE,说了你们也不懂。不和你们说了,我要吃饭了。”
“一千八,是你妈三个多个月的工资,你说买就买了,你以为我们家是大款呀?”老刘望着儿子有些玩世不恭的样子,心里的火冒了上来。
“一千八百块钱怎么啦?那是爷爷给我的零花钱,我向你们要过钱吗?你一天到晚只知道工作,除去了那句要好好学习的话,还能说什么?”儿子也不甘示弱回道。
“学生不好好学习做什么?”老刘似乎有些招架不住。
“学习怎么啦?我成绩年级排名前三,你们还要我怎么样?”
看到父子俩一个不让一个,赵丽瞪了儿子一眼,象征性地打了一下儿子手说:“你怎么和父亲说话?不象话。爸爸是让你省着点,我们家也不富裕,马上你要上大学,都需要大笔的钱呀。”
“我就知道你们会说这些,真是老脑筋。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你们放心,我上大学靠自己挣缴学费养活自己。”儿子说这话时用眼睛扫了一下父母。
夫妻俩知道儿子不是一时说出来的气话,儿子曾多次说过这样的话,他们相信儿子会这样做。儿子的优秀父母很清楚,只不过是正逢叛逆期的儿子做出这样的事来,让他们有些惶恐罢了。
随着儿子逐渐长大,老刘真真切切地感到自己与其的距离在拉大,儿子回家说的东西,自己似乎听不懂。儿子所做的,自己也看不惯。久而久之老刘也习惯了麻木了,他懒得与儿子交流。最让老刘不解是自己与妻子的交流也困难起来了,不象以前处处与自己协调合拍。妻子好似变了个人,经常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反驳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让老刘感到茫然和不惑……

【作者简介】徐庆鹏,笔名:閑雲野鶴,江苏南通市人。大专学历。下过乡、扛起枪、当过工人……从事管理及文字工作几十年,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在省、市文艺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诗集《闲之云》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并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