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壁叠嶂宗教瑰宝像光洞
文/吴淑彬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王家湾乡,山峦起伏,山水相依,桑干河流经全境。这里虽然没有名山大川,却也山清水秀。同样,它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珍藏着多处宗教文化遗址。一座奇特的山岗,隐藏着一处令人神往的道教石窟,这就是桑干河大峡谷旅游区中的像光洞。
桑干河发源于山西西部和河北北部,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故而得名。桑干河一路从黄土高原走来,在张家口市宣化区淌出一条5公里长的大峡谷,人称桑干河大峡谷。桑干河大峡谷谷深水急,碧浪排空,万壑苍烟,峡谷内沙河河道蜿蜒曲折,碧水如镜,峰峦叠嶂,山川形胜犹如山水融合动静搭配的最美画廊。
夏秋季是桑干河大峡谷最旺的旅游季节,前来旅游观光、拍摄、漂流的人络绎不绝。桑干河大峡谷景区的另外一处景观“像光洞”,就显得寂静了许多,大部分游客看着那陡峭的崖壁和逶迤连云的栈道就望而生畏了吧。
像光洞位于大峡谷景区西南部,桑干河水东岸。依山就势而凿筑的28座道观,全部镶嵌于500多米高的崖壁上,绝壁凌霄斧凿斧痕,巧夺天工。这些道观建于公元前444年的北魏太武帝在位时期,相传唐代开国元勋魏征在此修炼。因年久失修,加之多次战乱和盗匪出没,像光洞至民国年间已破损不堪,到上世纪80年代仅存残壁废洞。现在我们看到的像光洞是已经全面修复了的,是当地政府于2008年至2013年,历时五年大修的。
像光洞朱红的大门透着古韵,高大的门楼富丽堂皇,进门是一个宽阔的大广场,广场的东山崖下是十几米高的镀铜老子巨幅塑像,塑像后面是上山的栈道,像光洞建有两个山门,从山根向上顺山势曲径蜿蜒而上进入南天门石洞,往北依次有龙王庙、阎王庙、阎河魁。在往上有玉皇阁、三清殿、泰山庙、大仙殿,再向下有魏征庙、二静池、南真吾、大过殿,向北有河神庙、马王庙、关公庙,各路神仙或和颜、或肃穆、或生畏,都神韵盈盈。大过殿是像光洞最大的穿洞石窟,有一百五十多平方米,主要供奉真武大帝和慈航大士,他们背靠背南北而坐,有求必应普济众生,降妖除魔保平安。寺的顶部离山根约300米处,有一遂洞曲径通往后山,出口处有抽闸板,这便是寺的北门。
28座石窟,分布在S型山体表面,从下向上看庙宇宫覌,亭台楼阁,宛如蓬莱仙境,雕塑绘画艺术神韵悠长。由于这里的山体是断层岩的片石组成,多年的造山运动,断层形成了一个个错层,形成崖体小窄路,古人就是利用山的这种构造,在崖壁凿洞穴,修成庙宇。28孔石窟全部绘有表现洞内相关神仙的壁画,洞壁光亮,丹青描绘。
为游客游览像光洞打造的人工栈道全长4000多米,与各层都互相连接,但是岔道较多,28座石窟我们可能还是有个别遗漏,没能都看全。在直立的崖壁上修建的栈道很陡,游客是不会一口气登顶的,都是走走歇歇,我们在玄空观旁的凉亭小息,凉亭内有一口大钟,领略微风习来的惬意和遐想悠远钟声能带来福音,大铜钟是2012年铸成的,重500斤,钟声可传千米。
相传,像光洞有当地最红火的两大庙会,一为四月十八,另一为九月九的“打圆满”。女神碧霞元君供奉在奶奶庙,这位女神能为民造福消灾,赐子送女。农历四月十八是女神圣诞之日,从这一天开始,为奶奶庙会,会期三天。王家湾古稀老人对当年庙会的盛况至今记忆犹新,那盛况宛如昨日,历历在目。清晨,人们从十里八村骑马坐轿,赶驴牵牛,推车挑担,纷纷奔向像光洞赶奶奶庙会。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庙前人头攒动。善男信女,有还愿许愿的,有求神讨签的。虔诚的信众,对神顶礼膜拜,所献布施除香纸,还有钱、绸缎布匹、粮食菜蔬、麻油,甚至笤帚、洗用品之类,应有尽有。附近的九莲洞、宝丰寺、丰收山、黄花山、大西山寺庙的老道也来念经恭贺,乡间的艺人唱戏助兴。遇有好年景,财主们定要请上一台大戏,行可观的布施,一表财气,二修好积德。
庙会的繁盛是宗教文化,社会经济的表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庙会有着浓重的商业气息,成了当地农村土特产与商品交易的盛会。庙会上,这边酒气冲天,那边肉味飘香,这边刚出锅的炸糕,那边现出炉的烧饼,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像光洞洞中远方来者燃起的香火、残壁上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字迹,可以肯定像光洞的神韵还在,吸引力犹存。斗转星移,万物复苏。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人们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在睡梦中清醒。珍爱文物的信心与日俱增。
像光洞始建于北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几度荒废,几度新生,是一处宗教文化的集锦,是一部宗教文化的长卷,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熠熠光芒。它虽然没有宏伟的楼台殿阁,不可与敦皇莫高窟,大同的云岗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相媲美,但它依然是一座设计精巧、雕凿工艺精湛的深山古刹。
作者简介:
吴淑彬,现居住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河北散文学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会员、张家口市作家协会会员、张家口市诗词协会理事、张家口市文学研究会会员、宣化区作家协会秘书长。作品刊登于《西部散文选刊》、《新老年》、《北国作家》、《散文风》、《河北散文选刊》《张家口晚报》等杂志报刊以及精品阅读、河北诗歌、大家文学网、文学与艺术等文学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