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烽点评空也静的诗
1清晨
阳光捅破窗纸
鸟鸣
朝天空连打几个点射
老母鸡挪着小步
身前身后随从一帮子女
一缕炊烟
暴露出山村的踪迹
风顺手牵羊
从门缝拽出几句乡音
王海烽点评:一幅恬静优美的乡村图画,一首悠扬的田园牧歌。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景,并未单纯地抒情,但从鸟鸣、母鸡、炊烟、羊儿这些意象中自然流露出对于乡村的喜爱,尤其是最后一句点出了“乡音”,思乡之情便跃然纸上。对于归守田园的向往是每一位诗人的理想吧。
2农家乐
乡下人的实诚
统统摆在桌面上
七碟子八碗
咀嚼着故乡的味道
一个饱嗝
打出一堆往事
打包
拎起剩余的表情
回家
王海烽点评:城里人去一次农家乐,也算是聊解乡愁。作者用直白的表达,通过餐桌上的七碟子八大碗,让浓郁的乡情一览无余。又通过“往事”的暗指,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3乡下
在乡下
藤蔓偶尔会伸过地界
从一个村摸到另一个村
人串完东家又串西家
枝头的果,地里的瓜
不姓李也不姓陈
过路的人
可以随便地摘
一声鸡鸣
统管着半个村庄
王海烽点评:“在乡下,藤曼偶尔会伸过地界,从一个村摸到另一个村,人串完东家又串西家”这看似是在写乡村最司空见惯的场景,其实是引申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别,“枝头的果,地里的瓜/不姓李也不姓陈/过路的人,可以随便地摘”,这样的不分你我,自然让我们联想到在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许,这也就是人们向往乡村生活的理由。“一声鸡鸣/统管着半个村庄”这是典型的中国乡村的画面,或也代表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4袁家村
把准历史的脉搏
一张处方对症下药
乡下的日子得慢慢地熬
守着一亩三分地
从苦水里提炼出生活的甜
逆着一阵又一阵风
一条道
死心塌地走
走出一路好风光
王海烽点评:“一张处方对症下药/乡下的日子得慢慢地熬”,日子慢慢地过,才能品得平凡中的真味。“守着一亩三分地/从苦水里提炼出生活的甜”,真实的生活,都是苦乐参半的,“逆着一阵又一阵风/一条道/死心塌地地走”作者可能有所特指,是”袁家村“在经历各种风雨考验中的创业经历吧。这是作为乡下人的一股韧劲儿,而最终必定会“走出一路好风光”。语言平实、精练、描摹到位。
5小香瓜
茂盛的藤蔓
拎起一串小手雷
紧紧抓住一缕阳光
毫无节制地
往上蹿
仿佛一串佛珠
被伸出的手指拨拉着
或者一串小铃铛
被尾随而来的一小股风
摇晃出十里香甜
王海烽点评:从乡村挖掘和发现诗歌的素材,可以无穷无尽。这一首《小香瓜》见微知著,就像一幅禅意颇浓的写生小品,描摹出“小香瓜”生动可爱的形象,“佛珠”、“铃铛”的比喻颇为传神,“蹿”、“拨拉”、“摇晃”等动词的应用更加添彩。
6生活
一根扁担
一头挑着回忆,一头挑着
梦想
从左肩换到右肩
喘一口气
把挺起的腰杆又压弯
王海烽点评:《生活》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而作者选取的是一个很小的题材——“扁担”。可不是吗?扁担像极了生活本身,我们总是在梦想、回忆,未来,过去之间寻求平衡,而那个能够平衡的点,永远只在当下。
7故 乡
夜抱紧柳树滑下来
一头扎进村旁的水池
风扶着一缕炊烟
翻过低矮的墙头
呼噜把蛐音调到最低
月光卧在炕头
孵出一窝梦
王海烽点评:又是一组纯粹场景的描写,作者并未可以抒情,但对于故乡的眷恋却于文字之外传达了出来。夜、风、月光等意象采用了拟人化,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故乡对于我们的意义,或许就是那如夜,如月光般的宁静。
8角 色
参加完婚礼
又赴一个葬礼
一辈子
像跑龙套一样
都在赶场
连表情都来不及
换一下
王海烽点评:这首小诗很短,却给人以触动。作者以精炼的笔触,把人一生在婚礼与葬礼间转换角色这一事实揭示了出来。“一辈子/像跑龙套一样/都在赶场/连表情都来不及/换一下”。我想这是作者不假思索而写就的一首,一气呵成,不落痕迹。
9黄 昏
风从小树林里探出头来
河水淘洗着几声蛙鸣
炊烟像一根裤带面
几颗老牙
咬不断越扯越长的乡情
夕阳坐在山顶
等一个人
王海烽点评:这首写黄昏小景的诗,打动我的是来自黄土地的乡情。秦风粗犷,是以作者把“炊烟”比作“一根裤带面”,初读不雅,但多读几遍,却感觉别有风味。尤其最后一句“夕阳坐在山顶/等一个人”,恰似一声粗砺的“吼秦腔”之后的余韵。
空也静:原名魏彦烈,青海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格桑花开》、《草原情歌》、《仰望昆仑》、《风舞经幡》、汉英双语《轮回》等多部。获昆仑文艺奖,唐蕃古道文学奖,诗歌春晚“全国十佳诗人”称号。诗观:快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