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上进心却沉迷网络怎么办?
文/张夏琴
我相信,孩子爱玩游戏、手机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事。因为每天给我电话咨询这个问题的家长很多,各个层面的、年级的都有。我通常都是这么回答的:这个很正常的,不会玩游戏的孩子他会没有朋友的。大人为什么可以玩游戏(打麻将、扑克、K歌)、追剧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我的回答会令大多数的家长很失望,他们甚至认为我不专业。但是接受我给的建议后,家长们惊奇的发现他们的孩子改变了。
最近我们在学习群里讨论了这样一个案例。初二女孩子,与母亲关系不好经常吵架,觉得母亲很啰嗦,孩子 对自己要求高,但又沉迷游戏,总是一边游戏听歌一边写作业, 半天没写完作业,但是一定要写完才睡,每天1 点多才睡,为这 个事和父母吵架。以前曾经有过因认为自己考不好有划手的行 为,为此有找过心理咨询师咨询,后采取面询的方式,孩子很清 楚知道自己的情况,也尝试去调整改变,咨询了有几次,母亲感 觉改变不太大,母亲自己感到焦虑也去找另一个咨询师进行咨询。
小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外人面前比较内向,喜欢宅家里觉得,目前的社会老师同学都比较虚假,为融入班级常戴假面具和他们 交往。咨询师如何进行引导改变她的不良认知?愿意能真正的做到改变。
看看我们的咨询师们怎么说:关注女孩的睡眠问题:青春期孩子的睡眠时间最少为七八个小时;孩子凌晨一点才睡觉,肯定会睡眠不足,会造成第二天的精神、情绪不好,会造成记忆力不强等影响。初中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健康非常的重要,是不能于学习、作业、成绩等同的。 一个没有好的身体的孩子,她的成绩再好,不能够独立生活,需要家长的照顾,她的社会价值究竟有多大?咨询师需关注女孩曾经有划手的行为,做风险评估: 自伤、自残是高风险因素的一种自杀行为,因此心理咨询师必须关注孩子的这个行为,(孩子也清楚自己的情况,也尝试做了一些调整,但是妈妈感觉就变化不大。)那么咨询师就必须先做出评估,如果评估分数比较高,就应该建议去医院就诊了。
看见女孩所处的年龄阶段,该时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的女孩,正处于两极化的情绪体验,因此她更容易偏向极端。忽然就会产生特别激烈的愤怒,或者产生严重的焦虑,或者也有可能会觉得特别的兴奋。这是一个情绪激化的时期,对父母而言要认识和理解到孩子年龄阶段的问题。
也就是说你能够认识到这个孩子的问题,就知道这个孩子这个时候就是容易炸毛、情绪容易被激惹,因此跟孩子说话的方式要进行调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回想一下自己在青春期时的状况,不要当了大人就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孩子自我要求高 :初二的女孩子跟母亲的关系处理不好、经常吵架,最主要就是觉得妈妈啰嗦,所以青春期的家长要“少说、多做”。很多孩子对自己的要求都挺高的,但是又沉迷于游戏,就是一边游戏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所以写作效率就有点低,作业一定要坚持写完再睡。
可以看到孩子的自我要求是很高的,但是自我的控制力不够,因此才会拖延时间。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呢?那是因为家长的管控力太强了。“管是为了不管”。6岁以前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学三年级以前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告诉孩子学习是他的事,大人赚钱养家是大人的事,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把孩子的事情总是揽到自己身上,有你操心孩子为什么要操心呢?有些爸爸妈妈让老师派更多的作业或者去补课,用时间来抑制孩子玩游戏这种方法不可取,只会延长孩子的写作业时间、减少睡眠时间,造成恶性循环。有很多学生作业做的不多、也不补课,但是学习成绩却很好。
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他能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他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这也是综合提高孩子应试能力的策略之一,高考不是只考书本的知识。 我曾经看到过印度的一个短视频,说是感谢父母在他上学期间,不是带着他去补课,而是带着他去旅游国内或者世界,因此他的视野、看问题的高度都不同于那些埋头补课、做作业的同龄人 ,因此他才会有不同的成就。确实如此。所以古人才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如数。”母亲与女孩的沟通方式,过度焦虑的母亲; 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都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要觉得说这是我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来养大的,我一直是这么说话,现在为什么这么说话不行?因为你一直这么说话,那个时候他是小孩子,现在他是大孩子了,他的自我认知也不一样,他的情绪反应模式也不一样,换一句话说,忍你已经忍了很久了,然后你不能让人家一直这么忍,所以妈妈啰嗦的比较多,就可能说睡的这么晚,这时候还做不完,不让你听歌,你非得听,不让你打游戏,非得打,你一心不得二用的地方。父母越唠叨、孩子越磨蹭、拖拉。因此需要处理父母的焦虑情绪,不要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压力和迷茫强加到孩子身上。
不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训斥、指责孩子,更多的是一个陪伴和支持的角度来说话。 专注亲子关系和互动模式,而非游戏: A.父母要做的是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好孩子的队友,而不是对手。B.正确看待游戏、听音乐。科学家曾经实验证明有些孩子是可以一心二用、甚至三用的。1.孩子如果在写作业时听的是纯放松性的音乐,是有助于孩子学习的。2.现在的游戏有强大的社交功能,孩子可以一边玩游戏、聊天、交友、释放不良情绪等。
我首先说我是支持孩子玩游戏的,我的儿子从三岁半玩游戏到现在28岁,他该做的工作、家务事、陪我们购物、旅游、交女朋友一样没少。在他小时候,我看不得游戏画面,一看我就头晕。我很庆幸,我女儿大他三岁,她不喜欢玩,但是喜欢看。总是搬个椅子坐在他身边,也会给买卡点、有时去网吧开机。
因此他没有因为玩游戏而与我们闹不痛快。当我需要他帮忙提前问他“还得多长时间玩完?”他会问我“要做什么事情?”然后他说“大约多长时间可以去办”。当然有时会拖延,我会耐心地等待、或者自己先去办,他随后再来。
现在的我也会经常帮孩子挂机。 同时,我认识很多同行的老师都说“现在这个社会,不会玩游戏的孩子会被同龄人看不起,没有可以交流的内容和人际关系;玩游戏的孩子学习才会更好。
张夏琴,女,字安然,1968年6月生,陕西韩城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员,韩城市诗词协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