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鹏连载小说《碰撞》(11)
十一
自从李正当上了二车间主任后,朱大嘴巴成了加工中心设备的新主人。但是,人们渐渐地发现他比以前沉默了许多,老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朱大嘴巴的母亲让自己帮忙找一个女朋友的事至今还未着落,他每次去朱大嘴巴家总是感到亏欠什么。老刘的妻子赵丽为朱大嘴巴也介绍了不少女朋友,可不知什么原因总是不成。老刘也多次劝朱大嘴巴要求不要太高,能过日子就行。话虽这么说,其实老刘很清楚现在的女孩与自己当初十年前的择偶标准发生根本变化,现在女孩很实际、很务实,她们更看中经济实力。而朱大嘴巴呢?傻傻的大个,难看的大嘴,一个月五百元的工资,住的是老旧房子。他唯一的优势是:一手好技术,一手好字……可这些有什么用呢?但是,朱大嘴巴相信总会有一女孩欣赏他,只不过缘分未到而已。
又是一个周末,老刘妻子打电话让朱大嘴巴下班后一同到家吃饭,挂电话前还叮嘱让朱大嘴巴穿好一点。他知道热心的嫂子又帮自己介绍了一个对象。
当朱大嘴巴跟着老刘敲开了家门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位高挑的姑娘,虽说长相一般,但她的衣着很是时尚。还没等朱大嘴巴进门,姑娘就落落大方道:“你好!这位是朱技术员吧?”
“是是。”
“我和你一个姓,叫朱霞,是嫂子原来的邻居,在晶体管厂做检测的。”
“哦哦。”朱大嘴巴不知所措地应声道,心里想这姑娘真够直爽的,莫非看中了自己?他微微抬起头用不大的眼睛快速地扫视了一下站在自己面前的姑娘,感觉告诉他:这姑娘不错!
这时赵丽从厨房走了出来,拿着刚沏好茶的杯子送到朱大嘴巴手上,对朱霞介绍说:“这是我老公的师弟,从小的发小,小我老公六个月,叫朱成杰,现在是技术员。”
朱大嘴巴忙打断:“嫂子,是见习的。”
“哈哈,都一样。”赵丽用眼睛噔了一下这个不懂世故的朱大嘴巴,转过脸又继续道:“小妹,怎么样?他这个人老实吧。我告诉你,找老公就是要找老实本分的。”
“嘻嘻,赵姐。都什么时代啦,你怎么还是这个思想呀。”朱霞伸了伸舌头和赵丽做了个鬼脸。
“老实不等于笨,他可是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呀,技术更是没得说,找老公不就是要找他这样嘛?”看妻子不遗余力介绍着自己的师弟,老刘也忙帮衬道:“我这位师弟真的是有德有才呀。”
“哈哈…”朱霞听了老刘夫妻俩一唱一和的介绍突然笑了起来,站在一旁的朱大嘴巴也莫名地跟着“嘿嘿”地干笑了两声。
沉默,片刻的沉默被赵丽一声:先吃饭,边吃边聊所打破。
一切按照相亲的程序在走,话题从国家大事工厂大事家庭琐事来回切换,朱大嘴巴在这场漫无边际的海聊中逐渐成为了主角,他也渐渐地从朱霞的目光里看到了什么,他似乎感觉到自己潜在的魅力在吸引着对方,他甚至有些飘飘然了…….
朱霞望着对面侃侃而谈的朱大嘴巴,心里想:这人长得虽不怎么样,但言谈举止还不错,懂得也挺多也有才。可过日子能说会讲不能当饭吃呀,要会挣钱,挣比别人多的钱,这样才能买房子过上小康生活,自己可不想结婚后和公婆住在一个屋檐下。自己为什么至今未嫁?不就是再等一个会挣钱老实本分的那个他吗?对面的他经济状况怎么样?如果他真的符合自己心中那个他的标准,自己就可以随愿了。
俗话说:女人有二次命运的选择,第一次是父母给的无法选择,第二次是婚姻,自己可以选择。朱霞之所以至今未嫁,也就是父母给她第一次命运过于贫瘠,乃至于没钱供她上高中,使自己初二全校第三名成绩付之东流,早早地成为为家庭、为七个弟妹挣钱养家糊口的顶梁柱。朱霞和朱大嘴巴一样,过早地饱尝生活的艰苦和辛酸。不同的是朱霞是女人,她知道必须把握住第二次命运的选择机会,她没有退路,她必须坚守自己的择偶标准。而朱大嘴巴似乎悟性迟钝了许多,他还飘浮在悠闲自得的世界里,母亲那句:外面世界很大,很大呀!的话根本没有触动他。或许,他早就将母亲这句话忘了一干二净。
朱霞看着热情老刘夫妇,再瞧瞧对面满脸兴奋的朱大嘴巴,终于忍不住咬了咬上嘴唇问道:“朱技术员,你一个月工资多少?家住哪里?住多少面积?是和父母一起住还是…”
顿时,朱大嘴巴正在夹菜的手停在了半空,他的大嘴巴“哦、哦”地正想回答,赵丽急忙打断:“他工资还可以,家住在、离你家不远,他现在和母亲住,虽然不是太大,也足够住了。哦,估计下次厂里会分房给他。是吧,老公?”
“是是。”老刘连是点头附和。
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让朱霞无语地笑了笑,她猜出了七八分。
“嫂子,我来说吧,我月工资加奖金五百,家住在老式平房里,四十七个平方,老爸在外工作难得回家,姐姐们都已出嫁,现在我和老妈住在一起,情况就这样。”朱大嘴巴平静如水的回答反而让朱霞心里一震。
“哦,是这样。”
赵丽对着丈夫苦苦地一笑,然后再看了一下埋头吃饭的朱大嘴巴,她知道此事不妙,她知道现在女孩的择偶标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她们将经济实力放在首位,她们更实际、更理性选择未来。她尴尬无奈地说了一句:“小妹,你再考虑考虑。朱技术员可是埋在土里的金子,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你要相信嫂子眼力,真的。”
在一声:“让我回家想想”朱霞的道别后,朱大嘴巴第N次相亲又以失败而结束。
朱大嘴巴在谢别老刘夫妇俩后,红着脸慢悠悠地推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脑子里浮现出刚才会面吃饭时的一幕,“你一个月工资多少?住多少面积?……”朱霞的问话象画外音不停地在他耳边响起,时远时近,时轻时重。赵丽嫂子:“朱技术员可是埋在土里的金子,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那句话也同时敲震着他昏昏沉沉的脑袋。
现实象一张无形的网罩缠着朱大嘴巴,他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他遗传了父亲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大大咧咧、刚正不阿与他人共事,认认真真地把每件事做到极至。他相信自己的那份真诚和认真可以换来社会的认可及成就,可现实多次击碎了他这个生活信念。自己的生活法则在与现实碰撞后显得多么不堪一击,社会这是怎么啦?他不停的在问自己?突然朱大嘴巴脑子里划过"适者生存"这四个字,他嘴巴里在反复唸道这四个字,生存的方式有多种,目前生存生活状态是自己所需要吗?他似乎找不出答案。难道这些年来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方式态度是错误的?他还是找不出对错。此时的朱大嘴巴真是:“拨剑四顾心茫然”呵!
朱大嘴巴回到家,看了看已经熟睡的母亲,又环顾了一下简陋矮小屋子。顿时,一阵酸楚向自己涌来……他第一次反问自己:这些年来为这个家、为母亲做了什么?而年迈的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同时为了改善这个家居住条件还在外面打拼着,可自己呢?惭愧、不孝……
朱大嘴巴走到屋外呆呆地望着天空,望着不远处高出自家屋顶的高耸住宅楼,他在凝望中的同时,也回想起母亲那句:“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呀!”的话,他走到水池用自来水冲了一下混乱的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必须把思绪理顺,必须反思一下这些年来自己走的路对与错,他必须重新规划自己。
两个月后,当朱大嘴巴慎重地把“停职留薪申请报告”递交给车间主任李正时,李正大吃一惊后愣愣地看了一下这位除了文凭没自己硬,其他都强于自己的见习技术员,苦苦了一笑:“你不是开玩笑吧?”
“嘿嘿,你看像吗?”平静而从容的朱大嘴巴也苦笑了两声。
李正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是苍白的,自己从心里敬佩这位高高大大、性格豪爽、聪明才智过人的竞争对手。如果自己没有一张文凭、如果自己没有一位在局里的父亲,鹿死谁手恐怕今天还很难见分晓呢。
“我要问一下刘主任,看他同意不同意?我的态度很明确,这个厂需要你,这个车间少不了你。”李正边把申请报告放在夹子里,边真诚地表明自己对这件事的处理意见。
“李主任,反正申请报告已经交给你了,希望你们高抬贵手。”朱大嘴巴说完就离开了车间办公室。
朱大嘴巴停薪留职一事象一颗重磅炸弹,冲击波瞬间波及到全厂上下每个角落……
“唉,现在再有技术再有本事,没文凭没关系…嘿嘿,照例玩不转哪。”
“朱大嘴巴死就死在好说的大嘴巴上,什么话都敢说。一身的好本事好技术,只落到个做见习技术员的份。他不走干什么?不走才是傻瓜呢。”
“不是,他都这么大岁数啦,至今未成家,再这样耗下去,厂里能给他什么?厂里能给他主任当当吗?”
“就是,凭朱大嘴巴这样的技术在哪儿不吃香喝辣的,为什么非呆在我们这个低工资低福利的地方,哼哼,我有朱大嘴巴本事早就和这个厂拜拜啰。”
“我敢打赌,只要朱大嘴巴出去,用不了多久他定会打拼出一片精彩的世界,哈哈,不信咱们等着瞧。”
厂里各种议论各种说法传播到老刘和张副厂长的耳朵里,两位师哥对这位师弟的决定表示理解和赞许,三个师兄弟彼此太了解。老刘知道师弟心里的苦,三十五岁未成家,相亲屡战屡败,微薄的工资,矮小的住房……一切的一切在等待师弟改变,张副厂长更是佩服师弟破斧沉舟举动,他坚信师弟这一决定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更坚信师弟这条现在还不怎么起眼的蛟龙,一但进入大海必将腾跃无疆。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朱大嘴巴的的确确领悟到了这句俗语的真谛,他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母亲那句:”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呀!”含义所在。
就这样,朱大嘴巴婉言谢绝了厂领导和李正主任的真诚挽留,一个月后他含着泪离开了自己曾经为此奋斗的机械厂,那年他正好满三十五周岁。

【作者简介】徐庆鹏,笔名:閑雲野鶴,江苏南通市人。大专学历。下过乡、扛起枪、当过工人……从事管理及文字工作几十年,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在省、市文艺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诗集《闲之云》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并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