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也会流泪
李坚
生日最是思念时。农历八月初四是我生日。小时候妈妈给擀面条,粮食凭证供应,粮不够吃,白面更少,过生日妈特意多给我吃,妹不高兴说妈偏心,有回赌气不吃饭跑出家,害的妈到处找。妈擀的面条薄,切的细,用茄子、豆角、西红柿打卤,有时也用猪肉皮炸酱。面条下锅翻开水就熟,用凉水一过加上卤子、黄瓜丝、香菜末、蒜汁、芝麻酱、醋伴着就香味扑鼻,引人流诞,吃到肚撑才放筷,过生日吃面条是我最幸福的事。
结婚后婆婆给我擀面条,面粉是当年的新麦,婆婆捞干净晒干用石磨推出的上等好面,婆婆的手艺不比妈差,面条擀的薄切的细,用玉米细面子攥几攥面条就是圆的了,下大锅煮个开捞出来,用刚从井里特意挑来的水一拔,盛在碗里加上卤,再放上菜码调料,总感觉婆婆的面条好吃,农家饭比城里饭好吃,擀面的工艺相同,卤和面相似,还是农家面条是我最爱。就算用老倭瓜少油没酱的做卤,婆婆的面条也别有风味。离开娘家过生日还能吃上这样的面条,心里美滋滋的。

老伴过世了,儿女记得给我过生日,不会擀面条的儿女给我下两捆挂面,尽管卤里放了肉,我也没心思品滋味。生活条件不太好,日子过得烦愁忙碌,二十多个生日不经意间过去了,每年的生日吃面条的滋味也已淡漠,但迎来孙子、孙女日子渐富裕,我渐渐散开失去老伴的孤独日子,窘迫的雾霾,眼前见到曙光,感到幸福走进我、向我招手。
一晃年近古稀,我儿女都过上好日子。住上楼房开上车,生活实现电器化,人人玩上智能手机。外孙长成1.9米的帅小伙,大学毕业北京工作。不足五十岁的女儿做上婆婆,儿子儿媳的小吃做的好,孙女长成亭亭玉立的二十岁的漂亮大姑娘,十二岁的孙子比同龄高半头,白皙英俊的眉宇间透着灵气,让我越看越喜欢,总是想乐。三代单传的公爹呀,你有重孙子啦,老伴啊看你孙子多好!

我七十岁生日,女儿一家三口、儿子一家四口闻讯赶过来的盟儿,提着酒菜、蛋糕全到了。大家欢声笑语,频频举杯祝我生日快乐,孙女把鸡腿放到我碗里,外孙一个劲的给我夹菜。孙子调皮地趁我不注意,抹我一脸奶油,儿媳把蛋糕小碟递到我手上,女婿、儿子、盟儿一同举杯齐声:“祝老妈健康快乐”孙子又高声加一句“奶奶长寿百岁”,结果女儿捧过来的长寿面条,使我突然激动:我的儿女啊,跟我吃苦受罪,因父病小小年纪缀学打工挣钱养家,没有知识,生活劳累,我误了儿女的前程,你的不憎恨不埋怨对我如此的宽容和孝敬,我觉的最该感谢的是她。儿媳不嫌我穷,给我养育了孙子孙女,是儿媳给了我幸福,给了我一个温馨的家,儿媳是我的贵人啊。想想这几年患有腰椎病,儿女不让我干一点活,不受累操心的我有时间看电视、读报纸、逛大街,或找老姐妹聊闲篇,有机会也去老年大学学书法绘画,到公园去学地书,学着写稿投刊,每天很快乐。让那些为儿女操心还在受累看孩子、做饭老姐妹多羡慕啊。想想这多半辈子没想到老了是这等幸福,看着满屋围着我的儿女孙辈,眼眶泛泪。
活了大半辈子才知道,原来幸福也会流泪。

李坚,女。河北南皮县人。退休后闲居家中以书法、文学自娱。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报刊及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