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欧散记之八
逝者安息
文/艾莉(成都)
在德国,参加过几次朋友亲属的葬礼:没有撕肝裂肺的哀嚎,没有纸扎的花圈,没有香烛的烟雾弥漫,没有烧纸钱的仪式,没有披麻戴孝的衣饰,没有灵堂的祭事,只有鲜花的陪伴。
《圣经》上有一句话:来自尘土、归于尘土。愿逝者安息。想想也是:人们在世间的生命如沧海一粟,转眼即逝,而死亡通向了人生的终极之路,所以我们要思考死亡。生与死是为伍为友的,所以我们应该对生命存有畏惧而不应该对死亡存有畏惧,那才更懂得生的意义,更懂得死的寂寂。
一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决定了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死亡就像对待生命过程一样,因为死亡是一场美丽的梦幻,不要幼稚地认为不应该有死亡。
假如神赐给人类永生,一百年过去了,五百年过去了,世界将是何种景色,我们这个星球上将布满了秃发缺牙,形销骨立,百病缠身,衰老虚脱的老人。
《西游记》中的人能死而复生,拔根毫毛就能克隆一个人物,则是人们追求生命永存的幻想虚拟,是不存在的缥缈臆想。人人会死,有先有后,无一人会例外,无一人会幸免。随着肉体的毁灭,一切将不复存在。有一本《死亡美学》,很值得一读。因为死也不乏美丽,是人生一景,是人生最后一抹余辉,是人生翩然而去的最后一笔。
愿逝者安息!愿鲜花永伴!
2020年5月18日
艾莉,长春人,满族格格;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德国游学近十年,出版《莱茵三色》;回国后在某大学工作,出版《那年那月那些事》《踏遍青山人未老》等多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