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酒
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春风得意之时有酒,他写下“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颠沛流离之时慨叹“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评价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自己在《襄阳歌》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出个门还要在车上挂壶酒,可以看出酒在学富五斗、才华横溢而不被赏识的李白心中,真真是心灵的籍慰和依托。

因为喜欢,李白开元二十五年游东鲁留下一首赞誉美酒的诗: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首诗流露李白一片酒中真趣,主动要求主人让客人一醉方休,豪爽直白性情可见一斑,也令兰陵美酒名扬天下,至今还是畅销不衰,如今的山东兰陵酒厂依然是本县税收大户,我们临沂兰陵的后人应该感谢酒仙一千多年前做的公益广告。
李白的诗多借酒浇灌压抑郁闷之愁。天宝三年(744)春,李白屡遭排挤,好友贺知章离开朝野,李白在精神苦闷寂寞孤独之际,借酒浇愁,写下著名的《月下独酌》四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孤独画面感栩栩如生;“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讲了一通大道理,让人觉得不饮酒就不懂天地大道,更当不了圣贤,为自己天天沉醉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把自己失落烦闷、彷徨徘徊之情感挥洒天地宇宙间。“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借酒浇愁,酒酣心开,借酒乘月欲往高台,对朝廷重用的期望也融入玉液琼浆。

李白留下许多酣畅激昂豪放之饮。还是天宝三载(744年),刚由唐玄宗招进京不久的李白,因权贵的谗言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漫游梁、宋之时,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共同豪饮,写下悲愤沉郁的《将进酒》。举杯抒怀,对天长啸“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搏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开怀畅饮“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只有叹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无可奈何之际,唯有美酒相伴,“与尔同销万古愁”。

纵观天宝三载(744年)前后,是李白走麦城多霉运的年头,每每畅饮酣醉,酒成为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体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执着,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仰天大笑出门而去,失望至极!
正是有酒的陪伴,燃烧着李白的人生之火,才让李白屡陷低谷依然激情澎湃,成为诗仙,留了奇思纵横,气势恢弘,豪放飘逸呈现天马行空自由美的不朽诗篇,将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那个时期顶峰。
李白,屡屡被贬谪,所以自称“谪仙人”,先做酒仙,又成诗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