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趣四
丁锵
酒对俺而言可谓是与生俱来的缘。
从儿时看爷爷外公饮酒,到后来看父亲和叔叔伯伯饮酒;从看姑父姨夫们饮酒到看舅舅们饮酒,从看村里的婚丧嫁娶到节日期间的祭祀礼仪,俺无时无刻不是在酒的氛围中浸淫,无时无刻不是在酒的文化氛围下成长的!

忘不了筷头吮酒稚气意,忘不了少年轻狂好逞强;忘不了青年时代纵情饮,忘不了中年年岁为酒狂,如今已过天命年,回望来路已渐远,把酒临风泪汪汪,岂能不感伤。
俺已记不清第一次饮酒到底是哪一次,但俺清楚记得和大人们的第一次像模像样的饮酒是参加工作后的不久,那是在大连海港码头的候船厅边的一个饭店,俺们班的班长在那个月全班拿到挺可观的奖金后,召集大家在一个休息日大喝了一场,那一年是八四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喝的是啤酒,那时喝啤酒是件时髦的事,你想在海港码头工作的可都是干体力活的,所以能吃能喝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虽然俺在他们中间是最小的,但俺和师傅们是一样的,人家干一碗,俺也干一碗,人家咋喝俺咋喝,到后来本想看俺笑话的师傅们没看到俺的笑话反到自己喝醉了,俺是那其中没醉的不几个人中的一个。

进入军营之后,严格的纪律让俺和酒几乎无缘,除了重大节假日准许饮酒外,平日是不准饮酒的。好在后来俺调到了部队工厂做供销员,迎来送往,人情世故,订货发货拉原材料等等,让俺有幸又遇上了酒。记得在一次与地方大厂家订货会上,俺们老团长为了俺们部队工厂家属能有活干,为了赢得那可观的一个大单,不惜以酒换单,对厂家领导要求“打通关”毫不惧色满口答应,俺也不甘其后,随老团长冲锋陷阵终于感动了厂家领导,顺利的拿到了订单。
军人喝酒就像战场上打仗,只准前进,不许后退,那时年轻再加上有喝酒的遗传基因俺那时很少有醉过,失态过的。
酒好像天生和军人有缘,古往今来,多少豪气万丈的诗词出于军人之手,多少壮志凌云的事是军人所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最好的写照。
那时俺常想,男人吗,若不能喝点酒又怎能称的上男人。老爸在俺们小时候常讲的武松打虎,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关公温酒斩华雄不都是与饮酒有关吗!饮酒后的男人多么豪气,饮酒后的男人多么雄壮,饮酒能让你广交天下友,桃园结义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种情结可谓影响了俺的一生!

酒品如人品,看一个人饮酒就可以看到他的为人,除非他不饮。那些浅尝慢饮者多为修行高者,那些大杯快饮者多为江湖达人或军旅生涯之士,那些不温不火的多为贫民百姓或街头小贩,那些急三火四的多为差旅之人或还乡之客。
酒又是文人们的最爱,你看他催生出多少文人墨客,又催生出多少千古绝唱的诗章。你看那太白的《将进酒》,你再看那孟德的横槊赋诗,你且看那苏试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还看那陶渊明的“”忽与一尊酒,日夕欢相持”。哪个都让你痴迷,哪个都让你向往。酒与诗词文章已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已经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已过天命之年,对酒俺早已心存敬畏之心,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那种狂放,但还保留着那一份未改的痴情。闲暇时已不在呼朋唤友胡吃海喝,有的只是三五知己浅酌慢饮。
莫言少壮好逞强,昔将豪饮当战场,今日提笔书酒趣,糗事甚多不堪讲。
《酒趣四》俺就此打住。过往不当的饮酒方式虽思来觉得好笑,但俺真的深怕误人子弟,真的害怕贻笑大方,俺真的想倡导好的饮酒风尚啊
酒对于俺,亦喜亦忧,亦痴亦狂!
原创作者简介
丁锵,1965生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八五年参军入伍,做过企业的管理者,做过个体。系大连市普兰店区作家协会会员。
主播简介
尹长伟,网名小虾米,辽宁大连人。是朗读者精英团队成员,全民悦读朗读者阅读会副秘书长,朗读者悦读园五班班主任。喜欢唱歌,朗诵,愿意用声音诠释生活,在平凡的路上探寻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