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湖诗社独家传承的限韵式櫂歌体同题同韵诗句唱和活动(2020年5月10日),冀鸳鸯湖诗社诸同人见而和之:
一,
《朱彝尊鸳鸯湖櫂歌之六十三首》
伍胥山头花满林,
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长在眼,
郎如石佛本无心。
~朱彝尊(清)
注:胥山在城东十八里。石佛寺唐刹。
二,
“秀洲八景”系列之三《蓬莱晨钟》
疑似蓬莱现园林,
古刹晨钟入巷深。
千年银杏望穿眼,
流连忘返无归心。
~王永林
注: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以千年古刹能仁寺、江南园林小蓬莱、千年古木银杏树为核心,辐射整个新塍古镇。
三,
越剧折子戏系列之三《何文秀·桑园访妻》
九里桑园茂盛林,
竹篱茅舍围其深。
兰英祭夫泪双眼,
文秀感妻一片心。
~王永林
注:因遭恶人陷害,何文秀陷入牢狱之灾,王兰英被迫游离他乡。后何文秀被公差解救考取功名(巡按),微服寻找妻子,在九里桑园正遇妻子在为他做三周年祭。何文秀设计让王兰英状告恶人,恩爱夫妻终于团聚。
四,
《山林瀑布》
漫峡紫雾罩篁林,
呼啸悬泉涧频深。
一泻千寻垂潭眼,
如同白练锁凡心。
~范永林
五,
《夜醉》
浊酒残壶对棘林,
不知已至夜深深。
长风拂面多凉意,
莫羡少年情爱心。
~南素之

六,
《楓林閑咏》
秋髙日烈避楓林
溪水清幽曲徑深。
鳥飛蝶舞催笑眼,
蛙吟鹿鳴唤佛心。
~畢勇
七,
七绝 步韵和《鸳鸯湖櫂歌之六十三》
历经弹雨冒枪林,
解救民难出水深。
座座陵园英烈地。
丰碑铭志刻丹心。
~党延林
八,
《夏夜柳塘漫步偶成》
一泓清泉倚柳林,
月下蛙鸣应和深。
风舞树影摇遮眼,
散心随步步随心。
~刘家友
注:随步,信步。
九,
《山行即事》
北上香山看枫林,
漫山红叶属秋深。
风光无限迷人眼,
今日方知小杜心。
~刘家友
注:小杜,即杜牧。
十,
《初夏曝书亭》
名园佳木一片林,
曲径通幽翠色深。
漫步其中可养眼,
倚坐书亭更静心。
~王杏芬

十一,
《忆童年池塘》
池边独木难成林,
微波荡漾碧水深。
四周芳草绿满眼,
三两荷花醉人心。
~王杏芬
十二,
《夏夜幽境》
布谷声鸣灌木林,
月下清潭碧水深。
远山朦胧抬望眼,
信步小径酿诗心。
~王钧
十三,
《读书心得》
修养问道选书林,
孔孟四书五经深。
毛选著作达民意,
墨香史迹育人心。
~奚永良
十四,
《清早王店吃阿能面》
清脆鸟鸣河边林,
远上王店马路深。
阿能面馆望穿眼,
土烧鳝丝醉吾心。
~许海松
十五,
《春游勺园》
赏景游春逛园林,
亭台水榭曲径深。
攒花簇锦摇招眼,
草木无情人有心。
~刘家友

十六,
《月下慢步于丛林》
贫居老山郁丛林,
不知夏夜几时深。
群星闪烁浑浊眼,
月影陪我孤独心。
~王钧
十七,
《漫步幽林》
郁郁青草漫幽林,
花香引路渐入深。
红阳沐梢迷双眼,
拂面凉风陶醉心。
~周亚松
十八,
《石园》
和鸳鸯湖棹歌第六十三首
主人精心造园林,
小桥流水柳荫深。
不辞辛蒙常寻觅,
奇异怪石挂在心。
~寿荣棠
十九,
《豪门》
朱门画壁翠竹林,
后院花园小径深。
异景奇山尤赏眼,
芬芳沁肺醉人心。
~王相龙
二十,
《绿水青山》
和鸳鸯湖棹歌第六十三首
绿水青山摇钱林,
金山银山藏得深。
党的政策来引领,
脱贫致富得民心。
~寿荣棠

二一,
《美不胜收风景线》
万岳峥嵘遨书林,
寤寐思服入境深。
隽语箴言亮慧眼,
含英咀华润诗心。
~孙丽红
二二,
《庚子腊月全城防控科技助力》
嘉禾防控布城林,
疫战新冠反思深。
机器智能科技眼,
特勤日夜保安心。
~夏立梅
注:在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留观点,智能机器人小米正式上岗,开始为这里的留观人员提供服务。
二三,
《烟雨花园改造》
小区分段植新林,
鹊跃花坛草木深。
烟雨苑春香暖岸,
熏风摇翠满清心。
~夏立梅
注:庚子三月起,烟雨社区一期花园规划改造,增添了不少草木花树!一派生机盎然~鸟语喧声!
二四,
《春月偶入范蠡湖》
飞絮飘湖隐竹林,
金明寺静锁门深。
沉鱼落寞梳妆镜,
蔓架朱藤抚慰心。
~夏立梅
二五,
《游击战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潜密林,
敌驻我扰埋伏深。
敌疲我打寇懵眼,
敌退我追必胜心。
~孙丽红

二六,
《夏荷》
初夏高柳鸟栖林,
风拂荷叶碧绿深。
野塘蛙叫鼓二眼,
荷花苞蕾長一心。
~范永林
二七,
《寂寞难耐》
山雨欲来风穿林,
阴云密布天色深。
眺望远山云遮眼,
风雨难疏寂寞心。
~王钧
二八,
《刘姥姥进大观园》
高官私家大园林,
富丽堂皇庭院深。
姥姥渐愈迷花眼,
天上人间两样心。
~孙丽红
二九,
《鸳鸯风雅》
几幅田园彩绘林,
手工装裱见功深。
才高泼墨风骚赋,
引棹鸳鸯画素心。
~夏立梅
三十,
《红场喷泉春夜醉》
歌声震撼醉塘林,
闪烁荧灯破暮深。
炫舞喷泉光彩照,
濛濛垂柳荡春心。
~夏立梅

三一,
《闲步林间》
双飞紫燕穿柳林,
花径小道蜿蜒深。
透叶骄阳耀媚眼,
风光旖旎醉我心。
~王金泉
三二,
《漫步春色》
比冀飞莺转茂林,
蜿蜒小道绿丛深。
花枝招展阑珊夜,
谁醉玲珑一点心。
~夏立梅
三三,
《鸟的天堂》
南国榕树独木林,
天堂鸟儿住的深。
你飞我腾看花眼,
清晨鸣翠好欢心。
~许海松
三四,
《早春》(同韵诗唱和)
春雨绵绵入梅林,
小桥流水曲径深。
满枝素颜羡双眼,
冰清玉洁沐尘心。
~饶顺善
三五,
《游子吟》
屋边独树难成林,
院内老井水不深。
游子门前寻锁眼,
山后墓下哭孝心。
~吴永强 2020.5.12

三六,
《海宁尖山新颜》
尖山鼠尾树成林,
沧海桑田草木深。
桃杏李梅迷尔眼,
小康幸福乐陶心。
~姜惠民
三七,
《饰品店》
饰品名店胜琼林,
款款物件皆高深。
精美华丽看花眼,
设计独特慧匠心。
~王杏芬
三八,
《独树成林》
谁言独树不成林,
唯有千年榕树深。
任是参天遮望眼,
盘根厚土本同心。
~冯书芳
注:独树成林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区打洛镇边境贸易区内。
三九,
《柳絮咏》
柳絮纷纷不见林,
堪怜咏絮叩触深。
多愁善感泪满眼,
柳花院落似无心。
~钱中良
四十,
《图书馆》
图书馆似大森林,
树树高大枝叶深。
进入森林不走眼,
但求养身又养心。
~谢复根

四一,
《题图》纯粹打油
金鸳独立眺仙林,
却是银鸯藏得深。
望穿秋水不眨眼,
不知何时获芳心。
~王红伟
四二,
《乡村》
江南乡村翠竹林,
碧碧河水清又深。
恰似水墨画养眼,
青砖瓦房喜悦心。
~顾惠玉
四三,
《童年的江南记忆之四十五——忆家乡》
遥记新篁修竹林,
犹忆老家水清深。
石板小街又八桥,
曾经沧桑铭记心。
~王永林
注:儿时记忆中的老家新篁就是因竹园甚多而得名。现如今,昔日茂盛的竹园、清澈的河流、整齐的石板路和繁华的小街已荡然无存,只剩下苍凉的八桥(北廓桥、俞家桥、青龙桥、流泉桥、中桥、洋桥、太平桥、南星桥)还在故土守望。
四四,
《庚子初夏,登长岛九丈崖有感》
九丈崖边石如林,
绝壁直立海更深。
鬼斧神工景迷眼,
奇雄险峻惊我心。
~黄新坦
四五,
《相思泪》
相思如树郁成林,
分隔两地苦恋深。
每翻书信泪糊眼,
海枯石烂不变心。
~黄新坦

四六,
《迷人春色》
青青松柏郁成林,
烟笼翠岗径自深。
满坡春色迷人眼,
暖风微醺落花心。
~黄新坦
四七,
《塘栖枇杷》
塘栖枇杷郁成林,
名扬天下渊源深。
汁多味甜啖惬意,
畅吃采摘尽欢心。
~黄新坦
注:塘栖枇杷,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千年古镇塘栖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形美观、色泽金黄、果大肉厚、汁多味甜、风味独佳,为初夏水果中的珍品,深受消费者喜爱。200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塘栖枇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据史书记载,早在隋代余杭就开始种植枇杷,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四八,
《马家浜文化遗址》
石骨遗存堆如林,
江南文化渊源深。
千年青菱尤入眼,
历史古迹撼人心。
~黄新坦
注:马家浜文化遗址,在嘉兴市南湖区城南街道马家浜村。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年代距今约7000年。发掘出兽骨、石锛、砺石、石斧、骨镞及各种陶片。值得一提的是还发现了碳化无角菱。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内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了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源头。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2001年6月,嘉兴马家浜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社千年大纛悬,
诗词唱和谱新篇。
鸳鸯湖上精魂在,
紫气红霞散满天。
鸳鸯湖诗社〈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嘉兴书画社)〉作为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古社“,是最早倡议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的全国三大诗社之一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五号团体会员单位。是秀水诗派、浙西词派、鸳湖画派、檇李书派、嘉禾印派之开宗立派的民间社团组织并使之薪火相传之。鸳鸯湖櫂歌是鸳鸯湖诗社的镇社之宝。
鸳鸯湖诗社是以汉晋唐宋明清以来嘉兴九十三家名门望族的世系血脉为骨干脊梁,在嘉兴的清门硕望和文人雅士中以及工商业者等各个阶层里传承不绝的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渊薮的地域特性极强的纯民间自发形成并长期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学术性、联谊性、公益性群众艺术组织和公共合众文化机构。
鸳鸯湖诗社肇始于汉武帝时的嘉兴鸳鸯湖(南湖)畔,每年农历六月廿四荷诞日也是鸳鸯湖诗社社诞之日。创社诸贤有严正、严忌、严助、朱买臣等皆以汉赋闻名于世。
嗣后,晋有陆云、陆机,唐有丘为、顾况、陆贽、刘禹锡,宋有朱敦儒、陆游、岳珂,元有吴镇、盛懋,明有项元汴、项圣谟、李日华、谭贞默、柳如是,清有朱彝尊、钱载、张廷济、张子祥、杨伯润、蒲华、许景澄、李善兰、沈曾植、金蓉镜、王甲荣。高士诸贤都留名于志书之中。
近现代以来,更有盛沅、陈澹如、高可安、汪胡桢、王蘧常、谭其骧、朱夏、钱君匋、张振维、沈侗廔、谭建丞、宋清如、许白凤、周振甫、庄一拂、许明农、岳石尘、吴藕汀、钱筑人、杨锦耆、凌云、金庸、程开甲等等。俊彦硕儒代代相传,乡贤名流生生不息。
故其不以世事沧桑而湮灭,也不以人事代谢而消亡。
明清以降,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就盛传道:
一,“中国的一半文人在浙江,浙江的一半文人在嘉兴(地区),嘉兴的大半文人都在鸳鸯湖诗社。”
二,“不入鸳鸯湖诗社者,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
三,“世界印学看西泠,中国诗学看鸳湖。”
敬请大家联络邀请众多志同道合的爱好文化艺术的能人雅士聚集汇合在我们这个鸳鸯湖诗社社群中,一起畅谈文学,聊叙艺术,不亦乐乎!
鸳鸯湖诗社社联:
一,
有暇与鸿儒談笑,
無事同白丁往来。
二,
檇李有诗应看我,
鸳湖无櫂亦放歌。
三,
风月无边鸳水社,
棹歌十里曝书亭。
鸳鸯湖诗社现任之首脑:
荣誉社长:
钱正英
艺术顾问:
刘江
鸳鸯湖诗社社长、艺术总监:
褚元强
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社长:
吴蓬
鸳鸯湖诗社法律顾问:
浙江兴嘉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