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碑长青 6
文/三木秉凤(周凤森)
王杰小学
(6)
位于鲁西南大平原的金乡县域自古就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地方,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群众基础一直很好,我党很早就在此地开展各种革命活动。早在1925年,金乡县高河镇马家村的马希文在济南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在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成为大革命时期金乡人民的早期英雄。1927年金乡学生翟子超、扬一辰也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二人由于表现突出,后来被我党委派到金乡老家从事革命活动,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员骨干壮大革命组织。1936年12月,金乡县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38年2月金乡县又建立起一支百余人的抗日武装组织,1940年3月在湖西成立了金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截止抗日战争结束时,金乡县已经发展党员达二千余名,全乡境内革命热情高涨。1948年8月,平原解放军攻占金乡县城,金乡全境彻底解放,该县被并入了冀鲁豫解放区,划归平原省湖西专区管辖。当人民解放军开进金乡县城时,刚刚解放的金乡县其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各级党及行政组织。这样,离金乡县城不远的华堌村就和附近几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共产党员王恩地被推选为这个行政村的第一任村长。

自冀鲁豫解放区建立以来,解放区政府在区内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当时的解放区政府为了消除文盲,提高群众素质,就大力推动教育事业,设立各种“识字班”,而在有条件的地方直接建立学校,开展全民教育。这样,在华堌村设立小学也就提上了村议事日程。一天,村长王恩地找到了王廉堂,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廉堂,咱们金乡已经完全解放,金乡人民也翻身做了主人,现在上级非常重视教育,各行政村都在开办识字班,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我们华堌村也准备筹建小学。廉堂,咱们村地理位置优越,南临县城,与周边几个村关系和睦,上边已经同意在我们村筹建村立小学,为此行政村专门开会研究了学校筹备事项。大家一致认为,你是咱们附近几个村里有名的文化人,行政村班子开会同意委托你筹办咱们的村立小学,我这次找你,就是请你拿个办学方案!”王廉堂听完村长的话,稍微沉默了一会,然后对村长摇了摇头,表示有些为难:“村长,你应该了解我!我是在私塾学堂里读过几年书,若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还行,若让我主持筹备建立学校,这么大的事,我怕才疏学浅,担当不起,如果辜负了大伙的期望,我就更无脸见乡亲父老了。王村长,大家都知道我当了一年国民兵兵,虽说是被国民党抓的丁,不是自愿当的兵,但这也会影响到我的威信。我非常感谢村长的好意和信任,让我做个教书先生辅导学生还可以,筹备村立小学这样的大事,我确实胜任不了!还请村长是另请高明!” 王廉堂说完看了村长一眼,有些愧疚地低下了头。王恩地明白了王廉堂的内心顾虑,他走近一步,拍了拍王廉堂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安慰道:“廉堂,我从小看你长大的,你啥事也瞒不了我,你在金乡当兵,本来就是国家党来咱村里抓的壮丁,干了一年你就偷偷逃了回来,这一年来你既没杀人也没放火,干干净净地做了一年文书,这一切村里人都很清楚,我们也去调查过,你没有任何污点,非常清白!相信群众不会有什么闲言碎语的!另外,你家祖祖辈辈家风很好,你的人品和你做过的好事,老少爷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都有一杆秤,亮着呢! 廉堂,你也知道,我们附近几个村联合筹办村立小学,这几千号人中数来数去就你肚子有些墨水,办学这事非你王廉堂莫属!你不要推辞!你的学问是几个村里顶尖的,你的品德也是大家公认的,你就放下思想包袱,筹办学校的事就这么定了,这也是组织决定!有什么困难,组织和你一起抗着!时间不等人,马上就到秋后农闲了,这件事还要抓紧,不能拖拉了!” 王村长的话,句句在理且又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商量余地,王廉堂也就不好再推辞什么了。

听说村里要开办学校,让小孩们读书学习,还让大人们识字认数,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有一个村民叫王遵训,他是村里的积极分子,听说办学后立即找到王村长,主动要求把自己的院子腾空出来做学校。然后又找到了王廉堂,要求参与建校事宜。这样,王恩地村长与王廉堂就共同确定临时村立小学设在王遵训的院落里,学校教室就用王遵训的房子。王遵训承揽任务后,立即腾空三间房子,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王廉堂在学校门口贴上了“解放区就是好,坚决跟党走”等红色标语。经村长授意后,王廉堂又带领部分村民搬来一些土坯,在屋内垒起几十公分高的小台子,然后在台上架起板面,这就算是教桌了。王廉堂又找到村里的王木匠,让他带着儿子连夜赶做了写字板,刷成黑色,订在讲台后面的墙上,然后又让人在黑板上方悬挂了一张大型的毛主席像。华堌村小学,在王廉堂的主持与操办下就这样有条不紊地筹建起来。

1949年秋天,华堌村小学正式开学。这天一大早,王廉堂以及村里的干部群众都集中到了这里,只见校院中央,一面红旗迎风飘扬,学校门外右侧挂着一块长形木条,上面用毛笔写着几个大字——华堌村小学。村立学校的第一批学生,都坐在自己带来的木凳上,大大小小的学生们整整齐齐地排成十几行。学校周围站满了围观的群众与家长,村民们敲着锣鼓,摇着红旗,喊着口号,热热闹闹地祝贺着自己的村办小学成立。今天,王廉堂还特意自我打扮了一下,头发梳理的干净利落,身着一袭书生长袍,脚穿圆帮青鞋,显得既端庄大方又斯文尔雅。王恩地走到学校中央,大声说:“学生们,乡亲们,在王廉堂校长的操持下,今天村立小学正式了!我们请王廉堂校长讲话!”在群众的欢呼声中,王廉堂走到学生面前挥了挥手说:“同学们,乡亲们,各位家长们,我现在宣布:华堌村小学经过半年筹办今天正式开学!”院里院外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王廉堂继续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开学典礼,我首先代表学校感谢咱们区政府,感谢咱们的王村长,以及乡亲们的大力支持,让咱们村立学校的筹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既然接受这幅重担,我就不会负乡亲们的期望,全心全意办好咱们的学校…”

这个华堌村小学就是后来的王杰小学。七岁的王芳也就成为了华堌村小学的第一批学生。开学这一天,杨玉芹也特意给王芳穿上新衣,将王芳打扮得像过年似的!她亲手赶制的新书包又长又宽,小小的王芳背在身上书包都垂过了膝盖。王芳坐着小凳坐在学生中间,热闹的场景也令他东望西瞅,目不暇给,能在自己村里上学,王芳显得无比高兴。在这一批学生中,与王芳最要好又是一起玩耍长大的几个小孩王伟川、周文福等都成为王芳后来的同窗好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王芳从小就接受着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培育他坚强意志与高尚品德至关重要,毕竟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思想核心!文以载道,百年树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由之可见一斑。近百年来中国大量引入西方社会的知识教育,导致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平衡被完全打破,也导致民族文化自信逐渐丧失,很多人崇洋媚外,自愿出国接受西方知识教育。然而单纯知识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正在显现,有知识而无文化这已经成为当前知识分子的普遍现象,将知识科技用于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中央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应当再次反思,人类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增加知识储备还是提高文化修养?自古以来,东方教育以文化教育为主,以知识教育为辅,一切教育首先是教如何做人的教育,其次再教如何做事!人类社会的教育顺序绝对不能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于山东潍坊,工作济南,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自信。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