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
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学生手册
前 言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临沂市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罗庄区委区政府和教体局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临沂湖南崖小学坚决把校园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做好开学演练,健全学校、年级、班级、学生(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制度,责任到人。推进工作落实,全力做好师生返校开学各项准备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综合研判当前疫情发展新态势。在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全体教职员工倾情付出,全面打造网上精品课堂,努力强化家校共育措施,把握学校“开学前、开学后、疫情突发时”三个关键时间节点,锁定“学生、家长、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人群,围绕“健康监测、校园管控、物资保障、隔离观察、日常教学、环境整治”等重点方向,严格履行防控责任、熟悉疫情防控流程、做好课堂防控教育、如实报告出行动态,建立一套责任落实到位、监测排查到位、监控管理到位、环境整治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应急处置措施到位、复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到位的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后勤保障,积极为复学开课、学生返校做好充分准备。保障学校开学前后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我们坚信,经受住这场考验的中国,必将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而我们也一定不忘初心,和衷共济,无惧艰险;践行使命,立德树人;熬过最难的时光,办好罗庄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生“六做到”
第二部分 学生篇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与预防
(一)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1.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途径
2.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症状
(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预防第一招:戴口罩
2.预防第二招:勤洗手
3.预防第三招:开窗通风,勤打扫
4.预防第四招:避免交叉感染
5.预防第五招:提高免疫力
二、开学前的准备
(一)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学习
(二)明确开学注意事项
(三)准备开学物品
三、开学第一天
1.上交健康记录卡
2.参加开学第一课
四、学生一日常规指南
(一)上学
(二)上课
(三)课间及课外活动
(四)就餐
(五)值日
(六)离校
(七)应急处理
第三部分 附件
学生一日常规流程
学生“六做到”
1.学生做到疫情期间减少外出、不走亲访友,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2.学生做到在校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饮水,不随地吐痰。
3.学生做到在校期间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配合疫情排查,主动报告信息。
4.学生做到分时错峰用餐。进入食堂前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进入食堂后,洗手,固定就餐点,不面对面就餐。
5.学生做到坚持体育锻炼,注意用眼卫生,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6.学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主动通过主流媒体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和防控知识,积极应对。
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学生篇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与预防
(一)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非常普通的一类病毒的统称,武汉暴发的2019-nCoV 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系统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 2003 年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发生在冬季,都起源于人与野生动物接触,而且都是由冠状病毒导致的。我们人的身体里本来是没有冠状病毒的,它很可能来自于蝙蝠。在从蝙蝠传染到人身上的过程中,别的野生动物也可能是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
(獾) (蝙蝠) (竹鼠)
1.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途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飞沫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气、喷嚏或咳嗽时,病毒经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后可引起感染。
接触传播:易感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携带病毒的分泌物、血液、体液或排泄物时,有可能造成感染。
气溶胶传播:由蛋白质和病毒组成的飞沫核,以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形式进行较长时间较远距离的传播。
2.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1-14 天,多为 3-7 天。
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头疼 浑身酸痛 发热 寒战 流鼻涕 干咳 呕吐
(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预防第一招:戴口罩
推荐佩戴的口罩种类是 N95 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
佩戴口罩方法:
(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5)如果要摘下口罩,用手指直接触碰两边的带子,不要用手触碰口罩的正面/外面,避免手沾染病毒;
(6)口罩不能两面换着戴,也不能上下换着戴;
(7)摘下的口罩,由内向外折叠好放在袋子里封闭好再扔掉;
(8)摘下口罩后应立即洗手。
使用后的处理:
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但佩戴 4 个小时后口罩会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防护性能降低,建议更换新的口罩。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即可。如果是疑似病例或患者佩戴过的口罩,不能随意丢弃,这些口罩要被当作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有严格的处理流程,确保其不会重新进入市场流通。
2. 预防第二招:
勤洗手 在咳嗽时、打喷嚏后、准备食物之前和之后、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接触粪便后、照顾生病的人之后、接触不干净的东西后,我们都要及时洗手。
正确洗手方法:
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要想达到彻底清洁双手的目的,必须做到“七步洗手法” ,即“内”“外”“夹”“弓”“大”“立”“腕”。
第一步(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 洗手腕及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建议用干毛巾或质地比较好的餐巾纸擦手,毛巾要每天清洗,根据具体情况更换新的毛巾。
3.预防第三招:开窗通风,勤打扫
(1)尽量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家中空气清新;
(2)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定时开启空气净化器;
(3)建议每天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4)所在房间通风时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受凉;
(5)每星期最少清洁家居环境一次。
4.预防第四招:避免交叉感染
在咳嗽和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被喷射、散布到大约 2 米范围内的空气中,周围的人可因接触到这些飞沫而被感染,因此要注意:
(1)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用手肘弯处遮挡自己的口鼻,打完喷嚏可以用酒精对手臂弯处衣服喷洒消毒,自然晾干,一定不要直接对着人打喷嚏;
(2)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3)勤洗手。
(4)不要随地吐痰。吐痰要用纸巾包好,再扔到垃圾桶里。
5.预防第五招:提高免疫力
均衡营养、经常锻炼身体、按时睡觉、保持心情愉快。
二、开学前的准备
(一)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学习
1.关注疫情发展,正确认识疫情,明确防疫措施,做好自身防疫。
2.开学前 14 天居家隔离,下载健康卡登记表并做好每天体温测量和健康上报工作。
3.禁止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和未过隔离期的学生返校。
4.开学前做好规律居家学习、锻炼身体等。
5.开学前一天反思居家学习状态及效果,做好开学规划。
(二)明确开学注意事项
开学前,仔细研读学校下发的疫情防控工作学生指导手册,明确开学时间及开学时注意事项。
1.返校时上交本人签字的《临沂湖南崖小学学生安全承诺书》。
2.学生自行车停放有序。
3.学生返校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不允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学校实行严格管理,上课期间一律禁止出入校门。
5.开学前一天参加线上班会,了解返校流程、校园行走路线及注意事项。
(三)准备开学物品
1.备好足量口罩(至少 2 周用量)
2.独用杯具、纸巾或消毒纸巾等。
3.自带干净塑料袋(就餐时需要将口罩放入塑料袋中)
三、开学第一天
1.上交承诺书。
2.参加开学第一课。
四、学生一日常规指南
(一)上学
1. 入校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允许返校。若有发热、乏力、干咳、气粗、胸闷等症状,不允许到校,向班主任请假,并及时就诊。在家休养期间,每日上报身体状况。
2.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车上物品。
3.入校时间:(另行通知)
4. 入校路线:(另行通知)
(二)上课
1.教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不提倡使用空调。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
2.课桌椅保持间距最大化,课中鼓励自主学习,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3.音乐课以欣赏、学习乐理知识为主,体育课上减少运动量,保持适当、适度运动。
(三)课间及课外活动
1.教室保证每个课间通风,保持教室卫生清洁,不在公共场所吐痰。
2.上下楼梯保持适度距离,不拥挤,靠右行,不触摸楼梯扶手。
3.在校期间必须佩戴口罩,杜绝课间追逐打闹,人与人之间保持 1 米以上距离,不到其他班级串门,保持适度活动。
4.保持勤洗手、多饮水,不吃零食。
5.上厕所时有序排队,保持 1 米以上距离。上厕所前后均需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四)就餐 (另行通知)
就餐方式
1.一年级全部在教室配餐,由餐厅人员安排专人配送。
2.六年级全部在教室配餐,由餐厅人员安排专人配送。
3.其余年级学生就餐分三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方式提倡学生自己带餐;
第二种方式回家就餐,回家就餐的学生需签订承诺书;
第三种方式是校内就餐,校内分两个场所就餐,一个场所是依据教室面积确定班级就餐人数在班级就餐,由学校餐厅人员通过规定路线由专人负责送餐并回收餐具,每班由学校政教处安排一名负责任的任课老师跟餐,学校安排教干进行巡查监管;第二个场所是餐厅依据剩余学生数根据餐位安排学生到餐厅就餐,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和间隔一米的要求由班主任带领学生进入餐厅并负责全程跟餐,学校安排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干和教师分别负责不同的就餐区域进行监管,餐具统一由工作人员分发,禁止自行取用。
3.就餐要求
安全就餐:回家就餐的学生来回途中佩戴口罩;在学校就餐的排队依次间隔进入餐厅就餐,餐厅设置入口与出口,学生同向就餐,进入餐厅后禁止说话;就餐时保持距离、选座时不扎堆、分散就坐、快速就餐;餐毕净桌面,迅速离开。
洗手消毒:就餐时加强个人卫生,学校提供有洗手液和肥皂,餐前请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五)值日
1.教室里按照班级值日划分,值日生做好每日班级室内外卫生打扫,要求桌面整洁、地面无垃圾、桌椅无污渍。
2.教室内垃圾桶需及时倾倒,废弃口罩倒在学校指定位置。
3.教室内每天至少打开教室门窗通风 4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早晨到校后协助班主任开窗通风 30 分钟,大课间时间开窗通风 30 分钟,午间开窗通风 30 分钟,下午亮眼操时间开窗通风 30 分钟,视天气及污染程度可以适当调整开窗时间或频次。
4.配合班主任做好教室每日两次消毒工作(中午放学后和下午放学后),学生个人做好自我消毒。
(六)离校 (另行通知)
(七)应急处理
1.若发现自己或同学有发烧、干咳等症状,不要惊慌,做好自身防护,及时上报任课老师和班主任。
2.当经过隔离治疗痊愈的同学返校时,同学们不要惊慌,不嘲笑、不诋毁、不歧视同学。
学生一日常规流程
在家自检,无症状者方可到校上学;
洗手,佩戴口罩
在校门口配合体温检测
体温正常进入学校
配合老师进行晨检
上课 (课间不拥挤、不交谈)
就餐 (根据班主任安排就餐,回家就餐 者佩戴出入证和口罩,自觉排队外 出)
体温异常或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有家长接送,无家长接送
值班人员登记晨检,劝返、嘱咐及时就医并按医疗机构指引处
理,通知班主任追踪诊疗病情。校门口留观室暂留,二次确认体温,做好登记。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接回就医,并追踪诊疗病情。体温异常或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跟随老师转移至隔离观察室,联系家长, 配合学校工作。
离校 (按照规定时间、规定路线离校, 不得在校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