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裕村“蜂蜜”和“菊花茶”
作者 王安德

2020年是全国精准脱贫的最后一年,带着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和感情,我走进了共裕村的“中蜂园”、“菊花园”,亲身体验板桥镇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工作指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依靠包联部门的共同协作,依靠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的艰苦努力,依靠社会各届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大力发展农村、农民产业,打造共裕“蜂蜜”和菊花“茶”,走切实可行的扶贫脱贫之路,使全市困难户和贫困人口最多的板桥镇共裕村实现了脱贫摘帽,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2018年3月,韩城市公安局扶贫干部王静由她的扶贫板桥村,调到了条件艰苦、贫困户相对较多的共裕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又带来了六名扶贫帮手,人称“七仙女”。为了便于扶贫工作的开展,王静的肩上又挑起了扶贫工作队长的重任。
两年多的时间,共裕村“两委”一班人,立足村情谋发展,创新思路求突破,寻找问症结下猛药,脱贫致富奔小康。使这个“四村”合一的烂滩村,首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起过十万余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贫困村的成功摘帽,调动了大家的内生动力,为了让贫困户走出困境,他们在产业扶贫上做文章,因地制宜,寻找切实可行的发展产业之路,扶贫干部与村两委会帮助66户贫困户制订了具体可行的脱贫措施。
投资120万元,发展中蜂养殖项目,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1000多元,持续三年时间,投资50万元,发展菊花茶种植项目,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分红500元,共计五年。投资260万元,建设220kv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在扶贫路上,共裕村入库项目三个,投入资金500万元,并在传统蜂蜜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创新,研发出随时随地能携带的“蜂蜜水”饮料。
“扶要扶到心坎上,帮要帮到点子上,”
这是韩城市所有扶贫干部的共同愿望。

中蜂养殖产业三个示范园区分别位于共裕徐家底村、马匣村、峰川村,共占地面积为100亩,总投资300百万元,引进“知名龙头企业(西安众天蜂业集团)十个人才”,以“党建十龙头企业,十村集体经济,十人合作社,十人才十贫困户十农户”的发展模式,龙头企业领着农户跑,开启龙头产业众天峰业以企业发展扶贫效应带动村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目的。
菊花茶种植产业扶贫示范园,位于共裕村裕蜂徐家底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200万元,以创新“并跑”模式,发展菊花茶种植产业扶贫示范园,采取“党建”十新型培育项目,十村集体经济,十合作社十合伙人十党员+贫困户+农户“的模式,合作社与贫困户、农户等合伙一起跑起来,村集体经济统筹,合伙人入股,以合作模式进行统一培训、规化、管理、发展壮大,肩并肩走共同富裕之路。壮大村集体经济,面对脱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板桥镇党委、政府带领共裕一班人,认真分析贫困现状,解决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技术滞后、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大胆探索,”跳出小圈子,建立产业园,培育新型农业产业,集中发展特色产品,“的产业扶贫园区模式,“紧紧依托共裕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共裕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生产技术、加工处理和品牌销售中的优势,贫困村产业扶持资金跨村集中抱团发展,”。
共裕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艰难地走了过来,在这扶贫的过程中、发展中,有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更有“七仙女”的默默奉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努力和奋斗,韩城共裕“蜂密”、韩城菊花“茶”多次走进杨凌农博会,作为全省扶贫领域特色和拳头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为它而付出辛勤努力的扶贫第一书记王静获得了2020年全省“五四"青年奖章。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