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跳
文/田晓林
两年前,母亲得了急性心梗,住进了县医院。工作在外地的我接到消息赶到时,母亲已脱离了危险。看到她蜡黄的脸,听到她低弱的声音,我扭过头去任泪水唰唰流下。我不敢回头,一怕让她看到加重病情,更怕看到她那期盼的眼神。
在外地终日忙碌,很少能和母亲聚在一起。也只有这时,我才能‘被迫’来到她的身边。假如不是治疗及时,假如不是医术精湛,假如......不敢再想下去了,我真的愧对母亲。

接下来的日子主要是静养,母亲的身体恢复得很快。第三天就能坐起来自己吃饭了,但吃的很少,剩下的都让我吃完。她静静的看着我吃,一抬头,看到她的眼睛正看着我,眼神那样幸福、那样慈祥、那样满足。我的心猛地一跳,记忆随着心跳拉回到了三十年前的一个夏天:那年我五岁,天阴的特别厚,母亲用自行车带我去十多里外的镇上去换粮食。中午粮食没能换好,外面下起了雨,很大。母亲买了五个包子和我坐在食堂里吃。我吃了四个,她看着我,很高兴的样子。现在回忆起来,她当时眼神也是这么幸福、慈祥、满足。可她只吃了一个包子,能吃饱吗?可她依然特别高兴,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啊,扪心自问,这种爱,我们对母亲做得到吗?
母亲康复出院的这一天,妻子给母亲买来了一套新衣服,这种细心是我不会有的。换上衣服,看着我们,她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依旧是幸福、慈祥和满足。我的心猛地一跳......

毕业后第一次外出,母亲临行密密缝,千叮咛万嘱咐。当时听得我都有些不耐烦了,对她说:‘行了,都知道了。’现在的我,每次临行前,行李都是妻子给打好。不变的是母亲的叮咛,还有就是她总会站在路口送我。我会不停的说:“妈,你回去吧。”每次都不敢回头,我怕看到她那期盼的眼神。只有走远了,才偷偷回一下头,看到她还站在那里,拐弯儿时再回一下头,她还在那里。车载我离开了故乡,她一定还会站在那里,一定会的,我的心跳相信我的感觉。
现在的我依然在外地工作。两年来,只要电话一响,我的心就会猛地一跳,就会愈加惦念母亲。
一次次叮咛让我的人生更加成熟;一次次的感动让我幸福成长;一次次电话铃响敲响我思念的音符......
于一次次的心跳中细细咀嚼母爱的伟大,‘儿行千里母担忧,’真的是这样的!

田晓林,男,笔名:紫荆,河北南皮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词中国河北站站长,水滴文学社社长。出版个人专著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