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愁》
文/蝶鸢
走进五月, 暮春已带着眷恋缓缓离去,初夏挽着一缕芬芳款款而来。五月的风儿,越过高山的坎坎坷坷,拂去了岁月的尘埃,打开季节的门,赶走了片片鹅黄,吹开了含苞待放的花蕊,吹绿了草木山川,吹醒了挂在眉间的缕缕乡愁。
走进五月,康乃馨的芳香,牵着儿时的记忆,带着黔王老师的歌声,乘着故乡的云,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袅袅升起的炊烟里,飘着母亲的味道。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写满了童年的记忆。让我在那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寻觅着乡音乡情。在那片片油菜花里,寻找着母亲清秀慈祥的面庞。

“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叩问,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老师的歌声牵着游子的心,弥漫在故乡的上空。闻着热土的芳香,亲情在血脉里滚动,泪水在乡音里流淌。妈妈呀,你可知道,儿女的心肠?怎能忘记您十月怀胎的艰辛,怎能忘记您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怎能忘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怎能忘记“十年寒窗苦,母伴儿度岁。”走遍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母亲您那温暖的怀抱。
曾记得,您头顶着烈日在田垄上耕作,稻谷的清香围绕着您,野花的芳香袅绕在您的身边,汗珠里流淌着希望和坚强。为了儿女们的温饱,你独自吞下所有的苦,日夜操劳,皱纹里绽放着花朵,目光里充满着期望,您用无私的爱温暖着儿女们的心窝窝。
母亲的节日,总会想起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母亲啊,今天的我,踩着您的足迹,伴着老师的歌声,在绿水青山,田野河畔寻觅着童年美好的回忆,可是却再也寻不到您那熟悉的身影。而今,您在那片荒草守护的小屋里,能否听到儿女们的呼唤?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故乡是一杯浓茶,在黄昏的夕阳下慢慢啜饮。那浓浓的乡愁,也是一杯甘醇的美酒,在冷凛的寒夜里温暖着寂寞的心田……

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乡愁是母亲的翘首期盼,是我深夜的无眠;乡愁是母亲鬓边的华发,是我缠缠绕绕无法忘却的思念。乡愁是故乡那轮皎洁的明月,这端是思念,那端是牵挂。在每一个月圆月缺之夜,凝望家乡的方向,不知不觉地吟唱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感伤。
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是啊,长在游子心中的乡愁,已根深蒂固,血脉相连,代代相传。
每一次走进故乡的老屋,乡愁都会悄悄地爬上眉宇间,因为那里有我们童年的欢声笑语,有母亲烧的香喷喷的饭菜,有父亲伟岸而沧桑的父爱,有我们温馨的回忆,梦里的惆怅,有我们对故园深深地眷恋。

都说乡愁是“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一生情。”一碗水里捧起母亲甜甜的微笑,一杯酒里盛满父亲深沉的爱,一朵云里藏着天涯海角的思念和牵挂,一生情却种在游子的心灵深处。乡愁里装满了家乡的绿水青山,父老乡亲的浓情蜜意,承载着蹉跎岁月里浓浓的乡情。乡愁里记挂着父母的身影,蕴藏着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原生态的乡愁,它是希望的孕育体,亦是一种新生的力量,神奇而生生不息的力量。
故乡是一幅画,质朴,清新,是我们历久弥新一生的牵挂。乡愁更是黔王老师心中的歌,情真意切,声声清远,如泣如诉。乡愁从远古走来,从唐诗宋词中走来,从文人墨客的诗文里走来,从远离故土的游子心中走来,共同唱着中华母亲的赞歌,汇入长江,黄河,奔流不息……


【作者简介】蝶鸢,原名:任淑媛,毕业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学院 ,哈尔滨呼兰作家协会会员,大东北诗刊总编,天下文学传媒责任编辑兼主编,作品发表于《大东北诗刊》《中国当代诗歌作家》《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中华诗词集萃》《雪藻兰襟》《北方诗人》《萧乡文学》等纸媒及各大网络平台,报刊,杂志等!
【艺术家简介】黔王,原名向开顺,中学音乐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音乐艺术教育和管理工作,系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怀化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洪江市音协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