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感恩母亲
渝陇之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母亲节,年年思母亲,今逢节日更思念。
“酒干倘卖无,没有天
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每次闻听此歌曲,都会让我热泪盈眶,儿时与母亲的过往恩情就浮上心头。
记得我在五,六岁时,我的家就住在马路边,离解放军第十八军某师部不远。军车经常从门前绝尘而过,威武霸气,让人钦佩又羡慕。耳濡目染了大人们对军人议论的口碑,心目中有了长大了想当一名军人,当一个军官的愿想。这个愿望像山崖上的树根,深深扎在了心底。有一天,母亲指着一辆驶过的军用卧车对我说“云才呀,军官多威武啊,坐小卧车多舒服啊!你长大后要是成为一名军官就好了。”我当即对我母亲说,我长大了要当一个军官,开上小卧车回家来接你去部队享福。
数十个寒暑往来,不知是小小心灵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还是小小心灵始终不忘初衷的坚持,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十八岁时,由一个应届中学生光荣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入伍后,始终不忘小时候对母亲的承诺,要当一名军官,让母亲坐上军用卧车。于是,入伍后动力十足,自身不断努力奋斗,经过军队组织和首长的培养,成为一名军队单位的主官。
几十年漫长的服役期间,母亲为了支持我在军队安心服役,做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承受的奉献。
报喜不报忧,是母亲支持我的一贯态度。母亲多病,处于半瘫痪状态,需要母亲长期照料。家庭孩子多,五姊妹,弟弟妹妹都还小,母亲不顾自身高血压和胃病的病痛,把家里的所有负担都扛在肩上。家里有困难不告诉我。母亲自己病了,从来没有在来信中提起过。每次通信,都是报平安,说喜事。每封信里,都要教育我要听首长和组织上的话。工作与学习上要不怕苦,不怕累。。记的二零零四年春节期间,母亲胃溃疡出血住院,医院下了病重通知书。得知消息的时候,我正在执行战备值班。不能离开部队。母亲在电话里极力反对我返回去探望她,坚决不让我离开岗位。直到第二年三月溃疡还在排黑便,我才让家里人护送来单位。在我精心治疗下,终于使得母亲的溃疡出血痊愈。在母亲和全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逐步取得了进步。多次荣立三等功,评为科技干部标兵。获得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荣誉称号。获得十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科研论文和业务著作成果也颇丰。这都是拥军母亲支持和培养的结果。作为单位主管,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上给配置了军用小卧车。
此时,小时候给母亲许下开小卧车接她的诺言时时萦怀心中。可是部队离家很远,上千公里。怎么也不可能为了小时候的一句诺言私自带车回家呀!军人的信念是以坚守岗位为天职。儿子也深知母亲是明大义,懂大理的人。再说,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一句孝顺讨悦母亲的诺言,也许,母亲早就忘了。于是,无论春夏寒暑往来,无论节假日过往如云烟。我都坚守岗位,忠于职守,静等诺言如花果那样成熟而蒂落的到来。也许,也许真是小时候对母亲的诺言还摆在上帝面前的供桌上,上天不忍心让小小心灵的诺言有失。一切,诺言如花果成熟那样,瓜熟蒂落。
二零一五年,上级在宝鸡市的解放军某医院召开了一个医院工作现场会,同时安排我在大会上作一个先进管理经验发言。会议快要结束的头天下午,我接到父亲住院病危的通知。我立即安排妻子和儿子连夜乘坐火车赶回家里先行照顾看望病危的老父亲。第二天,会议结束后,我立即把父亲病危的通知报告给上级首长。首长问明情况,给予安慰后,马上批准我带车返回家里。当夜,我带车连夜翻越秦岭山脉,第二天上午路过成都市时恰遇警备区执勤人员。按规定,军车跨军区行驶,需要大区运输管理部门提前通告给途经路过的军区。但警备区执勤的带队上尉干部了解是父亲病危后,立即指示放行。第二天下午心急如火地赶到了家里,立即驱车赶往父亲所住的江津区医院。父亲已不醒人世,医院又一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看着老已垂危的父亲,心酸至极。我和妻子立即与科室主任,医生沟通,分析病情,共同制定抢救方案。皇天不负孝顺人,五天后,父亲清醒过来,病情可以出院了。父母亲分别都是八十,九十的老人了,而且常年有慢性病。当医生的儿子知道,两位老人家在世的时间不会太长了,这可能是他老人家最后能观看家乡面貌变化的机会。于是,我把父母亲两个老人接到车上,陪同到聂荣臻纪念馆,长江边的荣臻广场,江津第一座长江大桥等风景点游览。父母亲满心欢喜,坐在军用卧车上不停地观望外面,打听风景点的地名。我当时除了尽心看护和陪同外,诸如诺言之类的事,早已忘之不在心上。
返回部队一年后,父母亲二老相隔一月都相继离世。接到父母亲离世的噩耗后,噙满眼泪,于无声处想亲人,于无意时回味往事,猛然间才感悟到,原来上天也是有情有义的,我走得再远,上天没有让我偏离初衷,诺言时间隔离的再长久,上天没有让我失言。我很庆幸对母亲诺言的兑现而心有成就感。
我感悟啊,天宇云水禅机的神奇,我感谢天地有情,佛佑着童心的造化。
2020.5.9.
作者简介:朱云才,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疗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院管理系、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EMBA 。历任卫生员、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医务处主任、院长等职务,授大校军衔。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文学写作,在国内多家报刊和出版社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有《随吟集》《行云留彩》《盛世飞歌》《走马行吟》等诗歌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