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棣花的水
文/张书成

记得一位诗人说过:“山是大地的乳房,水是大地的乳汁”,我以为此话极对,不仅仅有诗意,而且很形象很生动,因而记住了这句至理名言。所到之处,我都喜欢看那里的水,不管是大海还是江河,不管是湖泊还是小溪,还有家里的水井和屋后的山泉……只要是水,我都喜欢,并且是那种发至内心的喜欢,一个人坐在河边或泉边、听河水“哗哗”地流,泉水“汩汩”地淌,思绪也就飞向远方,灵感也就随即而至,写一首小诗或短文,也就是瞬间的事了。更不用说驰骋在大海上,看海水翻卷着雪一样的浪花,上面飞翔着洁白的海鸥,任海风吹起散乱的头发,那种浪漫,那种惬意,真的难以形容,只是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宁静的喜悦……

外地再美的山水于我来说只是过眼云烟,而故乡棣花的山水对我是刻骨铭心。棣花在中国版图上虽然小得不能再小,而在我心中却很大很大。小时候,我以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就是丹江,我们把它叫做“州河”,意思是从州城流下来的大河。长大了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是井底之蛙——世界上的大江大河多如牛毛,丹江只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但无论如何,丹江于我们来说还是最大的河。这河从棣花穿镇而过,千百年来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浇灌了棣花千百亩的稻田和荷塘,给古镇增添了无限的风光和灵秀,培育了贾平凹、李长华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可以说,丹江是棣花人的母亲河,没有商山,棣花则少了浑雄,没有丹江,棣花则少了灵秀,所以说,丹江是养育古镇人源源不断的乳汁,保护丹江是每一个棣花人的天职呢!

棣花不仅有美丽的丹江,而且有几十条清澈丰满的小河和无数条小溪,它们像碧绿的玉带,像拖着长长尾巴的流星,缠绕在南北二山,镶嵌在大山峻峰和村庄里,滋润着山川间广大的土地上的庄稼和花草树木,给棣花注入了生机和灵性。丹江南岸有南沟河,西沟河,北面腰山有苗沟河、条子沟河、天条沟河、韩河、兑峪河……这些河流,共同的特点是水质纯净,清澈丰满,所不同的是养育的水生动物大不相同,苗沟河中间修有大水库,里边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鱼,还有盆口大的鳖,它们动不动爬到岸边石头或沙滩上晒盖,遇到了胆大的人,用脚把它踢得翻个身,就四脚朝天,束“爪”就缚;兑峪河长达三十多里,源远流长,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清潭,里边尽是金花瓣鱼,拿竹笼一捞,就有活蹦乱跳的鱼儿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条子沟河里不产鱼,却长螃蟹,随便从石头下一摸,便拽出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有的小碗大,有的才指甲盖大,但都鼓着圆圆的眼睛,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气;最有趣的是冬季里的荷塘,庄稼人一边挖莲藕,一边从淤泥里捡起一条条柳条鱼或黄鳝扔进桶里,那鱼就在桶里扑通不停,偶尔吹几个小泡泡;天条沟河虽说只流了二十多里,但其间的水库却养了好多河蚌,小碗大的河蚌陷在淤泥里,调皮的孩子们挽着裤子几脚下去就踩到一只河蚌,以一斤四元钱卖给从省里州里县城里来的游客,喜欢得数着票子飞跑回去显摆……这些丰富了棣花人钱袋子和菜篮子的大小河流,它们都从不同地方、不同方向注入丹江,再汇入汉江,带着山间的清新,带着山野的洁净,欢快地流过山脚,山嘴,奔涌向前,永不枯竭,成为棣花山坳间的一景,也是一股股取之不尽的乳汁呢!

泉水更是棣花的一景。棣花泉多,叫得上名字的就有九九八十一眼,泉水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不管是万湾村里的冒着伞状水花的“龙王泉”,还是天条沟沙滩嘴半石崖上“金水泉”;不管是陈家沟四亩地里一年四季飘着白雾的“温水泉”,还是苗沟河畔一串串珍珠一样的小石泉,以及散落在山间村庄里的大大小小清泉,无不给棣花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最有名的是棣花法兴寺东西两边的“二龙泉”,东边的叫“庵泉”,西边的叫“寺泉”,这两股泉水都如胳膊粗细,终年流经不断,所不同的是“庵泉”从石缝里涌出,出水口用石槽砌成龙头模样,好像一条龙嘴喷水,飞泻的泉水在龙头下如银练般注入池中,溅起雪白的水花,这泉是邻近人的“宝泉”,千百年来,一直被当地人饮用,且冬暖夏凉,喝了不生病,均健康长寿,临近居住的所有人个个都是八十岁朝上。有趣的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就住在泉边不远处,他小时候先是和弟弟来泉里抬水,稍大些,又在麦收夏忙时用瓦罐为场里干活的人们送水。对这口泉,他是情有独钟的,在他的小说《浮燥》获“飞马”奖之后,中央电视台来棣花为他拍摄专题片时,他当着一群人的面,爬在石槽口上美美喝了几口泉水,喝过抹抹嘴,一副兴犹未尽的神气,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几个北京的导演竟也爬着石槽口上喝了几口……而“寺泉”则从一堵高土崖下涌出,被人们修成了三个石头水池,一个饮用,一个洗菜,一个洗衣,然后才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渠,去浇灌稻田和荷塘。这里的泉水与别处不同,水质洁净透亮,味道清甜甘冽。冬季泉水冒着热气,夏天清凉如雪,庄稼人从地里劳动回来,洗一把脸通身爽,饮半瓢透心凉,而且不拉肚子,亦不感冒发烧。君不见,来棣花观光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无人带饮料和矿泉水,渴了,那一眼眼泉水都会让人解渴解乏,那种感觉,在都市里绝对体检不到的。所以,棣花的超市和商店里,很少见到外地的矿泉水和饮料,因为确实不需要这类东西。更何况游玩累了,渴了,随便用身边柿叶折成一把“小勺子”,舀一勺泉水来喝,霎时间会使人身心通畅,神清气爽……

我还是那句老话,哪里有水有树,哪里就是美丽的地方。套用这话,棣花既有大江,又有小河,更有无数清泉,到处绿树成荫,花繁叶茂,美不美?我就不说了,亲爱的读者走走就知道了,自己去下结论吧!
作者简介:

张书成,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歌学会会员,丹凤县作协理事。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金秋》、《先锋》、《共产党人》、《当代陕西》、《教师报》、《陕西教育》、《工商时报》、《农民日报》、《陕西农民报》、《法制周报》、《文艺报》、《商洛日报》、《丹江潮》、《山泉》、《丹水》等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数百篇(首),《万湾农家乐》、《旅游遐想》等获丹江旅游征文二等奖。部分散文、诗歌被收入《采芝商山》、《丹风文学》丛书,巳由北京团结出版社结集出版《棣花细语》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