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文学||安徽诗人刘光华(菜苔)作品《旗袍风情·惊艳古城》(散文)

旗袍风情·惊艳古城
文/安徽定远-刘光华
春光将尽又如何,定远古城美景多。
阡陌草柔铺绿毯,一湖细浪漾轻波。
嫩荷蕊绽蜜蜂舞,垂柳斜摇紫燕歌。
佳丽妆红风彩靓,韶华尽展不蹉跎。
五月好阳光,五月花儿香。新年伊始,新冠病毒逞强楚江大地,一时间全民动员齐抗疫,全国各地数万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战恶魔。政府一声令下;一一封城!全国按下了暂停键。本应该是最繁华热闹 的庚子年正二月变得悄然无声!宽暢的街道上空空荡荡,大超市人员寥寥无几。一切都沉默的 令人窒息!但是在党和政府不遗余力地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全国人民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全国大部分都转为低风险城市。特别是我们小县城,更是被生在大都市的人们所羡慕,因为县城被他们认为是最安全的地方。今天我们终于击退了病毒,解除了疫情,隔离已久的人们终于可以轻快自由地出行了!
5月1号的国际劳动节,在我们定远古城,游人如织,人们纷纷扶老携幼到古城观光游玩,在品尝特色小吃的同时,除了游览古韵生香的景致,大家心中所期盼的就是定远国服服饰旗袍女子的游湖走秀活动。
古城上空的蓝天,几朵白云慵懒的游来荡去。把它们棉絮似的斑斓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面上几叶小舟在惬意地游弋,洒满繁花的林荫道上葱茏郁绿,斜阳的光芒映在东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舟飘荡划过,泛起霞光万道。时而能看见一对对年轻的夫妻,牵着幼小的孩童在林荫道上悠闲地散步。一个手持相机的女同志站在高高的马头墙下,仔细端详着古城的飞檐翘角,为自己记录着古城的精彩寻找合适的角度。在如此恬淡和谐的场景中,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春光,那疫情所投下的阴影,却不知道早己经被消散到什么地方去了。
岁月在红尘中行走,季节在喧嚣中流淌。古城旗袍女子游湖走秀活动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步履款款地从民族风情街的彩虹门娉娉袅袅地走开来;只见她们手中轻擎着粉红色的油纸伞,身着一袭玲珑曼妙的旗袍,步履姗姗地伴随民族风情的悦耳音符在古城的青石板上依次前行,给繁花似锦的五月古城,增添了一幅更加靓丽的风景线!绿草如丝,映衬着旗袍佳丽的袅娜身姿,柳荫如梳,梳就了旗袍佳丽的高绾发髻。脚步轻盈,迈出旗袍女子的自信满满。轻风徐来,伴送旗袍女子的风情翩翩,那长长睫毛衬托下的明眸,像天上的朗星,闪烁着迷人的柔美光彩。
定远古城坐落在定远的城东新区滨水景观带。以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打造景观无数,目的在于着重展现定远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厚重,同时不忘拓宽现代社会的蓬勃朝气,意在提升全县人文生态旅游休闲整体水平。其构造主要依水系而建,景点主要有红色文化街、民族和外国风情街、文艺演艺街、休闲娱乐街、古戏台、古风客栈、文华广场、休闲四合院、湖上乐园、市井文化大街等等。

夕阳斜照,风清气朗。旗袍佳丽120多人的壮观中国红从民族风情街依次款款徐行,那凸凹有致的腰肢,高高盘旋的发绾,搭配着擎在手中的粉色油纸伞,饱含着飘逸灵动的诗情,漫步在古城的青石板小道上。一人一伞一风情,一桥一石一美景,古巷口、青石路、在一曲“西湖美”缠绵悦耳的音乐声中,在旗袍女子散发出的阵阵幽香中,浸润着古城的深街曲巷。她们带着久远的古典气息,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从彩虹门款款而行,在东湖的相思桥头,湖光美景尽收眼底。碧波荡漾,轻风吹拂,将旗袍丽人的衣袖长长挽起,不禁使人想起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长长的衣袖,一端是沧海,一端是桑田。将女儿家的万千情愫融入到温婉含蓄中,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回眸,便是自己心底的真情流露,穿旗袍的女子,自有万种风情引来亮点无数,令人为之或折腰或倾倒。其中有欣赏、有赞叹、有沉醉、当然也有迷茫。
我之所以喜欢旗袍,除了她所展现的浅笑低眉,莲步轻移,千种风情万般静美外,更喜欢旗袍女子那独有的气质。穿旗袍的女子,不论从哪个朝代走来,气质不衰的神韵总会穿越时空,似静静流淌的涓涓小溪沁入心田。安静中使人沉醉,喧嚣中让人迷茫。即使手擎着相机,旗袍那令人窒息的美,仍让自己觉得没有能够完全记录下她那真实的情感以及我对旗袍女子的敬仰以及痴恋。旗袍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敛而外扬;仿佛四月盛开的芍药,淡雅而冷艳,仿佛刚刚绽蕾的出水芙蓉!那行止让人回味无穷,使人流连往返。暗香浸透了岁月,行走在喧嚣的红尘中,旗袍女子将自己漫长的岁月,无边的愁绪,烙印在喜爱的旗袍上。这烙印载着梦想走过风雨,走过沧桑,“风静绮窗闲,一任妆残。昼长何事倚栏干。好梦不来春便去,几度芳年。”清代顾之琼的佳篇。正是旗袍女子的真情流淌,也是对旗袍女子的真实写照。她将自己的美好时光,将自己追寻不得的心绪,洒落在古城高高的马头墙下,洒落在古城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深处,蔓延着,氤氲着,直到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天远尽头。

旗袍女子揉合了民族精神,走出国门面对世界,世界便因为旗袍认识了中国女人。旗袍是属于中国的,而旗袍更是专属于中国女人的!她那精致而内敛的韵味,神行兼修的文化素养和气质,无不散发着民族的气息,妩媚优雅的向人们传递着一种超越娱乐范围的文化,同时还将旗袍艺术延伸到美学、思想、社交、修养、文化等领域中去。
撑着粉浅色花伞的女子,从古城小巷的深处款款而来,既飘逸又和谐,既妩媚又端庄,那被旗袍勾勒出的古城神韵,仿佛置身于江南的雨巷。我手里擎着的相机。记录下她们的文静娴淑,优雅精致。古城的游人那匆匆地脚步,痴痴的眼光追随着旗袍女子,时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情生古城,爱在古城,痴恋在古城。古城因为有了旗袍,清波荡漾的东湖水更显灵气,古城因为有了旗袍,更彰显出风情文化街的魅力,古城因为有了旗袍,才有了青条石板街道的繁华。总之,古城因为有了旗袍,才得以让它风采怡然的神韵传遍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夜渐趋向深沉,外边不知何时下起了阵雨,呜呜的哨声随风飘窗而过,不禁使人倦意袭来。就在搁笔之时,眼前又浮现出旗袍女子的千般身姿和万种风情,我想,今夜的梦境一定会更美,更朦胧……!
2020.5.3.凌晨


作者档案:刘光华,笔名菜苔,安徽定远人,1953年生。爱好文学,热心诗词。刻苦自励,勤勉不懈,现在为定远老年大学学员,在优美的文字中寻求安逸和幸福。部分作品在网络和本市报纸陆续发表。与十三位诗友出版诗集《诗词十三家》。人生格言:一样的黄昏,不一样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