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一一“妈”
——写于母亲节前夕
文‖王召伟
原来我们在农村,一直称呼母亲为:娘。放学回家,老远就大喊:娘!因为只要有娘在,就有家。有娘在,就有饭吃,有衣穿。有娘在,我们就不老,因为她给儿女挡着“老”的步伐。可是现在的人称呼母亲为:妈。原以为“妈”一词,是从国外进口的,闲来无事,查了一下书,才发现是我们中国词。
娘字从繁体字看是女和襄字合成,襄字是包容,包裹之意,合起来就是包容,孕育的女人,她给了我们生命。从简体字来看,更一目了然。从女良声之意,合起来是品质优良的女性,受人尊敬的妇女。
妈字,从女马声。马是人所骑乘的马,合起来就是让子女骑背的女性。这个女性既要劳作养家糊口,还要背驮着孩子。
因此,我个人认为娘字出现早,她给了我们生命,是吾辈必感恩之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发现妈代替了娘。而且这个“妈”,现在必须自己承担生活问题,还要继续背着自己渐渐长大的子女。子女越长越大,妈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个“妈”必须象马一样,努力担负着,直到压弯了腰.,挪不开步。还时不时被背上的它踹打,埋怨。而她只能无奈地接受,默默地承受,任凭泪水流干.....
我细想:马总有一天是会老的!压力大了,会驮不动的!假如一天,马实在拖不动脚了,她挣扎着想要爬起来,一下,二下.....任凭你怎么抽打。最终实在没有力气了,才含着眼泪倒下了。马背上的它会摔成什么样呀!它以后怎么生活呀?
我真希望:不要把“娘”变成”妈”,变成马!近日,携妻儿回家看一看已经白发、已经驼背的母亲。摸一摸她粗糙的手和刻满沧桑的脸。当我拿出给娘买的好吃东西的时候,她很“不高兴”说:又乱花钱。孙子在城里上幼儿园花钱多,有时间回来我就高兴,不用买东西。当妻子拿出给娘买的一件减价的衣服时,娘又“不高兴”说:你们要还房贷,怎么还乱花钱?我在家不用穿这么好的衣服。再说你去年买的我还没穿呢。然后她让父亲从橱顶上拿出一个纸包,打开纸包,那是一万元钱。娘说:今年的猪肉价格好,要是开春的时候咱家多抓头猪仔就好了,就能多挣些钱,给你们添把一点。唉,我就是身体不中用了,以前背一百多斤青草没问题,现在背五十斤还得歇几次,要不然我多养几头猪,能帮你们早点还上人家银行的钱。娘在极力地谴责自己……我和妻子紧紧地将娘抱着:“娘,你给予我们的已经够多了。我们只希望你能好好保护身体,我们好孝顺您。”娘高兴地笑了,开心地笑了。脸上的皱纹都抚平了……
我真的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对我们的母亲,发自内心地喊:“娘!”,不要再喊:妈了!因为这个字同马同音呀!

作者简介:王召伟,一九六七年出生,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人。警察。曾经干过六年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