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润 " 韩 原
作者王安德

在一场“夏雨、及时雨”的叫好声中,我趁凉走进韩城“禹甸园”。
禹甸园并不大,他只有3700平方米,座落在韩城太史大街中段,是城市文化、经济、休闲于一体的娱乐公园,在初夏的第一场蒙蒙细雨中,显得是那样的清爽和艳淡。
禹甸园内,树木林立,花草秀丽,音乐喷泉,雕塑、球场舞池,椅子,石橙错落有致。游人徜徉园中,悠闲愜意。一块巨石上,由韩城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10月雕刻的“據诗载奕奕梁山、惟禹旬之而得名。北望龙门、东临禹廟、聚其鐘云而扬其功”尤如一幅灿烂的画卷,让游人注足观看。
站在她俩傍的八根石柱,向人诉说着韩城古往今来的历史、文化。
“禹甸梁奕、龙门盛、子夏教衍西河兴、
华夏史华、惟司马、关中文物最韩城”。

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韩城、名气很大、影响深远,和同一年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丽江而言,自然不算大,但日出观黄河,日落逛古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几十万韩城市民光景过的逢衣足食,其乐融融。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城池,走过千秋盛业,走过风雨飘摇,也走过历史的洪流与跌宕起伏。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讲的是韩城的梁山巍峨高大,大禹曾经治理过它,
古城、古村、古寨,乡悠追思游。韩城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地质构造复杂,矿产丰富,是一座能源和文化并兼的富矿城市。
一条大河,开启“龙门”地理符号,这个咽喉,就是闻名天下的龙门。“鲤鱼跳龙门”的美丽神话传说至今流传。
一种精神,演绎着中华民族壮丽史诗,一部《史记》,半部中华史,一条公路,串通南北文化遗址。
这里有,以水润城,且为韩城母亲河的澽水河,
这里有,”古芮寻微,故国韶光“为主题的气势恢宏的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这里有,陕西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寨,
这里有一河两岸,天下龙门的黄河壮美风情,
”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的话谣,更有”朝半陕、陕半韩“的自诩。

”百里花椒大红袍,硕果盈枝赛玛瑙,煤电纲化涌金浪,弄潮儿女缚龙蛟“。
韩城有着独特的地域条件,优越的气候环境和千余年的悠久的大红袍花椒栽培史。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适宜的海拨高度,含钾丰富,地质良好的土壤特性,丰富的光热资源,为韩城大红袍花椒的生产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从起源原始发展时起,韩城大红袍花椒就作为商品远发江淮,荣膺”中华名椒“美誉。
1998年,”韩城大红袍花椒基地建设“项目被国家质量拔术监督局列入第二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计划项目。
2003年,”韩城市花椒产业化开发建设“被国家计委列入国家山区经济产业化示范项目。
”2011年,韩城市建有百里4000万株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人均栽树160株。
2015年,韩城建成5000亩花椒芽菜生产基地。全市花椒年总产量达2400万斤。

“以煤为基、煤电一体、多元发展”是韩城矿业公司量身定做的发展战略。2020年,韩城矿业公司聚力三大产业板块,本着做强主业板块,构建电力板块、布局多元产业,立足转型升级。
"王杰"状元"六尺巷"和平巷的故事,《保卫延安》杜鹏程的故事,"大禹治水"路过家门而不入,"赵氏狐儿"的传说,都发生在韩城。
一根石柱,有讲不完的故事,更有诉说不清的艰辛和奋斗,改革开放四十年,韩城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雨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的心依然在念想那讲不完的韩城古事。
游人虽说受天雨的影响,少的可怜,但韩城禹甸园的建设,真实地再显了韩城的发展历史。

韩城撤县设市,己有四十多个春秋,韩城人民乘改革开放之春风,抒再造恢宏之志,古城保护古色古香,新城建设日新月异,禹甸图的建设,正是对过去历史的写照。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勤劳的韩城人紧抓“环境治理、企业转型升级、”开展“乡村城镇建设,精准扶贫脱贫”“提高全民素质,提高人居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再发力。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