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黎明前的风暴(34)
夏峻 著
第三十四章 一上秦池
在董太德带着他儿子董立军去省城医治眼睛,保安团对通往秦池一带盘查不严的时候,王荣决定上一趟秦池山,会会山上的土匪,不管最终能否把他们争取过来,接触总是必要的。听说王荣要上秦池山,董大山自报奋勇带路,董大山作为一名猎户,长年出没于伏牛山中,伏牛山的各山各谷包括山中的小溪,董大山都了如指掌,有这么一位熟悉山中环境的人作向导,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吴进已经提前上山,向朱曼云说明情况,并在山上接应他们,并从中斡旋,尽可能促成王荣对山匪的收编。郭金凤嚷闹着也要去,郭金凤跟着上山,第一是出于好奇,虽然她从小到大很多时候都在伏牛山中度过,但是因为山中多有凶猛的野兽,更有比野兽还要可怕的土匪,家里人是严禁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女子进山,所以那秦池山究竟是个什么样,郭金凤是不知道的;第二,郭金凤此次上山,还要认识一下她那未曾谋面的表嫂朱曼云,郭金凤那天从吴进的介绍中,已经知道她表嫂朱曼云上山当了土匪,郭金凤早听闻朱曼云是丹凤镇有名的大美人,可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为何要落草为寇呢?打打杀杀的事是男人们干的,女孩子接入其中成何体统。有了这样的想法,郭金凤就缠磨着王荣要上山,目的就是在结识表嫂的同时,亲自劝说表嫂改邪归正,过常人的生活。郭金凤刚走上革命的道路,现在正满腔热情,王荣也想叫郭金凤有所历练,只是他们此次上山,完全是秘密行动,郭金凤一个姑娘家,郭省三看守极严,她如何脱身,又不被父亲发现。郭金凤对王荣说她有办法,她借口到丹凤镇商号查看生意状况,到了丹凤镇再找机会与他们相会。然而,王荣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带了董大山和郭金凤两个人,却给他这次的秦池之行平添了几多风险,这是王荣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暮春季节的伏牛山中,各种山花竟相开放姹紫嫣红,山风吹来花香阵阵,深深地呼吸一下,满带花香的空气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郭金凤是第一次进山,沉醉于伏牛山的美景之中,她扯了一大把嫩绿的野草,编成一个圆形的草环,将草环戴在头上,美丽的形象中,又添了几分调皮。她一路上蹦蹦跳跳,一会儿摘一朵漂亮的山花,放到鼻尖使劲地嗅;一会儿看到一只花蝴蝶,在围绕花儿翩翩起舞,便欢叫着扑过去捕捉。这个时候的郭金凤,完全没有了大家闺秀的那种矜持,风风火火就是一个山里的野丫头。王荣觉得这时候的郭金凤是最美的,充分地体现出了年轻女孩的率性和纯真。王荣和郭金凤二人的感情直线上升,郭金凤完全处于热恋之中,三天两头往学校跑,王荣不上课的时候,她就缠着他,听他讲自己的革命经历,讲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讲出生入死的地下工作,讲惊心动魄的山中历险,王荣讲着这些的时候,郭金凤就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满脸痴迷的样子,心里则傻傻地想,这样一个富有传奇经历的男子,一个勇敢投身革命的大英雄,就是自己所爱的人,就是未来要和自己在一起朝夕相处耳鬓厮磨同床共眠的丈夫,她想像着那样的情景,脸上红扑扑的,有时候竟笑出声来,有时候忍耐不住心中的激情,就旁若无人地抱着王荣深深地吻起来。郭省三当然发觉了女儿感情上的变化,他也是乐见其成,通过更紧一步的观察,郭省三对王荣算彻底放心了,他感谢上苍在他暮年的时候赐给了自己这么优秀的一个儿子,当初收王荣为义子,就存了这么一个心思,准备着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这个王荣表现得好,自己就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女儿也不用远嫁什么不按底细的陌生男人,正好留在自己身边。这样一想,就对女儿的恋情予以支持。
董大山看到欢蹦乱跳的郭金凤,心里边感慨万分,一个家资富有的名门闺秀,不缺吃不缺穿,也跟着他们这些穷人闹革命,这是图什么呢?这里边的道理,董大山开始确实弄不懂,随着后来的学习,经过王荣不断地讲解,他才明白了共产党人不存私心,闹革命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才理解了郭金凤的行为。董大山笑着对郭金凤说道:“姑娘啊,你还是留点劲,一会儿登山要费很大力气的!”
郭金凤笑着说道:“没事,我年轻,有的是劲!”
王荣也劝郭金凤:“凤妹,你还是省点劲吧,一会儿登山爬不动,可不准哭鼻子!”
郭金凤撒娇地说:“爬不动了,有你呢,你背我上去!”
董大山通过这段时间的交往,也看出了郭金凤对王荣的爱慕之情,用他的目光看,王荣和郭金凤二人站在一起,堪称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天设地造很是般配,董大山在自己心里祝福这一对玉人喜结良缘终成眷属,想到自己曾经的恩爱之妻,如今已长眠地下,留下自己孤苦伶仃苦度时光,触景生情不由黯然神伤,同时也更加激发了他革命的积极性,因为只有革命成功了,辱妻之恨才能得到昭雪。
开始登山了,山势很陡峭,一条羊肠小路盘山而上,这时候的郭金凤已经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那种兴奋劲,路边的鲜花和绿草,在她的眼中似乎也不那么可爱了,这时候的郭金凤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躺在草地上美美地睡上一觉。

王荣理解郭金凤的困乏,对娇生惯养金枝玉叶一样的郭金凤来说,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更没有攀登过这么高的山。为了减轻郭金凤的困倦,王荣在一边搀扶着郭金凤的娇躯,郭金凤筋疲力尽,几乎整个人都依附在王荣的身上。王荣在部队里经常有徒步行军,有时候甚至徒步奔袭一百多里路,和敌人的汽车轮子抢时间,因着这样的强体力运动,锻炼了王荣强健的体魄,即使这样搀扶着郭金凤这样一个大活人,王荣也累得够呛。猎人出身的董大山,常年奔波在山中,这样的山路对他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竭尽了浑身的力气,终于到了山顶,还没有来得及喘气,便有两个隐藏的土匪暗哨窜了出来,端着枪对准他们,大声喊道:“蘑菇溜子,哪一路的?”
这是土匪黑话,就是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董大山因为经常出入山中,有时候也接触过一些土匪,懂得几句土匪黑话,听到两个土匪的问话:“当家的,我们是从山下上来的,吴先生给我们引见!”
吴进不断上山来,一方面会见自己心爱的人,另一方面也是通报山下的一些情况,说白了吴进其实就是在充当山上土匪的情报人员,因此不管朱曼云对吴进的态度怎样,下面的人对待吴进还是很客气的,听董大山说吴进是他们的引见,两个小土匪商量了一下,留下一个继续守着哨位,另一个带他们到大厅去。小土匪分别用黑布将三个人的眼睛蒙起来,然后让三个人手拉着手,那带路的小土匪则用一根树枝塞在董大山手中,几个人往土匪议事大厅而去。
土匪的议事大厅设在一天然而成的山洞里,周围点燃着几盏油灯,摇曳着昏暗的灯光。朱曼云一袭红色的风披,手里握着一把大刀,刀刃锃亮闪着寒光,腰间别着一把王八盒子。虽然朱曼云容貌美丽,但这样的装束打扮,已经没有了女性的阴柔,完全是一副江湖人的样子。吴进先一步上山,已向朱曼云讲述了他和王荣接触的情况,并告知朱曼云今日王荣要上山来和她会面,因为已掌握了这方面的信息,朱曼云也和山上其他几位当家的交换了意见,大家都同意和共产党方面的人见一见,无论怎样先摸清共产党人对他们这些当土匪的是什么态度,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愿意归顺共产党,跟着共产党人干。在国民党的眼里,他们是政府的对头,是民国政府要竭力剿灭的,他们都是被这所谓的民国政府逼上深山的,绝不可能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共产党人和他们一样也是打富济贫的,国民政府也称共产党人为匪,因此两者命运相同,有可以合作的基础,但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答应共产党人,他们倒要看看共产党人是个什么样的角色,通过今天会面的人,他们也可以窥斑见豹,一识共产党人的面目。
当王荣他们几个踏进议事大厅的时候,土匪的几个当家的和一应匪众已经齐聚在大厅里。朱曼云命令人取掉王荣他们脸上的黑布,由于一路上黑布蒙脸,猛一取下黑布,几个人一时还适应不过来,王荣用手揉了揉眼睛,才慢慢地适应了眼前的环境。
朱曼云朝着王荣他们问逍:“请问你们何方人氏,敢闯我山门?”
王荣自我介绍道:“回大当家的,在下王荣,现在烟火崖村学校任教!”
朱曼云又朝着董大山问道:“你呢?”
董大山已经知道这个问话的女匪首,就是他们透山村大地主、保安团长董太德的儿媳妇,这女人在出嫁那一天,给村人敬酒的时候见过一面,以后高墙深院就再没有见过,论辈份这女人应当喊自已一声叔,可是这时候是不能论这些的,因此便答了一句:“董大山,透山村人!”
朱曼云惊讶地问道:“你是透山村人,你姓董?”
看到董大山点头认可,便咬牙切齿地说道:“把这个透山村姓董的给我捆起来,扔到禁闭室!”
几个土匪不由分说,三把二把将董大山捆住,并从议事大厅拉了出去。
朱曼云又面向郭金凤问道:“说说你吧!”
刚才朱曼云在问话的时候,郭金凤站在一边,悄无声息地观察着朱曼云。尽管朱曼云一付江湖人打扮,却还是难掩女儿家的秀气,尤其是那苗条的身材,那双明净的凤目,怎么看都不像穷凶极恶的山寇。这就是名动一方的朱曼云,这就是自已曾经的表嫂,郭金凤心里不由得叹息,并暗骂表哥董立军,有眼不识金镶玉,错失了这样一位漂亮美丽的娇妻,又一想表哥那德性,他也不配消受。既然自已上得山来,就要和这位未曾谋面的表嫂好好聊一聊,争取她带领这支队伍走上一条光明的道路。
听到朱曼云问自己,便答道:“郭金凤,烟火崖村人!”
朱曼云听到郭金凤的回答后,身子明显一震,仔细打量站在自已面前的女子,鸭蛋脸,丹凤眼,秀发如云,身材秀美,果是女中翘翘。朱曼云对郭金凤说道:“你果然是女人中的尤物,朱曼云今日有幸识得你,倒是要多亲近亲近!”然后命令下边的人:“把郭金凤捆起来,单独关押,将这个王荣,给我乱棍打下山去!”


作者简介:夏峻(原名夏建芳),男,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1年6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东村二组。喜欢写作,擅长文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在《中国青年报》《检察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经济日报》《大河报》《郑州晚报》《三门峡日报》《奔流》《函谷》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新闻作品300余篇。2011年至今,出版长篇小说《窦家寨》《布谷催春》(与人合著)《晨光》《驻村第一书记》四部,共计八十多万字。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理事,《河南日报农村版》三门峡记者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