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诗《杜鹃花开》
有那么一段时间,在《怡馨老年公寓》里,我常常看到这样一位85岁的年老女士:她白净的皮肤、苗条的身材、腰背还算直溜,打起耳根的短发,额前留着整齐的刘海。她头上戴着一顶大沿帽,穿着一条花长裙,裙腰束在上衣的外面,走起路来从容轻盈。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她头上戴着的那顶大沿帽,嫣红色,手工编织的,靓而不刺眼。帽顶上缀着一朵粉红色的小花,花芯是橙红色的,花朵下边的小叶子或浅绿或草绿。帽沿足有四寸宽,很像一簇盛开的杜鹃花。

在这位女士的身旁,总有一位89岁的老先生紧紧伴随着她。上楼下楼、端饭端菜;或桥上散步、镇上购物等等。他们住在同一个标间房里,老先生爱吹巴乌,因此凡有巴乌响起的地方,如院子里的雪松旁、爬满葡萄的长廊里,准能见到他们俩在一起。

奇葩,真是一朵奇葩!当我了解到他们俩的故事后,脑子里首先浮现出一簇嫣红的杜鹃花,一簇充满传奇色彩的杜鹃花。欣然命笔赋诗一首:
一九四三国当难,遗骨难童达数万。
宋氏姊妹手携手,重庆组建保育院。
两小在此结情缘,纯朴依慰度童年。
三载相处一朝止,阿哥秘密把军参。
偶得亲情成梦幻,阿妹痛哭整三天。
阿妹逢时也从军,消失人海乱云间
人生如戏七十年,网络又把红线牵。
鹤发童心重聚首,那是二零一四年。

我以这十六句诗,把秦先生和张女士之间的兄妹关系作了一个概述。
当年张女士见不到哥哥时,就去问保育员老师,老师的回答就是“你哥哥他走啦!”“去哪不知道。”这种回答,算是什么回答呀?!难道哥哥他叫老鹰叼走啦?妹妹无法接受这个打击,她一连哭了三天。

一九四八年,十五岁的张女士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战乱、由于社会变革太多,秦先生和张女士始终无法打听到对方的下落。在工作、家庭等诸多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将保育院的那段往事尘封在心底。

二零零八年,张女士的老伴永远的走了,张女士也七十五岁高龄了。她是高度近视,出去活动不方便,又不愿跟儿女们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吃饭对付、心情郁闷 ,身体变得很糟糕。正可谓:
古稀多愁渐孱弱,犹如寒蝉形悲凄。
长忆心中不了事,小草雏雁在梦里。
阿妹哭声隐隐闻,天涯何处觅路径?
阿妹阿妹要等我,犬马之劳哥为您!

二零一四年,张女士的大女儿晓晓通过种种不懈的努力,终于在网络上查找到了当年重庆的那家保育院,并通过群里的一位伯伯很快联系上了秦先生。失联了六十八年的老兄妹 终于有了音信。相聚的那一刻,兄妹俩久久相拥、任凭泪水流个不停。那是二零一四年,秦先生八十五岁、张女士八十一岁。

人生的少年时期、战乱的年代、共同的难童命运所结下的兄妹情,是任何夫妻情、亲情、友情都无法替代的。秦先生来了后就再也没有走了。他说:“虽然我当了他的哥哥,但是那时太小,我从没有给她端过一碗饭、倒过一杯水。今后,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她,尽到一个当哥哥的责任。”

秦先生和张女士始终是兄妹相处,只是为了照顾上的方便,而住在了一起。今年五月,这两位老人来【怡馨老年公寓】度假时,他们已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度过了三个春秋。他们没有共同的青年、中年、老年,只有童年和耄耋之年。人生行囊最重的六十八年已经与他们没有关系了。少年时代,苦难的经历,如今都成了他们美好的回忆和共同永久的话题。

兄妹俩把现在的每一天,都当做余生中最幸福的一天,从不虚度。他们每周都要跳上三四次交谊舞,穿着打扮也很时尚。张女士头上的红帽子,是她的女儿晓晓亲手为妈妈钩织的,本意是为了耀眼、便于发现。但是在我的心里,它却成了一段美好故事的品牌象征。

五月底公寓要在院子里搞一场文艺晚会,两位老人得知后非常高兴,自报奋勇出节目。除了秦先生单独吹奏一首名曲《渔歌》外,还和妹妹合作了一个节目《长征组歌》里的“情深意长”,哥吹巴乌,妹起舞。
夜晚的公寓大院、灯火璀璨。观众们自然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张女士身着一条玫瑰红的长裙,在舞台中间轻轻地荡漾着、转悠着,真像大自然里的一朵盛开的杜鹃花。她虽未受到时代的恩泽和人工的培育,但是带给观众的却是一种纯天然的花开花香之美。是秦先生每天不断用他那美妙的巴乌声一点一滴地滋润着张女士的心田,才使得她能在音乐灵魂的带动下自然而然地把内心的美好抒发出来。

最后,当作为主持人的我宣布文艺晚会到此结束时,老先生却又再一次地走上舞台,倡议大家共同合唱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作为晚会的结束曲。——“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边马儿跑······”嘹亮的歌声在寂静的山乡上空久久地回荡着。这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同志们时代的歌。

六月初,老人们结束了《怡馨》温泉度假的生活。我和工作人员们一起帮助他们打点行李。两位老人长时间向我们挥手告别,眼眶都有点湿润了。六月的阳光下,我一直目送着这辆豫D牌照的黑色小轿车缓缓开出公寓的大院。脑海里不禁又泛起了那顶像杜鹃花一样的大沿帽。心里又涌出了一番诗句:
淡去了六十八年的蹉跎回忆,
今后的岁月你我相陪。
拉紧彼此的手,
不管明天是风还是雨。
只要今天过得完美,
明天也一定会绚丽。
这是上帝的安排,
他要为我们见证:
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真挚、
最幸福的老兄妹!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人间佳话,
我,要用我的手指,
把她传播出去······

作者:李蕊莲
主播:馨园小主
监制:江山如画
审稿:霞光瀑布
编辑:胡琴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天津市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工作者。业余爱好诵读,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多家平台签约主播。

作者简介:李蕊莲,1947年10月生,河南潢川城关人。潢川高中66届毕业生。1968年11下放到潢川桃林乡吴集大队李门楼生产队(知青队)。1970年9月抽到县农机厂当工人,开始工作。退休单位:河南信阳市电力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