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删(二)
文/高令亚
网络是虚拟的现实。自有了互联网以后,一些网络先驱者设计了许多交友平台,我印象最大的自然是腾讯QQ。在微信出现以前,我们大部分人申请了QQ号,有的甚至申请了许多小号,QQ功能强大,主要用于交友、游戏、传输文件等。犹记得刚刚使用QQ时,所加好友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比较熟悉的亲朋好友,后来,腾讯开发了开心农场游戏,一下子使QQ活跃了起来,许多人为了“种菜”,狂加好友,无论天南地北,都加了进去,起初,目的很单纯,就是相互“偷偷菜”,升级“农场基地”,后来,在偷菜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一些好友,彼此建立了某种信任和联系。开心农场使腾讯QQ大火一把,有许多小学生也在业余时间种起菜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人总是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网上农场是一个新鲜事物,成年人尚且痴迷,更何况孩子呢。记得当时,我们一有空坐下来,首先登录QQ,打开农场,收收菜,偷偷菜,觉得有了收获一般,心就安静多了。冬天晚上,很冷,会穿着单薄的裤褂,在电脑旁收会儿菜。这种热潮大概持续了近两年的样子,再后来,人们就厌倦了,对农场失去了兴趣,渐渐抛弃了农场,最后不再问津。也有坚持下来的,那一定是感情专注、做事特别执着的人。
农场淡去后,交友却频繁了起来。人们在现实中或许太寂寞,往往把感情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中,会结识一些所谓的“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并把他们视为知音。QQ申请时,许多信息都是虚拟的,包括网名、头像、空间资料等等。虚拟性,使得网友之间有了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对对方极具诱惑力和想象力。譬如,对方模仿男性或女性,聊天时会专找一些温存或关爱对方的话语,以引起对方的好感,然后,慢慢试探,从“相识”到“相知”,甚至“相恋”。网恋就这样产生了。网上恋爱的,大都是一种精神之恋,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觉得婚姻感情不够幸福,就以此为寄托,有的人在网上寻求一些刺激,通过网恋调侃对方,达到一种精神的自我满足,也有的倒是陷入了网恋的虚拟中,投入了真感情而难以自拔,还有的是正正规规的恋爱……不过,依现实经验来看,网恋悲剧时有发生,上当受骗的多,大部分是女性。网络是双刃剑,有好处,却也害人。这么多年来,因为QQ交友缘起,全国发生了很多刑事案。在网络上,无奇不有,难以赘述。殊不知,破坏了好多家庭,也毁掉了许多涉世不深的青年男女。人们网上交友,先是虚拟,随着时间推移,就渐渐走近现实,由“隐身”而渐渐浮出水面,常常上当受骗,最主要的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的虚拟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隐瞒自己的身份和家庭,欺骗别人感情,这些人就是网络骗子。除了骗色,还有骗财的,利用恋爱或好友关系,骗取人家钱财。有的案例,涉及钱款惊人,被谋财害命的不在少数。
所以,网络交友要特别慎重,不可轻信别人。网恋就闹出了很多笑话,常常是“男男”或“女女”相恋,直至最后实在隐瞒不住了,要么逃离,要么挑明真相,和盘托出,受害的常常是付出“感情”代价的人。人有时候很奇怪,对现实中的朋友没有交往的兴趣,反而热衷于虚拟的网络平台交友。好奇心害死猫,寻求精神刺激和安慰的,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QQ是私密的,人们总以为利用它可以倾诉自己的心事,可以慰藉自己的空虚感情和灵魂,将自己慢慢沉浸于其中,直到迷失方向,误入歧途,难以自拔。一些视为“红颜”或“蓝颜”知己的,总是有些突出的地方吸引人,比如,谈吐,思想,学识,容貌……最主要的,觉得很能谈得来。网上一些人专门“钓鱼”,钓那些思想单纯、缺乏生活经验、没有理性的男女。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会很快让你入港,一不小心,你就会卷进了旋涡,成为牺牲品。
QQ已经发展了多年,现在走进了微信时代,但QQ并没有退出舞台。多年使用QQ的人们,汲取了很多教训,不再看重网络交友,因为,人们心中有一个惊叹号:诈。稍微有点头脑的,不再轻易的相信网络朋友的。QQ交友渐渐虚淡,人们又回归到实际交友中。微信功能更加强大,可语音、视频、传输文件、转账、游戏等等,同样的,我们在添加好友时要慎重其事,不可轻信别人,否则,会深受其害。
对于陌生人加微信,一般情况不加理会为好。我就发现一些做生意的,拉广告的,搞兼职代办的,常常会骚扰到你。上次遇到一个人,开始介绍自己是某某学校的,还比较关心我,问长问短,当时,我也没有提防,就和她多聊了几句,直至后来,她邀请我做什么兼职,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钓鱼”的,还好,我及时终止了谈话,头脑清醒,删除了“她”,拉进了黑名单,竟然发现,她还在寻找我,想加我微信。事实证明,我们在网络上不可轻信别人。
如果你走在危险的感情边缘,那么,就要立即删除有可能给你家庭或感情遭受破坏的微友或Q友,以保证不再联系。删,必须果断,不拖泥带水,遗留后患。如果陌生人有可能给你带来威胁,或者不安,删除好友,那是杜绝后患。

作者简介:高令亚,笔名天都峰,安徽定远人。中学高级教师,定远作家协会会员。《天都文学》微刊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编辑《都市头条·天都文学》诗词散文等专栏。《今日头条》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认证。《博客中国》认证专栏作家。《楚天风华》微刊主编,《江淮诗歌》常务主编,《定远文学》编委成员。《江山文学·淡雅晓荷》编辑。平时爱好写作,数篇诗赋发表于《齐鲁文学》《安徽诗歌》《滁州日报》《新滁周报》等媒体。作品收入于《山东诗刊》《中国风》《暮雪诗刊》《中华诗赋》等纸刊。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535282504@qq.com 电话:13485754513 微信号:Xi-ang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