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玉兰 (中国)
本期主播:喜阳阳(中国)
本期总编:火凤凰(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喜阳阳老师的精彩演诵
《母亲的人生》
作者:李玉兰
《第一集》
她、出生在一九三五年动荡的年代真是不幸...
在那个时代桂香的父母辛苦劳动免强度日……在她七岁时父母带着她和弟弟两个妹妹还有大伯家的十几岁的二哥去到齐齐哈尔北面的捻子山给小日本开荒种地求生活……。开始时他们一家七口人还算能免强吃饱……在桂香他们一家刚去的时候自己开荒种地交公粮等也能过得去。本来爹妈用劳动养儿育女过日子很心盛的。怎奈天不助人愿~~一天妈妈带着桂香去地里掰玉米听见玉米地前面那边咔咔震响~妈妈反应神速说:“姑娘快走!熊瞎子来了!然后托着桂香扛起麻袋就往回跑~~待他们娘俩跑回家时学说了事情的经过…爹和爹的二侄儿都着了急、他们种的玉米是口粮、熊瞎子这一挍混今年一家人可就没粮吃了于是爹找了几个一块来的同乡拿着铁锹和铁叉子就跑去玉米地解救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玉米……待大家到那里时满地一遍狼迹玉米东倒西歪全被毁坏爹和二哥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同乡们劝说着把爹和二哥弄回家……爹回到家后更是着急、因妈妈被熊瞎子吓得连跑带累已发烧不起病倒了,大家帮忙给妈妈扎针拔罐急救妈妈…总算是把妈妈救过来了。自那次开始妈妈总是身体不好、胆子特别小。那时的桂香已是八岁,她小小年纪要照顾妈妈和六岁的弟弟还有四岁和八个月的小妹妹,因为爹和二哥要给小鬼子扛活种地……就在夏秋的一个晚上、半夜里妈妈嗷叫一声,惊醒了睡梦中的爹和桂香与弟弟、爹连忙点亮油灯查看,只见妈妈用抖动的手指着脚的方向说:蛇!这时二哥也从另外那个屋跑过来,他轻轻掀开婶婶的被很灵敏的抓住了那条即粗又长的蛇……自这件事后桂香的妈妈又加重病体再也没起来给爹和孩子们做吃做穿了不久妈妈就魂飞天外云游天国去了好苦命的爹和桂香姐弟四人最可怜的是桂香的小妹妹她才刚刚八个多月没了娘谁能有奶水喂活她呢……一个好心的王姓女人把小妹抱走了说是送给一户不生养的夫妇从此小妹与桂香姐锁子哥天涯海角永不相见、《直到如今也不知小妹妹死活》发生这种事是一九四三年的冬天…这个冬天是桂香一家最凄凉的时节爹含着辛酸的泪只好带着二哥和剩下的姐弟三个共计五口人、回郭而罗斯后旗的新宿老家了。
他们回到家后的转年春季正赶上小日本抓劳工桂香的大伯身体不好、大伯家的大哥和二哥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力,爹只好挺身而出替两个侄子出了劳工……因为桂香的大伯母待桂香姐弟妹三人如同亲生…在爹走的之前大伯母把桂香送进了学堂…桂香的妈妈和小妹都在去年冬季同时离开了她如今爹也去给小日本当劳功了、好想念去世的妈更担心送人的小妹她哭着对爹说:“爹您早些回来"……
~待续~

母亲的人生~~作者:李玉兰
《第二集》
爹是个老实人、他牵挂三个孩子他带着悲苦去给小鬼子当了劳工桂香和弟弟妹妹刚刚失去妈妈和小妹.~而今爹又离开远行姐弟妹三人天天都朝着爹走的方向盼望爹回来……桂香在学堂里学了文化懂得了一些事情,她已明白小日本不是好东西越是懂事就越担心爹的安危……转眼之间爹已去劳工十一个月了腊月的寒天雪花飘飘…姐弟妹三人烤着火盆烧着土豆吃、他们边吃边哭想念给鬼子做苦力的爹~~爹爹快过年了您快回家吧我们好想您…
就在这腊月快过年的前十几天半夜时候:`…成功村的小路上走来一个人、他反穿着破羊皮袄拄着树杈子一拐一拐的往久别的家走来.……这时村里的叶青和二弟正在磨房里磨黄米面、过年了用这面蒸粘豆包、……这时他们听到外面路上脚踏雪的咔咔咔声音、就放下手里的活出来看、…天黑但有月亮,两个人同时大声喊出声我老叔回来~啦~…叔侄三人同时抱在一起好个激动两个侄子把老叔扶回家脱掉破皮袄同时问老叔说:“您怎么反穿皮袄呢?”老叔说:“别提了我差点被小鬼子活埋了、咱村那几个跟我一块儿去的都回不来了"。我这次死里逃生全凭有这破皮袄你们看那毛里全是虱子呀我是给一个当官的小鬼子扛皮厢时说上厕所顺尿道跑出来的,我反穿着皮袄虱子不咬我,还混在羊群里他们没抓住我。从逃岀那天开始至现在已走了一个多月、我一路讨饭今天总算到家了……爹说到这里时满屋的人都哭了…爹说完这些就让侄子在院子里燃了一堆火,然后拿起皮袄用树枝抽打背面虱子被弹出来、火堆里噼噼啪啪响个不停~~桂香手牵着一弟一妹站在爹的身旁、眼睛看着火堆泪流不止她心想、我的爹妈怎么这样苦哇……!唉!她哪里知道、苦难的伪满时期东北的父老乡亲们全都是度日如年啊~~这是一九四五年元旦过后的事~~这个春节姐弟妹三人总算跟爹团聚了
叶桂香她当时年仅十岁,家庭的不幸给这小丫头练就了坚强勇敢她是个聪明玲俐又漂亮的小姑娘~~
暂写到这里第三集细说桂香和她的家人。
作者简介
李玉兰,中建一局退休,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北京市大兴区富强东里居民。退休后重温儿时年少时的学习场景,在网上空中课堂每天读书朗诵写作,用不懈学习丰富自己的晚年时光。现任,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北京总社)总社长。

诵者简介:
喜阳阳,连云港一名诚挚的朗诵爱好者。闲暇时,喜欢独自徜徉在诵读的花径,尽情享受文字的芬芳。也喜欢随性捡拾散落的字粒,结成心语的风铃,挂在*暖阳声起*的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