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志敏 编辑:逊志时敏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它犹如一条巨龙奔腾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面一侧,它因为丰沛的水量而闻名于华夏大地。它又犹如一条飘逸灵动的丝带,自西向东,串起了沿途经过的诸如陕西的汉中、安康,湖北的襄阳、武汉等这些璀璨明珠般的大中城市。 提起武汉市,它无疑是汉江这条丝带串起的所有明珠中,最耀眼的一颗。
正是由于汉江和长江在此的交汇,在客观上把武汉一分为三:武昌、汉口、汉阳。这三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历史名镇,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构成了华中荆楚之地大武汉的格局。虽然汉江仅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但就武汉这个城市的名字来讲,它上面留下的更深刻的烙印,应该是支流汉江,而不是干流长江。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它不仅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而且更是一座名扬海内外的英雄之城。
试看近代以来的武汉:一百多年前的武昌首义,使武汉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火药桶,革命新军鸣枪开炮,发动起义,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时间到了上世纪末,在1998年抗击长江洪涝灾害的战斗中,武汉人民万众一心,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筑起了钢铁长城般的、牢不可破的荆洲防洪大堤,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庄严诠释了伟大的抗洪精神;时至2020年,在鼠年岁首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中,一千多万江城儿女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演绎出了又一个新时期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传奇故事。在这场没有硝烟、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斗中,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武汉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战胜疫魔的全民战争,涌现出了许多像李文亮、刘智明等为代表的抗疫英雄人物。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及普通的武汉市民,都在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勤奋的工作,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名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先锋。
历史和现实一次次地向世界证明了:武汉是一个善于造就英雄人物的城市;武汉也永远是一座能够创造奇迹的英雄城市。
说过了武汉,我还想溯汉江而上,出鄂入陕,再说一说安康这座陕南名城。
众所周知,从城市的体量来看,安康只能算一个内陆四线小城,它简直不能和武汉同年而语,但它和武汉却又分别代表了汉江在流经山地与平原地区时不同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点。近一个时期,山城安康也随同江城武汉火了一把。武汉因抗疫出名,安康也在此次全民抗疫的非常时期,因出现的那件“你懂的”一事,成为为国人议论的焦点。
话说当武汉市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在抗击疫情的战斗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和武汉同饮一江水的安康市,却出现了一幕不该发生的、令人痛心的闹剧:2020年3月2日,安康市中心医院公示的陕西省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统计表上显示,该医院的几位院长及副院长的临时性补助费,竟远远高于该医院援鄂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的补助费。这件事,或许真的就像后来有人解释的,只是一个简单草表而已。但它一经网络传开,国内與论顿时哗然一片,各种媒体的挞伐之声一浪高过一浪。试想,在武汉抗疫最为吃紧的时候,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克服一切困难,舍生忘死,救死扶伤,视病人为亲人。他们的事迹,令国人为之动容。而与之相反,安康市中心医院的这种不义之举,怎能不令全国人民气愤?他们为此挞之伐之,甚或有辱骂之声,也着实不为过。诚然,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他们的心声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价值观取向的最强音。
这件本不该发生之事,经媒体曝光后迅速传播,安康这座陕南名城顿蒙羞辱,安康因此不再安宁,整个城市声誉一落千丈。各地出离愤怒的人们更拿武汉前线的“吃紧”和安康后方的“紧吃”来进行对比评判,还有人更从道德的角度,去考量武汉和安康这两个由汉江串起来的城市。
安康市中心医院:你这件事做的实在太过分了!在这里我不想为你写下任何辩护词!如果原谅的话,我只能说你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你让安康市——这个家长在别人面前丢人了!我想你早晚会反思这事的。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秋去也,冬已过,而如今已是阳光明媚的春三月,一江汉水正春潮涌动。
在此我想说的是,武汉永远是一座英雄之城,也永远是一座知道感恩的美丽江城;而安康这座偏僻的小城,不只山川秀美、民风淳朴,而且更是一个能够包容、甘于奉献的美丽城市。倘若有人不信,你尽可去查看安康援鄂的那份长长的物资清单。
俗话说得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值此鼠年岁首,有鼠做怪,也就见怪不怪了。提醒安康百姓们,请你们在防疫抗疫之时也防“鼠”。这样你们才会保住攥在自己手的那一碗粥,才会保住美丽山城的“安宁康泰”!
家和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君住汉江头,我住汉江尾。共饮一江水,鄂陕一家亲。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艰难阻击战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披波斩浪,冲突艰难险阻,一江春水般滔滔东流而去,开创伟大祖国美好的未来!
作者介绍:刘志敏,男,洛阳市宜阳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爱好广泛,酷爱文学。近年有数十篇作品发表于多个网络文学平台。独钟情于家乡的白杨树,常以此自喻,甘愿付出与奉献!
朗读者介绍:玉华,本名郝玉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喜爱播音、旅游。近年有数百篇朗读作品散见于全国多家网络文学平台。愿用甜美的声音传播生活中的正能量!
